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东华医院

心血管内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东莞东华医院心血管内科成立于医院开院之初,随着医院的发展科室而不断地壮大,目前已初具规模,一跃成为医院的重点学科。并拥有普通病床44张,CCU病床6张,还在旗峰及本部设有两个专科门诊部,拥有独立的心内科导管室。2004年,心血管内科还被正式批准为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招收单位,并已在全国范围内招收硕士研究生,科室现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人。科室经过十年多的建设,现已经独立成为专业的临床科室,并已拥有良好的人才梯队,全科共有专业医师9名,其中主任医师(含教授及硕士生导师)2名,副主任医师(含副教授)5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1名,其中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4名,并将逐步实现研究生化。在医院的大力支持及帮助下,现在的心血管内科不仅有良好的人才梯队,而且硬件建设也达到了较高水平。科室就诊环境优雅,并根据不同的患者需求,设计了豪华套间、单人间、3人间和普通病房等多种规格的病房,房间内还配置了中央空调、中心吸氧、中心吸痰、床边呼叫系统,卫生间呼救设备、直饮水、电视机、独立卫生间、24小时冷热水及电话等系统,保证了病人在病房就诊的安全、舒适和便捷。科室独立拥有心导管室,配备先进的介入心脏病学临床与研究设施,总价值已超过1000万元,尤其是拥有先进的德国西门子X线数字减影系统1套,128导心脏电生理记录仪1套,另外,还配备了主动脉气囊反搏仪,射频消融仪,电生理刺激仪、全自动心脏除颤及起搏装置等进口设备。科室配置了有全套监护设备和抢救设施的CCU病房,完全具备各种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所需的条件。
  东莞东华医院心血管内科在业务水平上完全能够承担常规的高血压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的诊治、救治危重病人工作。同时还能够采用当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自行独立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冠状动脉球囊成形(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stenting)、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周围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肾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各类永久起搏器的植入术(包括抗房颤起搏器的植入术),同时还开展了心力衰竭的心室同步化起搏治疗技术、心内电生理检查、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及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等,使得冠心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无痛性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肌病,稳定性心绞痛,瘁死)得到确诊和根本的治疗,同时,心脏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及心脏人工起搏器治疗技术,可以确定性诊断及根治各种心律失常、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疾病,也可通过介入治疗得到彻底的治愈,避免创伤较大的心脏外科手术,并由此导致的手术疤痕和风险;对于心功能药物不能控制或控制不好的扩张性心肌病心脏同步化治疗无疑可以有效地改善心功能;周围血管狭窄性及血栓性疾病,风湿性心脏病的瓣膜狭窄均可通过介入治疗达到很好的效果,年介入手术已愈500例次。
  东莞东华医院心血管内科在科学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进行了急性心肌缺血的白介素、金属蛋白、心肌连接蛋白、CD-34及CD34L等的基因表达及致病机制的研究,并对糖尿病动脉硬化的发病机制包括介入干预后血管内膜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临床研究方面,进行了冠状动脉血管内多普勒、FFR的研究,从生理角度评价血管狭窄对心肌的影响,还进行了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形态学研究,并对临床冠脉疾病介入治疗后进行了近期及远期随访研究,其中冠脉内多普勒、FFR,在广东省首先应用于临床、基础方面,首先提出心肌连接蛋白变化是缺血性心肌发生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并获得两项省厅级成果奖,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杂志》、《中国病理生理学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心血管病学进展》等杂志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科室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正确领导下,依托中山大学强劲的学科优势,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紧跟本学科的前沿,在东莞先后开展了多项先进的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并在广东省同行业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科室全体员工一直秉承医院“病人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宗旨,奉行“接一位病人、献一份爱心”的服务格言,愿意为东莞医疗界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并有效利用研究生教育及科研的条件,促进东莞地区心血管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上尽一份微薄力量。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苏晓燕 80后医生的SCI梦

