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儿童医院

儿童保健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是集科研、教学、医疗为一体的综合科室,并开展了一系列儿童保健新技术新业务,已成为深圳市儿童保健诊疗中心,担负着全市儿童生长发育中各种疑难病症的诊治任务。儿童保健中心以儿童生长发育全面监测及儿童心理保健为基础,进行儿童营养性疾病的诊疗,还纵深向儿童发育、行为障碍的诊断、治疗及早期干预大力发展,凸显了融合生理和心理保健的专科特色,成为儿童孤独症、多动症、抽动症及学习困难的诊断、治疗及训练中心。为神经及心理发育行为障碍儿童提供了全新的诊治方法,影响力辐射到周边省、市地区及全国各地,这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科室仍在不断进取和拓展中。
  中心技术力量雄厚,拥有2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博士,4名硕士以及多名儿童孤独症、学习困难的专业训练人员。近年在各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完成了5个科研课题。该中心拥有各种心理测验、评估工具及设备,美国进口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专业的感觉统合训练设施,新型的听觉统合治疗仪、脑超声波治疗仪、经颅磁治疗仪等先进设备,能完成儿童孤独症、多动症、抽动症、学习困难及智力发育障碍的系统诊断及治疗。保健科进行健康儿童的预防接种,儿童身体保健,还进行儿童生长发育性疾病、儿童营养性疾病以及学习困难、儿童多动症、孤独症、抽动症、精神分裂症、情绪障碍、行为障碍、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睡眠障碍、适应障碍、儿童心身疾病等心理疾病的诊治。 本科可进行儿童智力评估、各种心理评估、心理测验、骨密度及骨龄测量;早期发育行为迟缓的干预以及学习能力训练、语言认知训练、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孤独症治疗、多动症治疗、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听觉统合训练、脑超声波治疗、经颅磁治疗及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等。中心的特殊训练项目重点开展了学习困难儿童的学习能力训练、儿童孤独症训练、语言认知训练、行为训练。近十年来,该中心进行了大量心理评估和心理咨询,相继进行了学习能力训练2万余人次、孤独症儿童训练3余人次、脑电生物反馈治疗4000余人次、听觉统合训练3万余人次。目前,部分经过训练的孤独症患儿已经能够进入正常幼儿园及小学学习。
  儿保科的高技术、专业化的诊疗为广大患者和家庭带来了福音,更为正常儿童的身心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老年人心房扑动的症状
郝盼盼
回答: 老年人心房扑动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头晕、晕厥或心力衰竭。心房扑动是一种快速而规则的心房异位心律,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需通过心电图确诊并及时干预。 1、心悸 心悸是心房扑动最常见的症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有力,可能伴随心前区不适感。这与心房率高达250-350次/分、心室率常为150次/分有关。部分患者可准确描述心跳节律整齐但异常快速。症状常在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后加重,安静状态下也可能持续存在。建议老年患者发作时立即静坐休息,记录症状持续时间,并尽快就医进行心电图检查。 2、胸闷 胸闷多因快速心室率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表现为胸前区压迫感或紧缩感,可能放射至左肩背部。老年患者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房扑动会加重心肌缺血。部分患者误以为是心绞痛发作,但胸闷持续时间通常较长且硝酸甘油缓解效果有限。建议避免剧烈活动,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3、气短乏力 持续心房扑动会降低心脏泵血效率,导致活动耐力下降。患者轻微活动即感呼吸困难,日常家务劳动受限,夜间可能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长期未治疗者可进展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建议监测日常活动耐量变化,控制每日钠盐摄入,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荷。 4、头晕晕厥 当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率或传导比例变化时,可能引发脑灌注不足。患者表现为突发黑朦、站立不稳,严重时出现短暂意识丧失。这种情况提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紧急医疗干预。建议避免突然体位改变,外出时应有家属陪同,可考虑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控制心室率。 5、心力衰竭 长期未控制的心房扑动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和收缩功能减退,表现为下肢水肿、夜间阵咳、端坐呼吸等右心衰症状。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或瓣膜病时风险更高。需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除抗心律失常治疗外,可能需联合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改善预后。 老年人心房扑动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避免摄入咖啡因及酒精等诱发因素。饮食以低盐、低脂、易消化为主,保持大便通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避免竞技性运动。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记录发作时的症状特征和持续时间,复诊时携带动态心电图报告供医生参考。若出现持续心悸超过30分钟或伴随胸痛、意识障碍,需立即呼叫急救。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