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肿瘤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肿瘤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放疗中心、胸部肿瘤内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成立于一九七九年二月,位于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成都,是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四川省肿瘤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和四川省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中心均设于该院。医院占地110亩,医疗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42974.89m2,编制病床1500张,实际开放1590张,设有外科中心、内科中心、放疗中心等33个临床科室(病区),肿瘤放射影像诊治中心、超声医学中心、肿瘤精准检测中心等14个医技科室,6个临床转化研究部和1个肿瘤基础研究部,年门诊45万余人次,住院5.9万余人次,手术1.2万台次(统计口径发生变化)。2016年7月,我院与“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院校电子科技大学签约共建医学院,正式成为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医学院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临床医学本科和护理本科学生。医院高层次人才荟萃,有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人,四川省卫生计生首席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0人,四川省卫生计生领军人才3人,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9人,四川省卫生计生委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4人,四川省临床技能名师2人。医院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有第八届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1名,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等全国性学术团体专委会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9名、常委20名,四川省医学会专委会曾任、现任和候任主任委员5名,四川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会长1名、四川省抗癌协会专委会等省级学术团体主任委员20名,260余名专家担任全国、四川省等各级学术团体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常委、委员等职务。医院是国家肿瘤科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单位、国家首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医院。是四川省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肿瘤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和四川省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中心均设于我院。我院目前有放射肿瘤学、头颈肿瘤学、妇科肿瘤学、胸部肿瘤学、肿瘤内科学、腹部肿瘤外科学、肿瘤护理学、医学影像学、超声医学、肿瘤分子靶向基因研究实验室、麻醉医学和泌尿外科学、临床药学等13个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在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原发性肝癌、恶性淋巴瘤,以及头颈肿瘤、妇科肿瘤的综合治疗技术具有特色和技术优势,治疗技术水平国内领先。肿瘤外科规范化手术治疗和显微微创手术在西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医院是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主委单位,有西部最大的近距离放射治疗中心。配备有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Therapy),瓦里安图像引导下的智能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NovalisTX),医科达4D图像引导下的容积调强放射治疗系统(Infinity)等9台先进直线加速器治疗系统。在调强适形IMRT、4D-IMAT、SBRT、4D-IGRT、红外引导IGRT、CT/MRI图像引导下腔内近距离治疗、组织间插植照射治疗、敷贴照射治疗、术中照射治疗和调强近距离治疗(IMBT)等现代精确放疗技术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鼻咽癌、宫颈癌、食管癌等肿瘤的放射治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医院学科领军人才、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第八届主任委员郎锦义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即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鼻咽癌腔内联合体外放疗的7点剂量计算法”,科学而精确地阐明了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分布与效应的关系,被列为鼻咽癌腔内治疗的经典方法之一。医院肿瘤护理学是我省唯一的肿瘤护理学甲级重点学科。学科构建以专业小组为基础的多学科整合照护模式,根据肿瘤综合治疗需求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建立了中心静脉置管室、化疗药物配置中心、专业的基础护理培训室等多个肿瘤护理专业实践基地和实训室,开设了静脉通路护理、肿瘤心理咨询、伤口造口管理三个专科护理门诊。是四川省护理学会肿瘤护理、静脉输液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已成为西部地区肿瘤护理专科人才重要培训基地。2011年获原卫生部首批“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称号。近5年来,我院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荣获国家、省、市等科研项目共162项,立项总经费4000多万元。获科技成果奖23项次,专利65项,共发表论文近1100余篇,其中SCI论文285篇,每年多篇研究成果在ASCO、ASTRO等国际会议交流。2011年获得国家药物临床研究机构(GCP)资质,发起、参与50余项全国和西部地区多中心临床试验。医院的主办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肿瘤预防与治疗》已成为有较强学术影响力的肿瘤学期刊。肿瘤研究所拥有近2600余平米的现代化研究实验室和10余名专职研究人员。开展了包括肺癌细胞中化疗耐受相关应答分子的鉴定、结直肠癌K-Ras突变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卵巢癌化疗耐受的分子机理研究等多项研究,筹备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肿瘤样本信息库。肿瘤分子靶向基因研究实验室是依托肿瘤研究所建设的省级医学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运用国际最新研究技术和方法,开展肿瘤靶向治疗基因筛选研究,并与临床紧密结合,开展靶向基因的转化应用研究。医师规范化培训(放射肿瘤科、放射科)基地,是病理科、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是四川省首批护士、药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试点),是四川省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和四川省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承担了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省内外进修生的教学任务,现有电子科技大学等大学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58人。是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等6所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基地,2008年开始与成都医学院合作培养肿瘤学方向医学本科生。2016年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挂牌“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医院开展了频繁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欧洲、亚太地区的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建立了紧密的交流平台,如与意大利马焦累慈善大学医院、俄罗斯圣彼得堡癌症中心、美国犹他大学Huntsman肿瘤医院、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成为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在中国的首家远程病理合作伙伴。近年来,有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医学院JackSzostak教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卫生部长、美国放射肿瘤学会主席在内的多位重要外宾来院交流访问。医院共派出百余人次出国(境)参加学术交流、70余人次赴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著名医疗机构进行长期研修。医院积极履行公益职责,充分发挥“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四川省抗癌协会”职能,做好肿瘤防控、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近年来在全省13个项目点开展上消化道癌、肺癌、结直肠癌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共计筛查19万余人次,早诊率77.33%。定期开展项目培训和督导,保证项目质量。四川省抗癌协会下设25个专业委员会,组织全省性肿瘤学术研讨交流,结合“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定期开展大型科普宣传和公益活动。近年来,医院先后获得了“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国家卫计委医政司“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单位”、“四川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7年11月23日,我院天府院区暨四川省肿瘤诊疗中心一期项目在成都天府新区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年底建成。该项目将依托四川省肿瘤医院专科优势,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肿瘤诊疗技术、设备以及经营管理理念,打造一所集医疗预防、健康管理、精准治疗、临床新药、新技术转化、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以肿瘤专科为特色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公立医院。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四川省医疗服务水平,为肿瘤患者提供优质诊疗服务,是造福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同时,将实现以四川为龙头带动西部成为全国肿瘤防治先进区域,推动我省肿瘤防治达到亚洲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肩负重任,志存高远。医院将秉持“以人为本,病人至上,服务第一,追求卓越“的精神,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医院动态