距离2013年苏晓燕医生发表第一篇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文章《缺血修饰白蛋白对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到现在,已逾一年。苏晓燕永远不会忘记2013年那个春天收到的第一封发自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的回复电邮,那100多字的英文修改意见邮件她反复看了3遍,这时她确信自己过去2年的所有努力没有白费。“那种感觉就像是妈妈看到孩子从自己肚子里面出来时那样幸福。”已为人母的苏晓燕在描述当时的心情时用了这样一个比喻。 苏晓燕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发表SCI文章。在10年前她刚上中山大学读研究生,开学第一天在学堂上教授们向在座的学生们自豪地介绍自己的学术地位以及他们为科研工作付出多少艰辛,在那时苏晓燕脑海里留下了一个印象:SCI是一个学术标杆。但SCI又是那么远,仿佛是一个普通临床医生难以触及的一个梦。 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梦一做就是5年。2011年,当她要准备晋升副主任医师了,才发现自己的论文数量与要求相比还有一大段距离。这时候她想起了远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师兄。 “我这位师兄的科研工作非常厉害,主持过好几个国家课题,发表了好多篇SCI文章。我希望找他帮忙。”苏晓燕在采访中提到,“但当我把自己的情况和他一说,结果他就很不客气地骂我了。” “他怎么骂你了?” “他说,你毕业这么多年了,怎么连一篇像样的科研文章都没有。你以前都干什么去了?你为什么不把自己的临床经验转化成科研成果?” 在苏晓燕看来,师兄的责怪就像一声响雷,把她从梦里面叫醒。回想起从2006年研究生毕业后就直接开始临床工作,每天除了收病人就是在管病人。在缺乏科研指标和科研氛围的情况下,人更加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如果不是因为要晋升的原因,苏晓燕可能还不会去考虑做科研的必要性。在与师兄交流的过程中,她还发现在广州工作的师兄师姐们都已经在科研工作上颇有建树,而自己还是停留在“小富则安”的思维模式。“当时心里面只有一个想法:不能再做井底之蛙了。”她开始意识到,光做梦没有用,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追梦。“要不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最好”苏晓燕当时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既然要写科研文章,那就发表SCI文章。”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师兄时,师兄也非常支持,同时给她一个建议“发表SCI文章,基础文章比临床文章好写很多。”但苏晓燕坚持自己的观点“既然要做,那就不留遗憾。我选择写临床性SCI文章。” 俗话说,有决心是好事,但能否获得好结果又是另外一回事。很快苏晓燕发现这项任务确实比想象中要难。或者对于专职的科研人员来说,只要方向和方法正确了,要实现目标只是时间投入的问题。但对于医务人员来说,缺少的正是时间。“准备论文的时期也是科室工作特别忙碌的时期,刚好又有医生要外出进修,科室人手非常紧张。”苏晓燕回想起那段经历,不禁有点唏嘘,“当时我的小孩刚1岁,很容易哭。下班后我只有等小孩安静下来了,夜里才能专心看书。”但除了时间配置困难以外,对于从没有发表过SCI文章的苏晓燕而言,SCI文章写作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她不得不去查阅大量的专业文献资料,而且还必须去看世界范围内的四大名刊的纯英语文献。所谓万事开头难,就连如何达到“选题创新”这四个字的要求,她前后都花了3个多月。在这段时间内,她天天观察和做预实验,“屡败屡战”,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捕捉选题的机会。直到有一天,“缺血性修饰白蛋白”这个新颖名词进入到她的视线——原本应用于诊断心肌损害的一项新型血清学指标能否与本专业疾病联系起来呢?射手座的苏晓燕再次把自己调到挑战模式,通过咨询心血管专家,反复查找肾内科相关资料,结合日常工作中的疾病检查数据,正式开启她的SCI圆梦之旅。 2年后,苏晓燕的心血作品变成铅字被收录进SCI,其研究的课题也获得了2014年东莞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提名,现正在网上公示。对此她没有过多的兴奋,在她看来,所有该收获的在做科研的过程已经获得。今年4月,医院科教部再次邀请她向有意开展科研工作的同事讲解统计工具的使用。当80年出生的苏晓燕走上讲台上,向在座的一些医学前辈们分享自己的做科研的感受时,她的开场白是:“有梦不怕远。当时我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要做科研,那就要努力做到自己不能做得更好。要不留遗憾。”这是苏晓燕医生的座右铭,也是她的追梦格言。 (作者:林运松 周谋清)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