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病理科 (共17位医生)

科室简介

湘雅病理科(湘雅医学院病理学系)随“百年湘雅”的诞生而成立,1954年更名为病理解剖学教研组,1993年和2002年相继更名为病理学教研室、病理学系。承担湘雅医学院的病理学教学、科研和湘雅医院临床诊断三大任务。在易涵碧、彭隆祥、许建晃、林丛、梁英锐、钱仲棐、文继舫、程瑞雪等老一辈病理学家以及刘保安、周建华、郑长黎、冯德云、吴晓英、李景和、殷刚、肖德胜、金鸥、尹红玲、胡忠良、胡永斌、何琼琼、王宽松、彭劲武、罗庚求等为代表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病理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断三个方面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于1977年、1981年先后获硕、博授予权,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历年来,学科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病理学课程先后于1988、1989、1992年被列为院、校、省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经过十几年课程建设精心建设、申报、检查、评估,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优化教学环境,改善教学条件, 构建国内一流的病理学网、多功能开放性学习中心、虚拟教学体系与课外教学等教学平台,病理学课程先后被评为院、校、省各级优秀重点课程和优秀教研室,近年来,主参编教材、教学参考书和专著近50本,发表教学论文50余篇,承担教改项目8项,获国家、部、省、校、院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2003年病理学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各级领导和专家对病理学科课程建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病理学课程建设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和一流的教学质量,处于全国同类课程的领先地位。2003年,文继舫教授被评为首届全国高等院校“国家级教学名师”,病理学课程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6年国家级教学团队、2008年湖南省优秀教研室。

病理学科是‘病理—病理生理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为博士、硕士点。病理学科主攻肝脏疾病的分子病理、肺纤维化与肺癌发病机制、消化道肿瘤及卵巢肿瘤发病机制,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并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基金、省科协和卫生厅科学基金。病理学系现为硕、博士学位授予点及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目前已形成了以肺脏分子病理、肝脏分子病理、胃肠道肿瘤分子病理及卵巢肿瘤分子病理4个稳定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由5位教授、11位副教授组成的优秀学术带头人队伍,建立了近万平方米设备较先进的研究室和专业实验室。近年来,已培养博士和硕士近百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973子项目、卫生部科研基金项目、湖南省科委及卫生厅科研项目数十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400多篇,其中80多篇在国际、国内重要刊物发表,每年在SCI、CA检索及国家知名杂志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并培养出大批在教学、科研、医疗战线做出卓越成绩的博士、硕士精英人才。

该学科是湖南省病理学会的核心,目前为湖南省病理学会主任委员单位、湖南省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湖南省临床病理质控中心主任委员单位,湖南省病理学会和临床病理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在国内同行中具有较大影响。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病理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病理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基础医学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全国病理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病理科主任联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病理学会主任委员、湖南省临床病理质控中心主任委员、前任主任文继舫教授任该科荣誉主任。该科现任主任周建华教授,是湖南省病理学学会常务委员,湖南省临床病理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南省临床病理质控中心委员,湖南省免疫学学会理事,中华病理学学会淋巴瘤专业学组委员,湖南省淋巴瘤专业学组副主任委员,在肿瘤病理诊断,尤其是淋巴造血病理诊断、呼吸系统、乳腺及生殖系统病理诊断方面具有较高造诣。

病理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9人;大部分医师具有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临床病理诊断、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了深厚的经验,病理诊断水平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病理学科除承担湘雅医院每年病理活检量4万余人次,细胞学检查3千人次,冰冻检查5千人次、50-60例尸体解剖诊断外,还承担湖南省及周边省兄弟医院疑难病例病理会诊3千人次,省高级检察院、公安厅、卫生厅委托的有“争议的医疗纠纷”病理诊断工作。临床病理诊断已有70余年丰富经验,累计92万余例,尸体解剖累计5900余例,诊断水平一直处于全省领先和国内先进。每年接收来自全国的病理进修医生7-10人,对进入科内轮训人员的培养,按《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细则——病理科》实施,进行病理技术、病理活检、分子病理、细胞病理、尸检等方面的培养,使之全面掌握临床病理诊断相关知识与技能,达到对常见病进行独立病理诊断的专科医师水平,对病理硕、博士生进行系统的临床病理诊断培训,已培养了硕、博士生100余人,进修医生200余人,部分毕业研究生、进修医生已成为其工作单位的技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

