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我院成功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时间:2014-07-0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心医院院区严臻泉副院长和血管外科吴国斌副主任通力合作为神经内一科的一名六旬老人进行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脑血管疾病诊疗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市民李大爷今年67岁,早上遛弯儿的时候突然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起初以为是休息不好和天气炎热,所以并没有太在意,没想到过了两天头晕加重并伴有呕吐,家人急忙把他送到了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心院区神经内一科,赵明哲主任接诊后对病人进行了详细询问和细致的检查,经行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段极重度狭窄 左侧颈外动脉起始段轻度狭窄,双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供血不足,右侧颈内动脉起始段极重度狭窄 。如果出现脑梗塞后果不堪设想,需要尽早进行颈动脉剥脱术或颈动脉支架治疗,考虑到经济上的原因,李大爷及其家属愿意行颈动脉剥脱术,赵明哲主任请示了严臻泉副院长并联合血管外科吴国斌副主任进行会诊,经过缜密考虑确定对该患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该手术要求暴露颈侧部,暂时夹闭颈动脉远端和近端,然后切开颈动脉,清除堵塞血管的“垃圾”,使颈动脉内壁光滑、内径恢复正常大小。由于切除了增厚的动脉内膜和粥样硬化斑块,使脑血管得以疏通,脑供血得以改善,同时也切断了栓子产生的来源,防止脑卒中的发生。该患者手术历经1小时余,获得圆满成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第2天李大爷即能下地活动,全家人都非常感谢严院长、吴主任及神经内一科赵主任和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诊治。术后第7天患者即出院。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心院区神经内一科主任赵明哲提醒:

  在脑血管疾病中,缺血性脑中风占75%-90%。而导致缺血性脑中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颈动脉狭窄、闭塞致使脑组织缺血乃至坏死。

  引起颈动脉狭窄的最常见原因是由于机体血脂代谢异常,在动脉血管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内膜及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最后导致血管腔径狭窄,甚至闭塞。当动脉血管壁上的斑块脱落,并随血流进入脑内血管时,就会形成栓子而阻塞脑血管。

  颈动脉狭窄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年来有的30多岁的年轻人也发现患有颈动脉狭窄。对存在脑血管病高危因素者,如年龄40岁以上,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者;常有头晕不适者;有短暂性脑缺血症状或以往有短暂性脑缺血病史者,每年都应做一次颈动脉检查。主要方法有:1)颈动脉超声波检查,可测量颈动脉的直径和内膜厚度,判断有无颈动脉狭窄及狭窄程度;检查有无内膜斑块和溃疡,测定血流量等。2)磁共振颈动脉血管成像:该方法准确、直观、可靠、无痛苦,可明确诊断;3)颈动脉血管造影;为诊断颈动脉狭窄和斑块形成的金标准。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是切除增厚的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预防由于斑块脱落引起脑卒中的一种方法,已被证明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该手术比较成熟,在国外已开展50多年,是将关注脑血管病的重点前移,即中风的预防,经过欧美近60年的临床应用及循证医学试验的证实,CEA是预防缺血性脑中风的“金标准”。

  如果确定颈动脉狭窄超过70%或有内膜斑块和溃疡,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应考虑采取外科治疗。如患者已出现短暂性脑缺血、脑梗塞等临床症状,即使颈动脉狭窄程度小于70%,也应考虑外科治疗。手术治疗后发生中风的比例比单纯药物预防下降约2/3。

  朱宁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开展防汛应急拉练

7月25日16时30分,医务处在院本部急诊科大厅对13名防汛队员进行了防汛应急拉练。此次拉练旨在考查我院防汛队员在洪水来临时的反应速度及发现防汛工作中的缺陷,促进我院防汛工作的持续改进。按照《石家庄市第一医院防汛应急预案》的要求,防汛队员要时刻树立应急意识,在接到防汛指令后能够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从而将洪灾带来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此次拉练在急诊科门诊大厅进行,电话通知内容为“接市卫计委通知,我省某地区发生特大洪灾。需要你院立即召集所有防汛队员到急诊科门诊大厅集合,并携带本专业相关器械及物品。前去救治受灾人员”,接到电话后,所有防汛队员均在规定时间赶到了现场,并且携带器械物品齐全,对防汛救灾的流程及抢救措施能够熟练回答。 拉练结束后,聂建刚副院长对拉练情况进行了点评:从此次拉练来看,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抢救器械物品准备比较充分,抢救设备都处于备用状态。防汛队员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指定地点,反映出我院防汛队员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视程度。希望全院防汛救灾应急队员严格按照我院防汛应急预案要求,做好自己的工作,做一名合格的防汛应急队员。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