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医院

一17cm长的胃内金属异物在我院内镜室成功取出

时间:2012-09-2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2年9月18日,一名30岁的男性患者张某,因8天前误服一长17cm的圆形条状金属,来到我院内镜室,向笔者拿出先前拍摄的腹部X线,希望能在内镜下帮助下取出该异物。

  经过仔细阅读患者的X线,笔者决定先行内镜检查,了解金属异物的位置和异物是否造成胃壁穿透,遂向患者说明想法,并征得患者的同意。内镜检查发现在患者的胃底和胃体部,有一圆形条状金属异物,两端光滑,可以移动,排除了穿透胃壁的可能性,同时发现胃窦部多发溃疡,其中一处溃疡深凹陷,表面血管裸露,周围有渗血,考虑为金属异物长期摩擦损伤所致,若异物不及时取出,随时可因反复摩擦造成胃壁穿孔。

  内镜检查结束后,一方面向上级医生及时汇报情况,一方面同内镜室护士长陈丹凤、资深内镜护士李莉、麻醉科曾秋萌医生对内镜下取异物进行充分的术前论证,最终,家属签字同意后决定试行内镜下取异物。

  手术开始,患者进入麻醉状态。

  再次进镜,于患者胃底部找到金属异物一端,陈丹凤护士长向内镜活检孔道送入准备好的异物钳,李莉固定内镜,经过几次角度的调整,异物钳终于成功抓紧异物,随着内镜和紧张的心跳,一点一点越过贲门、食管下端、食管中段、食管上端、食管入口,李莉把患者头部抬起,以便异物顺利通过。眼看异物马上顺利取出,心情稍有放松、兴奋。

  “啪”一声,受到口垫的阻挡,异物钳突然滑脱,金属异物卡在了患者舌咽部,稍稍放松的心情瞬间再次紧张起来,同时患者因咽部刺激,稍有躁动,若患者麻醉醒来,吞咽异物,可能造成消化道粘膜的损伤或者穿孔,麻醉科曾秋萌医生迅速追加了麻醉药剂量,患者安静下来,此时金属异物仍卡在患者的舌咽部。

  此刻,另一名资深护士叶汉见迅速拿掉患者的口垫,徒手进入患者的口腔,摸到金属异物并捏住其上端,成功取出在患者胃内停留长达8天的金属异物。

  为观察金属异物在取出的过程中有无损伤粘膜,笔者第三次进内镜观察消化道粘膜,未发现其损伤,此时的气氛活跃开来,大家开始相互庆祝手术成功,同时也庆祝该异物成为福鼎市医院内镜室设立以来最长的异物。

  写后语:近日来,笔者查阅了国内胃异物的相关资料,均未发现异物大于17cm的报道,所以此例患者胃内取出的异物可能是国内最长的异物,国外是否大于17cm的文献报道,还需进一步考证。

医院动态

更多 >

夏到三伏防未病

8月7日这天早晨还不不到七点半,我院富民院区康复科不到一百平方米的理疗室里就挤满了人,他们都是从各个地方赶来做“三伏灸”的,今天,恰好是今年三伏灸的第“三伏”。为了接待这批特殊的“客人”,早已习惯提前上班延迟下班的康复科医护们不到七点就到医院了。为了准备这次“三伏灸”所必备的器械、药材,刘月琴护士长来的更早。 随着近年罹患慢性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保健与预防疾病意识也愈来愈强,“三伏灸”也随之备受人们的青睐。数年来,在我院接受“三伏灸”的人群逐年增加,治未病的理念对福鼎周边民众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据了解,今年前来接受“三伏灸”人员是2012年的两倍,截至8月7日,已达一千余人次。 据康复医学科副主任王彬介绍,三伏灸是根据传统医学冬病夏治的原理,利用全年阳气最盛的三伏天,应用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辩证分析,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帖敷,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三伏灸对以下疾病尤其有效,一类是过敏性疾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如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一类是与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炎、肠炎、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以及妇女的月经不调、痛经等。还有一些类似免疫低下的人群,特别是怕冷、容易感冒的人等。三伏灸能调节人体气血阴阳,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抗病能力,起到药穴同疗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三伏灸,比如,中医辩证阴虚火旺、湿热、实火体质的人、孕妇、恶性肿瘤、糖尿病患者,这些人都不宜做三伏灸。王彬副主任还介绍,“三伏灸”的贴敷疗法为三年一疗程,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此次前来做“三伏灸”的人群年龄区别不大,他们中有患有呼吸道、胃肠道疾病及颈椎病等慢性病患者,也有痛经、月经不调的年轻姑娘和妇女,以及容易感冒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他们中不少人是经过朋友介绍、宣传等途径初次来体验“三伏灸”的,还有不少人都连续做了“三伏灸”二年以上。今年已是第二年前来做“三伏灸”陈老先生说,自从开始做“三伏灸”,这两年的冬天和春天,折磨他将近十年的哮喘病的发作间隔时间越来越长了。 目前,本年度的“三伏灸”治疗已接近尾声。据刘月琴护士长介绍,为了加强和巩固“三伏灸”的疗效,我院即将在冬日“三九天”到来之际,继续同往年一样开放“三九灸”治疗。三九天灸是借药物之温热之性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使人体阳气充沛,减轻病患的症状,减少疾病的发作。其适应症与“三伏炙”相同。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