更多 >

台湾周女士专程飞赴我院进行腮腺肿瘤改良功能性外科治疗

这些年来“耳垂下的肿块”一直困扰着居住在台北市的周女士。经过台湾多家大医院辗转就诊后确诊为“腮腺肿瘤”建议住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然而,腮腺肿瘤手术不可避免会留下颜面疤痕、耳垂区麻木等并发症,这些手术并发症让平素十分注重仪表的周女士迟迟不能下决心进行外科治疗。 今年以来,耳垂下肿块明显变大,周女士入住台北荣总医院,在完成手术前各种检查的过程中,忧心忡忡的她又一次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肿瘤资料,一篇由我院头颈外科李超主任发表在《美国外科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上的关于腮腺肿瘤改良功能性外科治疗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她,该论文总结了我院头颈科对传统腮腺手术进行系统性改良和优化的系列研究成果。经过改良后的术式可以兼顾腮腺肿瘤治疗后的疗效、功能以及外观。 周女士经过电话联系我院院办后,按照约定时间在台北办理了出院,放弃了当地几乎完全免费的医疗保障,专程飞赴我院进行外科治疗。 周女士在我院入院常规体检过程中,不仅发现了她右腮腺区的肿瘤,而且还早期发现了她甲状腺的癌变。经科室讨论后,6月12日在头颈二病区及麻醉科、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为周女士进行了“右腮腺肿瘤改良功能性外科治疗及甲状腺癌根治性手术”,手术按制定计划进行,两个部位的肿瘤手术同期顺利完成,根治肿瘤的同时兼顾了患者的功能以及美观。 如今,周女士在我院圆满完成腮腺肿瘤和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离别在即,热泪盈眶的她在感谢我院医疗技术的同时大力赞扬了我院各相关科室的人性化服务,让她感觉到宾至如归的温暖。我们也预祝她永远健康、美丽!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