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大内科成功举办第七届北京-香港内科学论坛

时间:2014-07-0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6月28日,第七届北京-香港-深圳内科学论坛在深圳举行,来自北京、香港、深圳等地的代表近300人参加。开幕式上,我院王海燕教授、香港大学玛丽医院林小玲教授和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朱知梅教授分别致辞,表达了三地同道加强交流、共同促进医学进步的良好愿望。

  本次大会分为专题讲座和多学科复杂、疑难病例分析、讨论两部分。专题讲座由我院心血管内科吴林教授以临床各科最常见但机制复杂的电解质紊乱与心律失常开篇。讲座内容从临床心电图表现、发生机制讲到治疗,把这一临床最为常见的情况做了完整清晰的剖析,使参会人员对于心律失常的发生及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白明珠教授带来了不同风格的讲座“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内科的旅程”,她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使命、挑战与机遇娓娓道来,为大家介绍了深圳唯一一家以香港医疗理念和医疗体制进行运营的医疗机构,引发了与会者浓厚的兴趣。

  多学科疑难病例分析讨论是每一届论坛的重点内容,各家医院提出的临床病例复杂而有趣,每一例都会引发与会代表们的浓厚兴趣。

  本次讨论的病例中,我院提供了三份:“与死神擦肩而过——发热、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为噬血细胞综合征,其幕后黑手为“肺结核”,后经多学科救治,病人与死神擦肩而过;“极度乏力、体重下降——谁是罪魁祸首?”,医生们在患者繁杂主诉的迷宫中,执着追寻,理清思路,多学科出手,找出了罪魁祸首——二期梅毒;从“发热、皮疹、呼吸困难、胸痛”表现中鉴别出了暴露于药物过敏而导致全身多个脏器受累的DRESS综合征。我院大内科提交论坛的“精选”病例涉及了呼吸内科、肾脏内科、心血管内科、皮肤性病科、血液内科和抗感染多学科等各专业,病例分析中交汇了各专业的临床知识、对疾病的新认识和新进展。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专家们也饶有兴趣地分享了精心准备的两个病例:“粉笔与肾”——来自肾脏内科患者因长期透析而引起的钙磷代谢紊乱;“一个‘泡泡’之谜”——来自皮肤科的皮疹患者,经医学影像科、外科多方会诊,最终确诊为“Castleman病”及副肿瘤综合征。此外,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多学科专家还分享了临床病理讨论——高血压的谜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的呼吸科医生带来了一例呼吸衰竭病例,精彩的讲述获得了热烈的掌声。每一个病例无不错综复杂,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着实考验临床大夫的全科医学知识功底,乍一听云山雾罩,而经过病例分析者的透彻讲解,仿佛柳暗花明,恍然大悟,获益良多。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内科医师则另辟蹊径,为大家介绍了一项全新的、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脊髓刺激疗法,令在座的听众纷纷惊呼“神奇”。

  本次论坛上,我院各级专家所做的病例分析和专家点评充分展示了北大医院内科人坚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缜密的临床思维和多学科密切合作的作风,获得了与会同道的一致赞誉。这些都是使我院内科综合实力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宝贵财富。

  随着内科学的发展,各亚科细化程度也在提高,而临床工作中跨学科的交流不仅会使本专业的医师们了解到相关学科的进展,更新对疾病的认识,也会拓展临床诊疗思路,开阔视野,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不无裨益,这是我们举办内科论坛的宗旨,而且也再次强调了我院内科人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功,注重继续教育的理念。论坛进一步提升了我院大内科在我国大陆和香港的学术地位和声誉,期待明年的北京-香港论坛更加精彩纷呈,为我院百年院庆锦上添花。

  【信息链接】

  2008年,我院大内科联合香港大学玛丽医院举办了首届北京-香港内科学论坛,两岸内科学专家共研医学之道。论坛作为两岸学术交流平台,得到了全国内科学同道的积极响应,创下了我院学术品牌。此后,我院携手香港大学玛丽医院每年举办论坛,并与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及福州医科大学合作,于2009到2013年分别在杭州、西安、福州、哈尔滨各地与内地同道研讨学术,论坛的学术影响力逐年扩大,为内科各专业临床医生们搭建了全面掌握医学知识、知识更新、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医疗整体观念的训练平台,拓展了各级内科临床医生诊疗思路和视野,促进了内科学科的发展。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行第二届研究生学术论坛

8月27、28日,我院举行了第二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本次学术论坛共有37名科研型研究生参加,他们分别来自内科、外科、儿科、影像、检验、感染等多个学科专业。杜军保、袁云、王素霞、戚豫、龚侃、陈?、吕继成、周应芳、席志军、杨勇、周炜、李雪迎等多位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导师参加了论坛活动,并对参赛研究生点评、提问和评分。 李海潮副院长致开幕词:“学术论坛是展示和锻炼,也是交流和学习。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同学可以参与到论坛中来,这也是我们团队意识的一种体现。研究生期间,我们不仅要培养科研的能力,也要培养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和喜爱。带着这份激情,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也会终身受益。” 通过同学们的演讲,可以看出大家平时非常努力,而且为了这次论坛做了精心准备。各位导师从科研能力、PPT制作、演讲技巧、英语口语展示等方面进行考查,发现不少同学都有精彩表现,内科和儿科的多位同学在这届论坛上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在这次论坛上,有两位同学进行了全英文演讲,他们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在场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在论坛接近尾声的时候,导师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爱才之心:“这次论坛让我们发现了很多优秀的学生,这让我们非常地欣慰。学生时期是最有创造力的阶段,医院里很多的SCI文章都出自我们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后会鼓励和督促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论坛中来,在大家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差距,从而更好地提升科研能力、表达能力。” 研究生党总支书记于岩岩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今年的学术论坛是第二届。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看到参与的同学更多了,演讲更精彩了,论坛的内容更丰富了。论坛可以让老师更全面地了解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同时增进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学术论坛活动,并且不断完善,争取让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参与进来,并进一步提高论坛的学术水平。”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