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急危重症救治中心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由院前急救、急诊科、创伤外科、心脑血管科、重症医学科和康复科等关键科室组成,配备有医学检验中心、特检中心等辅助科室,拥有一支长年从事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的精干、专业的医护队伍,其中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20余人,主治医师30余人,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绿色通道畅通,是湘南地区最早通过国内专家评审、规模最大的针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救治的省内先进、享誉三湘的急危重症救治中心。

该中心自成立多年来,极其重视研究和运用科学、高效救治策略,通过采用经循证医学(EBM)研究证实的、系统规范的紧急救治措施对大量的急危重症患者施行紧急医疗救治,不仅使越来越多的急危重症患者有了最大的生存希望,而且致残率、死亡率显著降低。该中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中心救治疾病的范围广。该中心救治的范围包括心肺脑复苏,各种类型休克,ARDS,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危象,重症胰腺炎,消化道大出血,危重创伤,多发伤,重症哮喘,重大、高危手术,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急性中毒,溺水,电击伤,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中心的重症医学科(ICU)是国内少有的能熟练开展鼻空肠管置入技术的ICU,使营养技术没有禁区;也是全国仅有的几家能为极危重病人独立开展床旁胃镜检查治疗的ICU;较早的开展了全面的血液净化技术,如人工肝,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并为全国首例ABO血型不相容不切脾肾移植、肝移植及多例骨髓移植提供支持;能熟练开展床旁心内膜,漂浮导管置入,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等等。

中心设备精良、装备齐全。中心拥有电子胃镜、床旁大型血液分析仪、便携式血液分析仪、床旁B超机、血液净化仪、呼吸机、纤维支镜、除颤起搏器、床旁临时起搏器、有创监护仪等高端医疗仪器设备,其中进口多功能监护仪40台、高档呼吸机36台、全自动洗胃机6台、除颤仪6台。开放ICU床位46张,急诊观察病房40张,输液床(椅)150余张;专用救护车6辆,随车救护设备配备齐全,装备精良。

急救指挥中心按照集中受理、统一指挥、就近出车的原则,确保快速出车,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到达呼救地点,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将紧紧依托急危重症专科和相关专家团队形成的强大整体优势,不断求新、求精、求准,用国内外最先进的抢救技术,为市民的健康提供安全、高效、快捷、畅通的急救医疗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一个小男孩的大贡献

一个小男孩的大贡献 他走了,却给素昧平生的患者带来了新生,带来了光明 (编辑部) 强忍着心中的悲痛,来自耒阳的梁先生8月9日晚在儿子小华(化名)的器官捐献自愿书上签了名。3天前,儿子意外从三楼摔下受重伤入院,经过医院全力抢救,依然未能挽回7岁儿子的生命。在不幸面前,梁先生最终选择了捐献儿子的器官,希望儿子在生命最后能够救到人。 父母含悲捐献儿子器官 8月9日晚20:00,在南华附二医院,梁先生的儿子静静地躺在ICU。他是从另一家医院转院进入南华附二医院,已经连续昏迷了3天,尽管医生全力抢救,也遗憾地未能把他从生死线上拉回来。 手术室外,衡阳市红十字会的协调员耐心地为家属解释遗体捐献的意义和权益。 对于今年7岁的儿子走到生命最后关头,梁先生一家难掩悲痛之情。在亲戚的扶持下,失去儿子的母亲无力地坐在椅子上,父亲表达了捐献孩子器官的意愿。 听到小华父母愿意捐献儿子器官救人的消息,正在永州参加泌尿外科会议的南华大学校长助理、南华附二医院集团院长罗志刚教授,马上赶回医院。 罗志刚教授开始根据血型与HLA资料进行尿毒症患者筛选,一切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OPO(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小组的成员们在准备器官获取需要的手术仪器设备器械与药品试剂;移植组的医生们在筛选受者(移植对象),通知相关科室进行移植前的各项人财物准备工作;血透室的工作人员到位,连夜进行移植前的加强透析;配型中的技术人员将对捐献者与可能的受者进行移植配型工作;检验科的检验技师们对捐献者的相关脏器功能进行评判性的检查;器官捐献协调员既要与家属交流,还要与器官捐献分配网络联系,不能否认,在这个阶段,器官移植协调员的工作量、工作压力是最大的。 鉴定专家随时待命。 8月9日晚上23点半左右,家属签完器官捐献自愿书。家长梁先生最后看了一眼他的孩子。 衡阳市红十字会协调员涂闻卿感动地说,对于捐献者梁先生一家,她也钦佩他们的勇气,她说:“他们的义举也是非常伟大的,儿子死后帮到别人,让生命在别人身上延续。” 捐献孩子器官是为了救他人 梁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一家在农村务农,家境贫困,妻子在家照顾儿子小华,他常年在广东打工谋生。今年7月21日,他还特意回家看望了儿子小华,儿子很听话,从不让父母操心,做梦都没有想到突遇上意外的不幸,在悲痛之余,梁先生毅然决定将儿子小华的器官捐献。 “我是个农民,文化水平也不高,但捐献孩子的器官,是为了帮助更多的有需要帮助的人。”梁先生说。 随后,捐献者缓缓的被推入了手术室。 在OPO小组完成了器官摘取以后,他们继续小心地充满了敬意的整修捐献者的遗体。记者注意到,孩子小华走了,走得很安详,长长的睫毛,就像是睡着了一样,大家看了以后,觉得整理以后的孩子的神态让人不忍心再去打搅他,让他好好的睡下去。 接下来,移植组的医生开始进行供肾的修整。罗志刚教授告诉记者,相对与成人而言,孩子肾脏的体积较小一些,但是,这不会影响移植。他们曾经将2岁孩子的供肾让一个成人的肾脏功能得到了成功的代偿。但是,他们必须小心保护好每一支血管。当肾脏修整完毕,已经是8月10日凌晨2点了。 两位患者成功移植获新生 由于这一次的捐献过程来得很快,受者准备居然还相对延迟了。根据术前的血型资料,他们优选了两个受者,一位在晚上连夜接受了加强血透。还有一位因为长居广东东莞,在8月9日下午6点多接到电话以后,没有赶到高铁,坐晚上11点多的快车回衡阳。 移植组的医生继续整理受者的资料,写病历、填写手术知情同意书等等。对于他们来讲这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8月10日8点,各种电话开始接踵而至,主要是针对受者的配型、网络分配等。到了11点多,所有的技术与行政程序全部完成。2位受者通过了器官分配网的分配,接进了手术室,开始麻醉。 罗志刚教授介绍,东莞的受者在8月10日早上5点多赶到了衡阳,他已经经历了数次配型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对他来讲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罗教授说,手术是一针一线细致活。由于这是一个小男孩的肾脏捐献给成年人,血管的管径不是很匹配,移植组的医生对于血管的选择,吻合方式都做了最优化的设计,以保证术后肾脏能够得到充分的血液灌流。 第一台肾移植手术在1小时20分钟以后完成,受者循环开放,吻合口一丝不漏,肾脏逐渐红润,输尿管充盈,清亮的尿液随之汨汨流出,移植成功。 2台肾移植手术在8月10日下午4点前全部完成,晚上9点半,ICU传来佳音,2位移植受者情况良好,术后尿量都在2000毫升以上。 “越来越多有爱心的市民做出了遗体捐献的选择,今年成功完成遗体捐献的人数较去年有所增长。”涂闻卿动情的说道,小华是我市今年第4例遗体捐献者,也是自2011年10月起我市启动遗体捐献试点工作以来第10名捐献遗体的爱心市民,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遗体捐献的行列中来,来挽救更多的生命,挽救更多的家庭。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