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中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中医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肝病科、治未病科、骨伤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太和县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康复、养老、健康产业为一体的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县级首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院规模较大。医院占地127亩、医疗用房面积12.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3亿元,开放床位1700张,2019年门急诊量达约7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达6.7万人次,手术1.4万台次。技术力量雄厚。现有正式职工16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84人,高级职称120人,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4个,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6个,安徽省名中医8人、江淮名医1人、阜阳市名中医14人,安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7人、硕士生导师9人,研究生160人,中级职称465人。学科建设齐全。开放床位1700张,设有52个专科专病门诊、17个医技科室、39个临床科室,其中国家级重点专科3个(肝病科、骨伤科、治未病科)、省级重点专科7个(骨伤科、心病科、肿瘤科、针灸科、推拿科、肝病科、儿科)、市级重点专科9个。医疗设备先进。拥有全省县级首家全新进口的320排640层、64排128层螺旋CT,3.0T、1.5T核磁共振,以及直线加速器、大C臂、DR、体外循环机等总价值达1.9亿元的现代化医疗设备。中医特色突出。中药贴敷、针灸、牵引、疼痛、经络共振、肢体功能恢复等治疗为主、面积2600平方米的非药物治疗一区和以足疗、推拿、刮痧、中药熏蒸等治疗为主、面积1800平方米的非药物治疗二区。通过挖掘总结岐黄国医精髓,建立了妇科、康复经典病房;通过开展研究生沙龙活动,激发了青年医生的创造力;通过改进创新交接班规范,提升了职工凝聚力;通过医养人务实创新,打造了全国示范医养基地;通过全院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助推了脱贫攻坚早日摘帽。医院先后获得各类荣誉400多项,曾先后四次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连续五届被评为安徽省文明单位,连续八次被评为安徽省文明医院,同时还荣膺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医养结合养老示范基地、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安徽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安徽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和安徽省健康服务业“十佳创新单位”等光荣称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四次在我院举办全国中医医院院长培训班及中医院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全院共接待来自全国29个省市4000余家医疗单位或政府部门来院参观学习。新闻媒体报道我院的先进事迹、先进经验累计达1600余篇(次)。国家卫生部原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王国强、佘靖,原副局长吴刚、房书亭,国家卫生部原副部长刘谦,医政司原司长许志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郝林娜,原省政协主席王明方,原副省长谢广祥,省卫生厅原厅长高开焰,省卫生计生委原主任于德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董明培,阜阳市卫健委主任吴荣涛、副主任马振华等市县主要领导都曾莅临我院视察,给予很高的评价。正如领导称赞:“全国省级中医看广东,县级中医看太和。”回首过去,昔日铸就的宏伟丰碑,已成为今日事业的坚固基石;放眼未来,驶入发展快车道的太和中医院,正致力于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良医疗保健服务而不懈奋斗!

医院动态

更多 >

安徽主流媒体采访团走进我院

8月9日上午,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安徽商报、中安在线、新华网安徽频道、人民网安徽频道等30多家安徽主流媒体组团在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汪小雅的带领下走进我院参观采访报道。太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闫磊,我院院长李福同、副院长王清波等相关人员陪同参观采访。 采访团在李福同院长的引领下先后参观了该院院容、文化乐园、五禽园、外科楼、门诊楼、文化长廊、内科楼、非药物治疗一区、展览教育室。参观过程中,李福同院长详细介绍了医院概况,文化建设,中医药特色建设,勤俭建院以及医院推行的“先治病后付费”、“病人不满意、免收当日住院费”等20项服务承诺等情况,大家纷纷对我院浓郁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凸显的中医药特色优势以及医院规模、惠民举措等方面盛赞不绝。 汪小雅说,太和县中医院能办得这么好,非常不容易,李福同院长这种敢想敢干,开拓创新的精神,推动了医院超常规的快速发展,非常不简单,医院在发挥中医特色,弘扬中医文化方面起到一个非常好的探索和典范。 安徽商报记者胡竹峰说,太和县中医院从设施、软件、硬件方面做得都很齐备,在一个县城里面有这么大规模的一个三级甲等医院,是老百姓的福气。(李灿章) 安徽主流媒体团一行参观我院外科大楼。 安徽主流媒体团一行参观我院文化乐园。 安徽主流媒体团一行参观我院非药物治疗区。 安徽主流媒体团一行参观我院展览教育室。 安徽主流媒体团团长、安徽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汪小雅参观结束时欣然签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