病理科设有病理取材室、病理诊断室、病理技术室、分子病理室、细胞病理室、肾穿刺病理诊断室、尸体解剖室、病理资料室、会诊接待室等。设备配制齐全、先进,配备全自动组织快速脱水机、病理染色机、免疫组化仪、原位杂交仪、多种PCR仪、激光显微切割仪、DNA测序仪、凝胶分析系统、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电镜等先进设备。能开展细胞培养、免疫组化、肾病免疫荧光、Southern印迹、PCR、RT-PCR、DNA测序、核酸原位杂交和FISH等多种现代病理实验技术。初步构建了国内一流的临床病理诊断与分子病理检测平台,形成以骨关节与软组织肿瘤、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肾脏病理诊断、消化道肿瘤与肝脏病理、呼吸系统病理、神经系统病理、乳腺与生殖系统病理、泌尿系统病理、细胞学病理、头颈部肿瘤、内分泌系统病理、皮肤病理、口腔病理及超微结构病理等十余个病理亚专科,积极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在病理诊断、鉴别诊断与肿瘤个体化靶向治疗的应用,如运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PCR技术与DNA测序、FISH技术等分子病理检测以及图像分析技术、远程会诊。该科经常组织或参加湘雅医院疑难病例讨论、多学科讨论(MDT)、临床病理讨论会(CPC)及多次省内外学术会议。

2006年被卫生部评定为国家级临床病理诊断医师培训基地,2011年获得国家卫生部首届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在省内外病理学界拥有较高的声望。

病理科特色

1、疑难病例会诊:面向全国接收疑难病例会诊,最后由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教授出具病理会诊报告。本学科有骨肿瘤诊断全国委员会委员,有中华病理学学会淋巴瘤专业学组委员、湖南省肿瘤学专业委员会淋巴瘤专业学组副主任委员、湖南省抗癌协会委员会淋巴瘤专业学组副主任委员,在骨关节与软组织肿瘤和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方面在国内具有较一定的影响力,每年接收国内各大医院的骨关节与软组织肿瘤疑难会诊切片600余例、淋巴瘤疑难会诊切片500余例,在国内有良好的学术影响。

2、组织病理诊断:外科病理诊断数量较多,2012年的常规病理诊断病例的数量达到40,000余例。病种覆盖面宽,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乳腺与女性生殖系统病理、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神经系统、骨和关节、淋巴造血组织疾病、肾脏病理、心血管系统、皮肤、儿科病理、内分泌系统病理以及眼耳鼻喉病理等。形成以骨关节与软组织肿瘤、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肾脏病理诊断、消化道肿瘤与肝脏病理、呼吸系统病理、神经系统病理、乳腺与生殖系统病理、泌尿系统病理、细胞学病理、头颈部肿瘤、内分泌系统病理、皮肤病理、口腔病理及超微结构病理等十余个病理亚专科。

3、细胞病理诊断:以细针穿刺和体液细胞病理诊断为主,开展TCT、细胞块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细胞病理诊断的质量。

4、尸体解剖:包括普通尸体解剖,还承担了部分缃雅司法鉴定中心的法医疑难病理诊断工作。经常组织或参加湘雅医院MDT、CPC。

5、肾脏病理诊断:每年应用肾穿刺冷冻切片作HE制片、免疫荧光染色、特染及电镜技术开展肾炎及相关疾病的诊断400余例。每周三召开一次由病理医师、电镜诊断医师和肾内科医师组成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会。

6、初步构建了一流的分子病理检测平台:开展肺癌的EGFR突变检测、肠癌K-ras基因检测、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及应用FISH技术检测乳腺癌、胃癌Her-2基因扩增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抗埃”前线快报】疫情不容乐观 湖南国际医疗救援专家坚守岗位获好评

