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关节外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关节外科,创立于1991年,原名为骨伤科, 2011年元月正式更名,是治疗骨与关节疾病为主的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重点科室。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以下人员6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4人;目前设有病床45张。
  该科采用手术关节镜、中药推拿按摩针刺运动等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与关节疾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多年的研究、总结,逐步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独特的系列治疗方法,即采取三期、三步、六法,分类分型进行系统治疗。对多间隙椎间盘突出、复杂椎间盘突出椎间进行融合器配合后路钉棒系统固定,对椎间盘突出术后综合症二次翻修术等有效独特的治疗研究员方法疗效显著处于全国全省领先水平对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剧烈的颈肩臂丛神经疼痛采取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手法与药物相结合的特色治疗方法,疗效明显。对退行性骨关节病采取中西医结合,进行中药外洗、外敷、手法、关节冲洗、以及先进的关节镜技术、关节置换等系列治疗,形成早期保守、中期微创灌洗、后期手术治疗的三期特色系列治疗,尤其是保守灌洗治疗,具有发硕具有损伤小效果好痛苦轻恢复快的特点。对髋膝、肩、肘等关节病变严重或重度创伤的患者同时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解除疼痛 恢复关节功能效果显著。另外,科室对单发或多阶段脊柱结核采取侧方入路进行清灶、钛笼及脊柱前路钢板固定术总结了较多病例,形成了成熟的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科室科研实力雄厚以“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外固定器械治疗四肢骨折”及“中药治疗骨关节病”为研究方向,完成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2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编写了《中医伤科学总论》、《骨折、脱位、筋伤学》、《骨科常用体格检查法》、《骨伤科学》、《颈腰痛中西医疗法》等著作。在国内医生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省级专科杂志发表文章100余篇,同时承担了甘肃中医学院骨科专业硕士生、本科生硕士的骨科手术学、中医骨病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正骨学、创伤急救学等教学任务,每年接收进修生实习生60余人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参加甘肃中医学院和平校区开工仪式

8月25日上午,甘肃省2014年省列重大项目——甘肃中医学院和平校区开工仪式在兰州市榆中县和平镇隆重举行。我院院领导、职工代表参加了开工仪式。(院办) 相关链接: 建设甘肃中医学院和平校区,是甘肃省委、省政府重视中医药事业,支持高等医学教育,关心人民群众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高校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省上主要领导多次听取专门汇报,深入到学校调研,省政府先后两次召开专题会议并现场办公,从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土地供应、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入手,支持学校的建设发展。省发改委、教育厅、卫计委等有关厅局及兰州市全力落实省委省政府的相关部署,2014年,省政府确定以甘肃中医学院和平校区为基础,计划投入19.9亿元,打造我省医学人才培养基地。 甘肃中医学院和平校区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和平开发区内,规划在校生1.5万人,总用地面积74.6万平方米,其中校区建设用地69.7万平方米(1050亩),总建筑面积44.51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计划2016年完成一期建设项目,2018年完成和平校区全部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甘肃中医学院是我省目前唯一一所省属全日制医学类本科院校,也是西北地区唯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医药高等院校。建校以来,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奋斗,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培养输送了3万余名合格的中医药专业人才,为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临床医学、中药学、护理学、公共卫生四个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有中医学、中药学、药物制剂、针灸推拿学等20个本科专业或方向,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和培养留学生资格。 甘肃中医学院和平校区的开工建设,将从根本上解决甘肃中医学院办学面积狭小的瓶颈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省内高等医学教育体系,提升办学规模与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结构,缓解全省基层高等医学人才紧缺的难题;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甘肃中医药资源优势、推进中药产业大省建设;有利于发挥学校在教学、科研,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中的作用,推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医药发展改革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以及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和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总体部署的落实。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