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皮肤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皮肤科创建于1992年,经历二十余年的发展,科室也由原来只治单一的皮肤病发展成今天包含皮肤、性病、中医美容的专科。该科中医特色明显,对一些顽固性皮肤病,如手足癣、皮肤瘙痒、疣等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效果好,对一些损容性皮肤疾病(如痤疮、扁平疣等)的治疗更有独到之处。该科非常注重发挥中医中药的特色和优势,精选各种中药制成了如冻疮洗方、疣洗方、夏季皮炎方、手足癣浸泡方等,并在临床运用中取得极佳效果。该科以科技为主导,运用电离子治疗仪等先进设备,开展真菌检查,配合中医中药特色治疗,多年来已在患者中形成良好口碑。中药祛除疣痣是我院皮肤科的一大特色,该科所特有的中药膏剂具有清热解毒、祛腐生新、收敛杀菌之功效,适合治疗血管瘤、毛囊炎、神经性皮炎、寻常疣、皮肤痣、疣状痣、传染性软疣、脸黄疣等多种疾患。该膏药具有治疗后不感染、修复快、局部恢复如常无残留痕迹或痕迹甚微等特点。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此膏药还具有适应性广、治疗部位不限、副作用小、不受设备条件限制等特点,随治随走。该膏药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甲级奖,国家科学进步三等奖,比利时布鲁塞尔获药物金奖,在美国获生命力金奖。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召开专科专病建设专题工作会

我院于9月2日、9月4日下午,分两次召开专科专病建设专题工作会,听取了各临床科室专科专病建设工作情况汇报,院领导对今后医院专科专病建设工作分别提出了要求。 各临床科室在汇报各自专科专病建设情况时一致认为,我院目前正处于跨越式发展阶段,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我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院也有一些专科专病建设名不符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阻碍了专科专病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特色优势不明显,缺少领军人才,创新意识不强等方面。因此,把专科专病做大做强,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我院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手段,也是我院发展的后劲所在。 我院于勇院长、冀斌书记、倪光夏副院长、陆晔副院长等分别就医院专科专病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专科专病建设工作是医院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和办院理念,全院上下要把专科专病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在有效、独特、创新、可行上下功夫,专科专病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有规划、有总结、有量化、可考核,同时宣传工作要配合好,争取尽快使我院的专科专病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指标
于淑霞
回答: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指标主要包括血清淀粉酶升高、血清脂肪酶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以及影像学检查异常等。该疾病属于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类型,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 1、血清淀粉酶升高 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2-12小时内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峰值,持续3-5天。该指标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时对诊断有较高特异性,但需注意其他急腹症也可能导致淀粉酶轻度升高。动态监测淀粉酶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 2、血清脂肪酶升高 血清脂肪酶在发病后4-8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到高峰,持续时间较淀粉酶更长7-10天。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优于淀粉酶,尤其适用于就诊较晚的患者。脂肪酶水平与胰腺坏死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3、白细胞计数升高 白细胞计数常超过15×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增高。这反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存在,严重者可出现核左移现象。持续升高的白细胞提示感染性坏死可能,需警惕脓毒症风险。 4、C反应蛋白升高 C反应蛋白在发病后24-48小时明显升高,超过150mg/L提示重症胰腺炎可能。该指标是评估炎症程度和预后的重要参数,动态监测可帮助判断坏死范围及继发感染风险。 5、影像学检查异常 增强CT是诊断金标准,可显示胰腺坏死区域无强化灶及胰周积液。Balthazar CT分级≥D级提示严重坏死。腹部超声可发现胰腺肿大和胰周渗出,但受肠气干扰较大。MRI对胆源性病因评估有优势。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需绝对禁食,通过胃肠减压减少胰液分泌。营养支持首选肠内营养,无法耐受时采用肠外营养。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及血气分析,警惕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恢复期应避免高脂饮食,戒酒并控制血脂,定期复查胰腺功能和影像学检查。出现持续发热、腹痛加重或器官功能恶化时需及时就医。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