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药物的正确服用方法

时间:2013-07-0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服药的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服药方法正确,可以尽快地发挥治疗作用,最大限度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一)餐前服用

  适合饭前服用的药物:一部分药物必须饭前空腹时服用,以利于减少或延缓食物对药物吸收和药理作用的影响,提高药物的安全稳定性,发挥药物的最佳功效。

  1-1 胃黏膜保护药:

  氢氧化铝或复方制剂、复方三硅酸镁、复方铝酸铋等餐前可充分地附着于胃壁,形成一层保护屏障;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肠溶片)每天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

  1-2 促进胃动力药:

  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多潘立酮(吗叮林)、莫沙必利宜于餐前30分钟服用,以促进胃蠕动和食物向下排空,帮助消化。此类药不能与颠茄片、山莨菪碱等合用

  1-3 降血糖药:

  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如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喹酮(糖适平)、甲苯磺丁脲(D860),饭前30分钟服用。非磺脲类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饭前5~20分钟服用。消渴丸(中成药)饭前温开水送服。

  有些降糖药与食物同服:如阿卡波糖(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 。

  胰岛素增敏剂,如吡格列酮,空腹服用。

  1-4 抗骨质疏松药:

  为便于吸收,避免对食管和胃的刺激,口服双膦酸盐如阿仑膦酸钠、帕屈膦酸钠、氯屈膦酸钠应空腹给药,并建议用足量水送服,服后30分钟内不能进食。服药后即卧床有可能引起食道刺激或溃疡性食管炎。

  1-5 抗菌药物:

  诺氟沙星(空腹服用,并同时饮水250ml,避免结晶尿的发生),不宜用于18岁以下小儿及青少年。

  头孢克洛片,宜空腹口服,因食物可延迟其吸收。

  阿奇霉素胶囊:口服,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

  交沙霉素:餐前1小时或餐后3~4小时服用。

  1-6 止泻药

  如药用碳片或蒙脱石散。通过吸附多种病原体而起效,空腹效果好。

  1-7 助消化药:

  乳酶生、多酶片、胰酶肠溶片(餐前整片吞服)

  淀粉酶(饭时或饭前服)

  1-8 开胃药:如龙胆、大黄宜餐前10分钟服用,可促进食欲和胃液分泌。

  1-9 健胃药:如小儿散、龙胆大黄片、健胃宝等,应在饭前服用。

  1-10 滋补药:如人参、鹿茸精等都宜在饭前服用。

  1-11 肠溶片剂和丸剂:饭前服用,使药物较快较多通过胃,进入肠道发挥作用。

  1-12 部分降压药。

  卡托普利:因食物影响药物的吸收,如果饭后服用比空腹服用吸收减少30%~50% 。

  雅施达片:雅施达(培哚普利片)必须饭前服用,因为食物改变其活性代谢产物培哚普利拉的生物利用度。

  (二)餐后服用

  饭后服:大多数药物,如饮食对药物吸收等影响不大,饭前饭后均可。但对于那些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或饭后服用可以增加药物吸收的药物,这些药物可在饭后服用。

  2-1 非甾体镇痛抗炎药:

  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等,为减少对胃肠的刺激,大多数应于餐后服。

  2-2 维生素:

  维生素B2(核黄素)伴随食物缓慢进入小肠,饭后口服吸收较完全。

  脂溶性药物如维生素A、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在食用油性食物后服用,更利于吸收。

  2-3 铁剂:

  铁主要在十二指肠被吸收,由于食物能减慢胃肠蠕动,延长铁剂在十二指肠段的停留时间,铁剂在饭后30分钟服为最好。这样不仅可使铁吸收量增加,而且可以大大减少铁剂对胃肠道的刺激。近年来,时辰药物动力学研究发现,下午7点服铁剂比上午7点服用的吸收率要增加1倍,故每天下午7点是服铁剂的最佳时间。

  2-4 抗酸药:

  在饭后胃酸分泌量最大时服,可使溃疡面少受刺激,有利修复。且抗酸作用与胃内充盈度有关,当胃内容物将近排空或完全排空后,抗酸药才能充分发挥抗酸作用。故抗酸药应在餐后1~1.5h后和晚上临睡前服用,可达较好抗酸效果。

  2-5 部分利尿药:

  氢氯噻嗪(双克)、螺内酯(安体舒通)与食物包裹在一起,可增加生物利用度。

  (三)睡前服用

  3-1 催眠药:

  地西泮(安定)、硝西泮(硝基安定)、艾司唑仑等。

  2、平喘药:

  哮喘多在凌晨发作,睡前服用沙丁胺醇、氨茶碱,止喘效果更好。

  3、降血脂药:

  包括洛伐他汀(美降脂)、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普拉定)、氟伐他汀(来适可)、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提倡睡前服。因为肝脏合成脂肪的峰期多在夜间,晚上服用,有助于提高疗效。

  4、抗过敏药:

  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特非那丁、赛庚啶等服后易出现嗜睡、困乏和注意力不集中,睡前服安全并有助于睡眠。

  5、钙剂:

  以清晨和睡前服为佳,以减少食物对钙吸收的影响;若选用含钙量高的碳酸钙D3(钙尔奇D),则宜睡前服,因为人血钙水平在后半夜及清晨最低,睡前服可使钙得到更好的利用。

  一般未特别强调需餐前或餐时服用的药物,均可餐后半小时服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若一日3次给药仅按“餐”服药,势必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而夜间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故应以最佳服药时间为原则,尽量间隔8h,如早上、下午、晚上3次给药,这样血药浓度最平稳、药效最可靠。

医院动态

更多 >

弘毅投资医疗服务集团等来我院考察

6月28日,由弘毅投资医疗服务集团等4家投资公司组成的考察组一行7人来我院就开展中医药合作事宜进行考察。 考察组一行参观了我院的门诊楼、综合楼及名医工作室等科室,对我院的医疗环境和整体实力给予了肯定。随后双方在八层会议室进行了座谈,副市长王笑频主持了会谈。 副市长王笑频向客人介绍了我市的人文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她说,保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当前正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医疗卫生事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彼此加强在医疗领域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她指出,第一中医院的管理有着科学而高效的方法,还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党委书记、院长齐峰介绍了我院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京津冀合作情况及今后对于打造医院五大“板块”的设想。他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服务业的需求日益增高。同时在中国,慢病(肥胖、心血管病、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恶性肿瘤)在今后十几年将呈井喷式爆发。未来,医院在这种新形势下,将积极转变服务理念和模式,大力提供健康服务和共同阻击慢病,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贡献。 深圳市中安信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保罗·希尔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医疗质量要求也在提高,公司愿意同我市医疗机构在资金和医疗资源方面进行长期投资和合作。平安集团投资总监肖伟表示,医疗市场持续稳定发展,带动了医疗器械、药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希望同我市在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方面加强合作,协同发展。 各方还就引进先进的医疗卫生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打造现代化医院及联手建设卫生部计划的全国康复示范基地,开展医疗专业教育等进行了磋商和对接。 王欣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的区别
高云
回答: 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壁脂质沉积引发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体病变结构。两者区别主要在于发展阶段、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 1、病理基础 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内皮损伤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内皮下,引发单核细胞浸润形成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增殖形成纤维帽的慢性过程。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继发表现,由脂质核心、纤维帽和钙化灶构成,根据稳定性可分为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 2、发展阶段 动脉粥样硬化始于青少年时期,经历脂纹期、纤维斑块期和复合病变期三个阶段。斑块出现在纤维斑块期后,随着炎症反应加剧,脂质核心扩大或纤维帽变薄,最终可能导致斑块破裂或钙化。 3、影像表现 动脉粥样硬化早期仅表现为血管内膜增厚,超声显示内膜中层厚度超过0.9毫米。斑块在CT血管造影中呈现为突出管腔的充盈缺损,超声可见低回声脂质核心伴强回声纤维帽,严重者可见钙化影。 4、临床表现 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无典型症状,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或头晕。斑块导致血管狭窄超过70%时引发缺血症状,冠状动脉斑块引起心绞痛,颈动脉斑块脱落可引发脑梗死,表现为突发偏瘫或失语。 5、干预措施 动脉粥样硬化需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斑块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严重狭窄时需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摄入蔬菜水果不少于400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检测颈动脉超声,已有斑块患者需定期复查血管影像,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斑块脱落。出现胸闷、肢体无力等缺血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