记者近日获悉,由于埃博拉疫情迟迟得不到有效控制,法航等多家航空公司已宣布暂停往返塞拉利昂的所有民航班机,何时复飞需等待下一步通知。目前,仅有摩洛哥和比利时航空依然处于运行状态,这就意味着湖南国际医疗救援专家组半个月后的回程之路将变得越来越“窄”。不仅如此,世界卫生组织和多国医疗队也已相继撤离了自己部署在西非的专家组,而留在当地的国际救援组织已所剩无几。 尽管坏消息接踵而至,但湖南专家组和中国医疗队却依然奋战在抗击埃博拉的第一线,也因此受到了当地人民和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   湖南国际医疗救援专家组在中国成套马格巴斯糖业有限公司与中国驻塞拉利昂大使馆赵彦博大使、经商处邹小明参赞及塞拉利昂外交部长、教育部长、非盟大使合影   湖南专家组听取中国河南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塞拉利昂分公司负责人汇报相关情况 湖南专家组在前两周的工作时间里,主要任务是为中国第16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以及中资机构人员、华人华侨和当地几所医院的医护人员普及相关疾病防控知识。 据湘雅医院感染病科沙新平副教授介绍,由于连日来多次往返距离首都弗里敦300多公里外的重灾区马卡尼镇,看望中国成套马格巴斯糖业有限公司和中国河南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塞拉利昂分公司的员工们,并指导大家进行埃博拉防控培训。因此,专家组每天清晨5点多起床,且单边要通过7个关卡,并6次下车测量体温。 尽管工作十分辛苦、繁琐,但是湖南专家组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依然得到了中国驻塞拉利昂大使馆赵彦博大使、经商处邹小明参赞及塞拉利昂外交部长、教育部长、非盟大使等中外领导们的高度评价,并大大减轻了中资企业员工们的忧虑和恐慌。 由于每日忙到晚上快10点才回到驻地酒店,当地饭店又基本都已停业,因此“吃饭难”成为了专家组在生活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原以为每天晚上只能靠方便面充饥,但好在驻地酒店贴心的河南籍大厨总是等着我们回来,并特地为我们准备了丰盛可口的饭菜,这让我们一天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沙新平副教授表示,在异国他乡能够吃上中国餐本已十分幸运,更何况老乡还如此用心,这让我们十分感动!     专家组为中资企业员工进行相关疾病防控知识培训 辽阔的非洲大地,风景犹如画卷一般美丽,但是湖南专家组一行却无暇顾及,因为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和使命需要完成。据世卫组织统计,截止8月30日,塞拉利昂全国疑似或确诊埃博拉病例数已突破一千大关,达到了1018例,死亡378例。不仅如此,这两项数据连日来迅速激增,且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由于疫情的严重程度已达到几乎无法控制的地步,塞拉利昂卫生部长已于近日被正式撤职。 “当地大部分的医院已经关闭,我们到访的3家医院原本拥有近40名医生,但眼下基本死亡过半,活着的也多数走人不干了,因此目前每家医院只剩下了3到4个医务人员。”沙新平副教授告诉记者,尽管埃博拉病毒好似无形的子弹,随时随地可能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但是,湖南专家组依然会利用闲暇时间走进当地社区和街道,为老百姓进行健康宣教。 在专家们的反复劝导下,当地居民在生活中一些原本“屡教不改”的坏习惯有了明显改观。“当地原本举行葬礼时要将遗体放家里摆上几天,供每个亲属抚摸和亲吻。甚至连清洗遗体的水,都要求每个人用来洗手。说起来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但好在经过劝阻,现已简单化了。” 据了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一行将于当地时间1日晚抵达塞拉利昂,考察当地疫情并商谈建立埃博拉病毒防控实验室。届时,王宇主任将与湖南专家组和中国医疗队队员们见面,征求大家的意见和想法,以便共同应对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的扩散和蔓延。 责编:伍西明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