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胸科医院

聚焦新院

时间:2012-10-08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的总体部署。2月20日下午,由市卫生局副局巡宋立志为组长的社会事业项目二组到我院新院建设工地现场服务。

  程津新院长、万健副院长及基建科的有关人员参加了此项活动。

  万院长代表医院向服务组汇报了已完成工程的进展情况、下步工作安排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服务组认真听取了医院的汇报,并就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首先,是在建设过程中,市规划对海河沿线的调整,新增2万平米科研楼与主体同期完成的时间问题。市发改委社会处景处长当即表示本周内完成项目审批工作;市卫生局基建处赵处长表示做好协调程序交叉工作。其次,是在我院建设地块上的3户房屋拆迁,由服务组协调津南区和双港镇政府尽快完成,以免影响后期建设。再次,医院建成前,周边配套设施如不能提前或同期完成,直接影响医院的使用,市卫生局基建处决定本周内请市配套办协调相关部门工作。最后,是建设资金的问题,服务组表示根据有关政策,向市有关委办局积极做争取工作,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新院按期投入使用。

  新院建设截止2012年春节前,完成了门诊区域全部浇筑;主体西侧住院病房楼八层的封顶浇筑;主体东侧住院病房楼因高压线切改的影响,完成部分五层及6~7层的浇筑;主体部分二次结构已经砌筑;后勤综合楼地下室及一层浇筑。

  2月23日,有院方、监理、总包、已招标的项目单位在建设工地召开工程协调会。会上明确,四月底前总包主体土建完成封顶,同时进行二次结构砌筑。各分包单位本周完成进场前的准备工作,并严格按各自完成工程的时间做出安排,下周开始陆续进场。同时要求各分包项目作业时,听从总包指挥,团结协作,按时完成任务。

  (基建科供稿)

医院动态

更多 >

天津市胸科医院与意大利共同开展欧盟“中国小小大心脏”项目??本市先心病儿童的福音

一直已来,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已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本市先心病儿童的自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而因家长对疾病的认识的匮乏,患儿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限制,使许多先心病患儿不能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 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天津市胸科医院在市民政局、卫生局、市儿童福利院的支持下,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医院和意大利小小大心脏协会(APGC)合作,开展为先心病儿童及家庭提供医疗技术支持和医疗费用资助的欧盟“中国小小大心脏”项目。 本市儿童先心病手术数量较往年增加 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轻者无症状,查体时可发现,重者会出现运动后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症状。近年来,先天性心脏病已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据了解,目前本市先心病儿童的自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外科王强主任告诉记者:“今年该院进行的儿童先心病手术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0%,就诊 患者以低龄,低体重,复杂重症为主。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每年约有近1500例新生先心病患儿需要接受诊断和治疗,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全市实际每年接受及时正确治疗患儿不足500例。” 最小接受手术先心病患儿为35周早产儿 自1963年天津市胸科医院开展第一例心脏直视手术以来,已成功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脏肿瘤摘除术及各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等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同时,伴随着胸科医院新址启用近三个月,心外科已经完成先心病诊治病例240余例,重症复杂低龄患儿手术比例近45%,并将微创,非手术介入及杂交手术技术 推广于临床应用。今年3月27日下午,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外科王强主任为一名出生仅10天的35周早产儿成功实施了心脏杂交手术,目前该患儿已经康复出院,这也是本市最低龄接受手术的先心病患者。 经济困难先心病儿童家庭将得到帮助 作为在儿童先心病诊疗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和实力的医院,天津市胸科医院携手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和市儿童福利院及意大利小小大心脏协会(APGC)为本市乃至周边地区真正需要诊疗服务的困难家庭儿童提供帮助并共同探讨成立本市家长协会事宜,届时中意双方将与本市先心病患者及家庭进行面对面沟通,努力建立长效合作意向,为本市更多的患儿提供更好的治疗。 【项目征集】 1)各类先心病患者及家庭均可报名此项目; 2)项目内容分为医疗技术、手术费用支持(意方为每位入选的患儿提供5千欧元,约为4万元人民币的手术费用支持)及拟成立天津市小小大心脏家长项目两部分; 3)临床医疗技术与资金支持的对象优先考虑低保,孤残,困难的家庭; 4)小小大心脏家长项目的参加不设具体限制,具有社会公益性质,欢迎具有关爱之心和社会责任感的有识之士及企业提供支持。 即日起,本市先心病患儿家长可拨打医院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88185355 联系人:王强主任,88185338,联系人:张晓旺,或就具体事宜与天津市胸科医院与医生沟通。 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外儿科先心病主任医师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王强主任 周四下午:江力主任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胎儿先心病怎么检查
高云
回答: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可通过超声检查、胎儿心电图、磁共振成像、羊水穿刺、脐带血检查等方式筛查。先天性心脏病可能与遗传因素、孕期感染、药物暴露、辐射接触、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脏杂音、发绀、呼吸困难、喂养困难、发育迟缓等症状。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通过高频声波成像观察胎儿心脏结构。二维超声可显示心脏四腔心切面,彩色多普勒能检测血流异常。孕20-24周是进行胎儿心脏超声的最佳时期,此时心脏结构发育完善且羊水量适中。超声检查无辐射且可重复进行,对母婴均无创伤。 2、胎儿心电图 胎儿心电图通过母体腹壁记录胎儿心电活动,可检测心律失常等电生理异常。检查需在孕18周后进行,此时胎儿心脏传导系统发育较成熟。该方法对诊断胎儿心动过速、传导阻滞等有较高价值,但无法显示心脏解剖结构异常,需结合超声检查综合判断。 3、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能提供胎儿心脏三维立体图像,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有补充价值。适用于超声检查受限的孕妇,如肥胖或羊水过少者。检查无电离辐射,但需保持静卧较长时间,妊娠早期慎用。磁共振成像对心脏大血管畸形的空间定位优于超声。 4、羊水穿刺 羊水穿刺通过抽取羊水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适用于高风险孕妇。操作在孕16-20周进行,可诊断21三体综合征等伴发心脏畸形的遗传病。该方法属于有创检查,存在流产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检测结果需结合超声检查综合评估胎儿心脏状况。 5、脐带血检查 脐带血检查通过穿刺脐带获取胎儿血液样本,用于基因检测和代谢病筛查。适用于有家族遗传病史或超声提示严重畸形的胎儿。检查在孕20周后进行,可诊断某些单基因遗传性心脏病。该操作技术要求高且风险较大,仅在必要时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实施。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孕11-13周完成NT超声筛查,孕20-24周进行系统超声检查。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叶酸和维生素,避免接触辐射和致畸物质。发现胎儿心脏异常时,应及时转诊至胎儿医学中心或儿童心脏专科进一步评估。产后需对确诊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进行心功能监测,部分病例需在出生后早期手术治疗。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