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我院成功实施一例罕见颌面部巨大脊索瘤切除

时间:2008-08-2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8月11日,我院耳鼻喉科完成了一例罕见的颌面部巨大脊索瘤切除手术,同时,手外科为病人实施了颌面部的一期游离肌皮瓣修复手术。

  患者是48 岁女性,两年前发现左侧鼻腔肿物,伴有渐进性鼻塞,无脓性涕及头痛,患者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上颌窦癌,行上颌窦根治术并接受放疗,出院半年后发现左颌面部出现隆起,无疼痛发热,再次做了放疗,但未见明显好转,左颌面部肿物渐进性增大。

  患者为进一步治疗,于今年7月来我院就诊,经过检查发现,左侧颌面部肿物9cm&Hits;7cm&Hits;6cm约大小,CT示左侧上颌窦失去正常形态,大部分骨质缺如,其内可见较多气体影,相应区域可见较大软组织肿物影,左眼下外直肌推挤受压移位。对肿物进行病理活检,北医三院和我院均病理回报是脊索瘤。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手外科和麻醉科经过会诊,考虑到肿物切除后颌面部创面大且深,为避免面部塌陷,设计手术方案为左颌面部脊索瘤完全切除+左上颌骨、左颧骨部分切除+右下肢比目鱼肌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

  在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后,8月11日,耳鼻喉科张勋、曲雁等和手外科的龚志鑫等医师一起为患者手术,术中将瘤体彻底切除,清除颞下窝及内侧翼腭窝残余瘤体组织,取右下肢带有动静脉比目鱼肌肌皮瓣后,通过左下颌皮下隧道与面动静脉吻合,皮瓣填于缺损部并缝合,皮瓣颜色正常,红白反应正常,手术顺利,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脊索瘤是一种来源于胚胎脊索结构残余组织的肿瘤,呈恶性,多数发生在骶尾部和蝶枕联合区,亦发生于颅底、颈椎、胸椎、腰椎等,极少发生于头颈部。脊索瘤通过膨胀性生长而破坏周围的组织与骨质,破坏性强,可复发,并可引起严重并发症。通过国内外文献报道的查新,本例脊索瘤发生部位及体积大小均属罕见,并且已经引起视力下降、张口受限等严重并发症,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 

专家科普

更多 >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