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中医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中医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针灸科、骨科、妇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历史沿革】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最早建立的中医医院之一,最初由刘云鹏等荆沙八大名医,在四大诊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时光荏苒,弹指挥间,六十余载风雨兼程,铸就医院华丽蜕变。甲子回眸,医院已成为全国首批示范中医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三级优秀中医医院、湖北省知名中医医院、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江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学院、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直属附属医院,是荆州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长单位、荆州市中医药医疗联合体牵头单位、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现状】医院开放床位637张,设置临床、医技科室34个,每年提供门诊服务40余万人次,提供住院服务近3万人次。全院在职职工79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6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8人,高级职称专家183人,拥有国家二级教授3名,三级教授9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4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名,全国中药传承人才2名,湖北中医大师2名,湖北中医名师1名,省市知名中医14名,博士、硕士生导师8名。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优秀援疆干部人才、荆州市突出贡献人才(金凤奖)、“荆楚名医”人才培养工程等一批优秀人才。医院拥有1.5T核磁共振、64排128层螺旋CT、800mA大型C臂等一批先进现代诊疗设备;建有总面积5500平方米,符合国家制剂生产标准(GPP)的制剂中心,具备全院64个获批制剂,以及膏、丹、丸、散等多种剂型制剂研发生产能力,全年产能可达5000余万元;建有总面积450平方米,符合《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行业标准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药品调配间洁净度达到万级(局部百级),流程布局合理,设备设施先进;建有总面积300平方米智能化煎药中心,能容纳50台煎药设备同时煎煮,采用智能煎药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确保药品煎煮质量;拥有HIS、LIS、RIS等临床信息系统,及医疗智能监管、OA办公系统等系列电子信息平台。近年来,医院科研成果丰硕,60多项科研成果达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其中18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近10年承担国家级中医科研项目4项。【特色专科】医院现拥有国家级重点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科3个,市级重点专科9个,以首任院长刘云鹏先生创立的刘氏妇科已成为全国十大妇科流派之一,该科是国家卫健委临床(中医)重点专科、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是全国盆腔炎攻关协作组副组长单位,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单位、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患方面独树一帜。脾胃病科是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是全国食管裂孔疝攻关协作组组长单位,溃疡性结肠炎攻关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在全国中医界拥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声誉。儿科是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擅长采用特色纯中药制剂及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呼吸、消化、肾病等小儿疑难疾患,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改革发展】医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按照“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即中医医院全面发展为主体,辅以中医药医联体发展和中医药产业化发展为两翼,构架了以中医药诊疗为主体,西医检查治疗手段为辅助的专业发展格局,以“绿色医疗,原装生活”为指导,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特色,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出“享受中医药,绿色更健康”服务理念,以“膏方节”、“冬病夏治”等特色项目为代表,广泛开展治未病工作,研究开发了中药茶饮、药酒、药枕、香佩等食药同源系列中药保健产品,不断加强健康管理,引导健康生活方式。在全市范围内组建多种模式并存的中医药医疗联合体,有效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方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医院文化】长期以来,医院秉承首任院长刘云鹏先生的“仁德、研学、践行、育人、阐扬”品德和精神,本着“中医领先,西为中用”的办院方针,传播“享受中医药,绿色大健康”的中医健康新理念,彰显“团结奉献、弘扬国粹、务实诚信、开拓创新”的医院精神,全力为广大人民人群提供优质的中医医疗卫生服务。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医药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文明中医医院、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消费者满意单位、群众满意窗口单位、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着力打造江汉平原深受患者信赖的综合性中医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中医大讲坛”第五十八课讲授“中风康复,宜早针灸”

中风:及早介入治疗 还您健康生活  本报记者 张重慧 特约记者 汪振华 文/图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 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很多人不知道,针灸对于中风康复的治疗,有着很好的效果。为了帮大家更好地了解针灸的妙用和治病原理,昨日,在荆州市中医医院“中医大讲坛”上,该院特邀针灸科主任万裕萍为大家讲解了针灸的相关常识,并详细解读了针灸对于中风康复治疗的作用机理及适应症。 针灸的适应症以中风最为典型 针灸对于哪些顽疾,有着独特的治疗效果?对于这个问题,万裕萍主任的回答是,针灸治疗对大多数神经、肌肉、骨骼疾病都有明显的疗效:其中包括中风、头痛头昏、失眠多梦、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手足麻木、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还能应对美尼尔氏综合征、耳鸣耳聋、遗尿便秘、肋间神经痛、颈臂综合征、肩凝症、网球肘、坐骨神经痛、腰痛、风湿关节炎、伤筋等诸多疾病。 值得一提的是,针灸对于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比美国高出一倍。中国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是心肌梗死的4~6倍,带来的经济负担却是心肌梗死的10倍,其致残率,则达到75%。 中医学临床研究显示,中风最常见的肢体不灵活,在利用针灸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肢体康复过程中,可达到缩短病程、改善肌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优点。针灸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传统康复方法之一,于疾病早期介入,以保存、改善和恢复患者受疾病影响的身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 针灸治疗时机越早治效果越好 古人云:“急则用针, 缓则用药”。《针灸大成》也:“凡中风跌到, 卒暴昏沉, 急以三棱针刺十二井穴。”可见古人主张脑卒中针灸早期治疗, 因传统中医学并无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风之分, 所以针灸治疗中风是不择时机的。 由于针灸对患者是一种被动治疗,在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并发症时即可进行,针灸能起到调节患者血压和脉搏的双向作用。万裕萍表示,针灸康复治疗是安全的,但康复训练的效果最终还将受到患者精神状态、理解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医嘱执行能力等因素影响。 目前,祖国医学的针灸治疗对急性脑卒中的成效已得到广泛证实,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持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研究”得出答案:把中医针灸疗法和西医经典康复手段相结合,对促进患者的功能改善非常有利。 临床研究证明:针灸能改善脑组织病灶周围细胞的缺血、缺氧状况,增强脑血流量,促进脑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脑组织的氧分压,改善病灶周围组织的营养,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促使部分“休克”神经细胞的恢复,加速脑组织损伤的修复。 大多数临床文献也认为, 对于缺血性中风, 早期的针灸介入能尽快促使血脉通畅, 恢复血液供应, 减少因缺血而致的脑神经组织的坏死。因此, 针刺介入越早越好。而对于出血性中风的针灸介入时机, 一般认为, 在发病急性期处于抢救阶段时,针灸不宜立刻介入, 在生命体征平稳后3到5天,针灸方可介入。 本期主讲专家: 万裕萍 副主任医师 针灸科科主任 湖北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湖北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省康复医学会理事,省中医中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脑中风后遗症”医学鉴定专家,荆州市三八红旗手。擅长神经内科疾病诊治及风湿疼痛疾病的针灸康复,多篇医学论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主持并完成多篇研究课题。 门诊时间:周一、三下午,周二、五上午 温馨提示: 7月16日(下周三)上午9时,第五十九期“中医大讲坛”将在市中医医院门诊大厅候诊处准时开讲。届时,市中医医院骨3科刘道东医生将为大家带来题为《肩周炎的防治》的健康知识讲座,欢迎您前来学习和交流!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