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中医院

针推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针推科是集针灸,推拿,理疗为一体,秉承传统中医理论,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运用传统中医治法针刺、推拿、灸法、拔罐、穴位伏贴、中药内服外洗并结合现代微波、红外线、中频、脉冲等多种治疗方法,治疗颈椎病、腰腿痛、急性腰扭伤、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落枕、小儿斜颈、肩膀周炎、乳腺增生、中风后遗症等多种疾病,以“安全、简便、廉验”为特色,从根本上为患者解除痛苦。
  针推科新疗法介绍
  小针刀:
  小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用于治疗颈椎病、肱骨外上踝炎(网球肘)、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弹响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等。
  新灸法:
  新灸法又称热敏化灸法,是利用艾草燃烧所产生的温热之气以及其本身的药物作用,在通过对热敏化穴位施灸,产生灸性经络感传,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从而到达调和阴阳、调整脏腑、治病疗伤的目的。特别适用于解除和缓解各种慢性虚劳性病证,如、胃脘痛、泄泻、痹证、疮疡久溃不愈、月经不调、退行性骨关节炎等临床病症。
  平衡火罐疗法:
  平衡火罐疗法主要联合运用闪罐、走罐、旋罐、抖罐、振罐、滚罐、坐罐等罐法,选择相对修复病变起平衡作用的特定部位,实施熨刮、牵拉、挤压、弹拔等手法,连续不间断地向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反馈信息,使机体相应修复到平衡状态,并通过以上良性刺激及火罐的温热效应,调理全身脏腑,疏通经络,从而达到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治病疗伤、强身健体的功效。对颈肩腰腿痛、慢性疲劳综合征及亚健康状态、强直性脊椎炎、胃肠功能紊乱综合征、广泛性肌筋膜炎等有良好效果。
  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是中医经络学和针灸学的发展和延伸,是一种新兴的穴位刺激疗法,它用特制工具将羊肠线埋置在穴位内或敏感点,实际上是集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综合性疗法,埋线后,肠线在体内产生的生理、物理及生物化学刺激可长达一周或更长时间,其刺激感维持时间是任何针刺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从而弥补了针刺时间短,就诊次数多的缺点。对于一些过敏性疾病、呼吸道疾病、皮肤病、内分泌失调性肥胖,疗效肯定。
  灯火灸:
  灯火灸是以药线燃烧到一定程度时灼灸穴位及敏感点的一种方法,属经络治疗方法,它利用火的走窜性能,以袪风散邪、流通经脉。它比针刺的刺激深度及强度虽较浅,但对肌表的刺激时间较长,对小儿遗尿、带状疱疹、皮炎、感冒、咳嗽、头痛、神经衰弱、腹痛等疾病疗效确切。
  天灸:
  天灸疗法种类较多,可因人而异,选择“三伏”“三九灸”或全年灸。“三伏”、“三九灸”是按中医时间治疗学规律,选在“三伏天”“三九天”进行贴药治疗而得名。
  乳腺增生体外治疗:将治疗仪直接治疗于增生部位,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从而达到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
  腔炎体外治疗:将治疗仪对准体外局部,使盆腔脏器局部温度迅速升高,改变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使炎症吸收和恢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第二次工会会员暨第五届职工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我院第二次工会会员暨第五届职工代表大会于8月9日上午在五楼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出席第二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有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张仪,市直工会主任张东海,市卫生局副局长沈永平,院党委书记、院长李道昌,副院长张炯,院党委副书记刘敏以及工会主席王梅忠等。 参加大会的有职工代表122名,各科室负责人、临床研究生、本科护理人员列席会议,共商2014年医院发展大计,共谋医院未来美好前景。市总工会副主席张仪、市卫生局副局长沈永平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的主要议程:院党委书记、院长李道昌作《六安市中医院2008-2013年工作汇报》,院财务科科长方锦州作《2013年度财务决算及2014年度财务预算报告》、副院长张炯宣读上级工会批复、上届工会主席王梅忠同志作工会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宣布主席、副主席和工作分工。 下午召开了第五届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马店分院情况及工程规划设计、岐黄公司筹备成立情况及筹资方案、管理规定。甘胜明同志做职工代表提案、收集及处理情况说明。大会在国际歌的歌声中圆满闭幕。 (宣读选举结果) 宣传科 文/图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羊水变少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羊水变少可能由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胎膜早破、母体脱水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原因引起。羊水过少通常表现为宫高腹围增长缓慢、胎动减少或胎心异常,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1、胎盘功能减退 胎盘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减少胎儿尿液生成,从而引起羊水减少。这种情况多见于妊娠晚期或过期妊娠,常伴随胎儿生长受限。治疗需加强胎儿监护,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胎盘循环。 2、胎儿泌尿系统异常 胎儿先天性肾缺如、多囊肾或尿道梗阻等泌尿系统异常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直接影响羊水量。超声检查可见胎儿双肾发育异常或膀胱不充盈。确诊后需根据畸形程度决定继续妊娠或终止,严重者可考虑胎儿宫内手术治疗。 3、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会造成羊水持续外漏,导致羊水量急剧减少。孕妇可能感到阴道突然流液,PH试纸检测呈碱性。需立即卧床并抬高臀部,预防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同时监测感染指标和胎儿情况。 4、母体脱水 孕妇长期饮水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会引起血容量不足,导致胎盘灌注减少和羊水生成下降。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和皮肤弹性差。可通过静脉补液纠正,日常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必要时口服补液盐散。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会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继而引发羊水过少。常伴有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治疗需控制血压,可选用拉贝洛尔片,严重者需及时终止妊娠。 孕妇发现羊水减少时应增加左侧卧位休息,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监测羊水指数变化。若出现胎动明显减少、阴道流液或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上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瘦肉和西蓝花,避免高盐饮食。妊娠晚期可遵医嘱进行羊膜腔灌注等治疗。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