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我院召开2014年中期推动会

时间:2014-08-1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7月21日下午,我院召开2014年医院工作中期推动会,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党总支书记、支部书记,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各教研室主任,研究所所长,各职能处室副科级以上干部,共274人参加了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对照年初制定的任务指标,总结上半年工作进展,进一步理清思路,查找不足,进一步加快医院发展节奏,推进全年工作任务的完成。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建国主持会议。

  会议首先进行上半年工作经验交流发言,门急诊部主任付蓉和副院长章志翔分别就门急诊服务改进措施和普通外科的大科制管理的经验发言。

  院长张建宁深入总结剖析了2014年上半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他指出:上半年医院整体运行良好,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医院在文明优质服务年活动、医疗护理服务品质、临床教学国际认证、学科建设、科研管理机制、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设备物资规范化管理、行政管理、后勤服务、预算管理与成本核算、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新模式、关心职工文化生活和党建工作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医疗服务水平、人才建设、经营管理水平、医疗安全等方面。他希望全院各部门和各级干部,要按照“力戒骄躁,深抓内涵,更新观念,蓄势发展”的工作原则,继续深入开展文明优质服务活动,扎扎实实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院党委书记颜华以“振奋精神、开拓前行,全力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为题,部署了下半年的10项重点工作:一是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医院绩效水平;二是以门诊改造和第一住院楼装修为重点,改善患者就医环境;三是以信息化建设为平台,带动管理水平提升;四是以国际临床教学认证为抓手,实现教学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五是以国家级科研奖项为目标,实现科技工作新突破;六是以空港医院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医院集团化发展模式;七是以落实核心制度和加强沟通为先导,降低医疗纠纷;八是以文明优质服务年为抓手,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九是以干部管理机制改进,促作风转变;十是以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医院事业健康发展。

  他指出,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正在探索中前行,对医院来说,各种有利因素、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下半年我们面临的任务更重,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各级领导干部、各部门要认真思考,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智慧地找到突破的思路和办法,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力争圆满完成全年的各项任务。他向全院各级干部提出了三点希望和要求:第一,振奋精神,鼓足干劲;第二,实干巧干,功倍事半;第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团结和带领部门职工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努力工作。

  大会结束后,进行了分组讨论,与会同志围绕如何调动部门员工工作热情,提高科室活力与竞争力,推进文明优质服务年工作;如何进一步落实好下半年重点工作;如何适应医药分家、医保总额控制新形势,提高医疗质量的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畅所欲言,积极为医院发展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院领导要求工作人员认真记录和梳理汇总意见和建议,以便逐一研究解决。

  

医院动态

更多 >

总医院消化科举办炎症性肠病治疗新方法(白细胞洗脱以及粪菌移植)患教会

2014年7月27日,总医院消化科“炎症性肠病(IBD)治疗新方法患教会”如期在医院第二教室举办。尽管天气炎热,依然抵挡不住患者前来参会的热情。本次学术交流的主题是炎症性肠病的新治疗方法,包括白细胞洗脱法和粪菌移植治疗,此外,还介绍了IBD患者饮食问题。 此次学术交流会由消化科谭华教授主持。会议首先由谭华主任向患者们介绍了一个身患克罗恩病的女孩如何正面疾病、舞出精彩人生的感人故事,告诉IBD患友也应像健康人一样阳光面对生活。随后的会议中,消化科曹晓沧教授着重介绍了白细胞洗脱技术在IBD中的应用。该项技术在国外已有一定治疗基础且取得一定疗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是目前国内第5家开展白细胞洗脱治疗IBD的医疗中心。另外,消化科曹海龙主治医师重点介绍粪菌移植技术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逐步开展该项技术治疗难治性肠病,并获得显著疗效,为广大IBD患者带来了福音。随后由普通外科朱丽璎医师介绍IBD患者饮食问题,如何做到合理膳食,强调饮食对于疾病控制及缓解起着重要作用。 本次会议内容充实,组织紧密,对IBD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技术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吸引了来自天津、河北及山东等地区的IBD患者的积极参与。 谭华教授主持会议 曹晓沧教授介绍白细胞洗脱技术在IBD中的应用 曹海龙主治医师介绍粪菌移植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价值 普通外科朱丽璎医师介绍IBD患者饮食问题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