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中医院

针灸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针灸科是集医疗、针灸、推拿、康复、理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诊疗中心,具有独特的临床疗效和鲜明的中医特色,是医院引进、推广应用各种康复技术及针灸特色疗法的集聚地;针灸科同时是广东省“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科室简介

该科现有医务人员18人,具有多专业、多层次人才,专业技术梯队完善,技术力量雄厚。该科设置有针灸病房(开放床位60余张)、针灸室、推拿室、中医特色治疗室、运动训练室、作业治疗室、心理治疗室、语言认知室、康复评定室、物理治疗室、高频治疗室、中药熏蒸室、蜡疗室,拥有激光、体外反搏、超声治疗仪、超短波、中频电、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吞咽言语诊治仪、体感音波治疗系统、PT训练床、作业训练器、肩关节回旋训练器、肘关节牵引训练椅、股四头肌训练椅、踝关节训练器、动态平衡训练与评估系统、医用跑台、训练阶梯、直立床、减重步态训练器、牵引床、熏蒸治疗机等各种先进现代化配套设备。

技术特色

一、现代康复治疗技术

1、运动疗法:是针对各种原因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评定与训练的治疗方法,目的是促进患者各种功能的恢复,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运动能力。适用于中风、脑外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骨折、骨关节病等疾病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

2、作业疗法:是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和康复目标,采用有针对性的日常生活活动、娱乐活动、职业劳动和认知活动,对患者进行反复训练,以缓解症状,改善躯体和心理功能,提高中风、脑外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骨折、骨关节病等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

3、言语训练:是通过各种手段对有语言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训练,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日常交流能力。包括失语症、构音障碍、儿童语言发展迟缓、语言障碍及口吃的评价与治疗。

4、吞咽治疗:针对有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吞咽训练,以恢复或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身体的营养,增加进食安全,减少食物误吸入肺的机会,减少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的机会。

5、物理治疗:应用天然的或人工的物理因子如光、电、声、磁、热、冷作用于人体,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生理效应,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方法。

6、心理治疗:在慢性疾病患者中,有些由于各种原因症状长时间得不到缓解,有些由于职业、社会或其他原因而出现压抑,这些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病情往往不成比例,也没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的存在,应用一般常用的治疗方法常常疗效不明显。通过心理治疗,可减轻神经障碍症状,减轻病情,建立信心。

二、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运用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如针灸、推拿、拔罐、牵引、中药薰蒸等非药物疗法治疗疾病。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升降气机,而达到祛除致病因素,修复损伤,增强抗病能力,强壮脏腑功能的目的。其中特色疗法包括:石氏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腹针治疗中风偏瘫、各种痛症;火针治疗关节痛;温针灸、热敏灸治疗风寒湿痹症、胃脘痛;挑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及顽固性痛症;针刺运动疗法治疗中风、骨关节病等疾患等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等。

本科室积极开展天灸疗法,每年的“三伏天”、“三九天”,选择平喘、化痰、温通血脉、驱逐寒邪、补益肺脾肾的药物制成药丸,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上以治疗慢性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体虚易感冒、颈肩腰腿痛、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行气活血、驱逐寒邪,使人体阳气充沛,经络气血贯通,从而起到很好的防病治病的作用,疗效显著。

科室成果

本科室对优势病种(中风病、腰腿痛、面瘫病)进行了一系列中医临床研究。其中,2003年我科进行了“不同间隔时间电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近5年内发表论文十余篇。这些对以后开展临床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羊水变少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羊水变少可能由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胎膜早破、母体脱水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原因引起。羊水过少通常表现为宫高腹围增长缓慢、胎动减少或胎心异常,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1、胎盘功能减退 胎盘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减少胎儿尿液生成,从而引起羊水减少。这种情况多见于妊娠晚期或过期妊娠,常伴随胎儿生长受限。治疗需加强胎儿监护,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胎盘循环。 2、胎儿泌尿系统异常 胎儿先天性肾缺如、多囊肾或尿道梗阻等泌尿系统异常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直接影响羊水量。超声检查可见胎儿双肾发育异常或膀胱不充盈。确诊后需根据畸形程度决定继续妊娠或终止,严重者可考虑胎儿宫内手术治疗。 3、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会造成羊水持续外漏,导致羊水量急剧减少。孕妇可能感到阴道突然流液,PH试纸检测呈碱性。需立即卧床并抬高臀部,预防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同时监测感染指标和胎儿情况。 4、母体脱水 孕妇长期饮水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会引起血容量不足,导致胎盘灌注减少和羊水生成下降。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和皮肤弹性差。可通过静脉补液纠正,日常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必要时口服补液盐散。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会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继而引发羊水过少。常伴有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治疗需控制血压,可选用拉贝洛尔片,严重者需及时终止妊娠。 孕妇发现羊水减少时应增加左侧卧位休息,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监测羊水指数变化。若出现胎动明显减少、阴道流液或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上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瘦肉和西蓝花,避免高盐饮食。妊娠晚期可遵医嘱进行羊膜腔灌注等治疗。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