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医大眼科医院成功举办黄斑病公益讲座

时间:2014-05-2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年龄性黄斑变性是与年龄相关的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是60岁以上老年人致盲眼病中最常见的原因。在我国,由于人口趋于老龄化,老年性黄斑变性亦日益成为重要的致盲性眼病。 继3月本院眼底病公益讲座成功举办后, 5月17日我院再次举办黄斑病公益讲座,并受到广大患者高度评价,参加讲座患者近80余人。

  此次讲座首先由张珑俐主任为患者们详细讲解了常见眼底疾病及其主要症状特点和病发原因,让患者以最直观的角度了解了自己的病情,同时张主任还强调病人如感眼部不适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耽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随后,于荣国医师又给大家介绍了治疗黄斑变性的最新疗法,并把每种方案的治疗特色一一列举, 还为大家生动讲解了疾病每个阶段的最佳治疗方案,增强加强了患者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讲座现场不断有患者向李志清主任咨询黄斑变性疾病应该进行哪些检查,就此,李志清主任用多种多媒体手段向大家做了详细介绍和演示,并和台下患者积极互动提问,现场气氛活跃而热烈。

  讲座结束后虽然天气十分炎热,但是仍有许多病人迟迟不肯离开,纷纷拿出自己的病历希望李志清主任给予其治疗方案指导,李主任不顾讲座疲劳,认真耐心的一一为患者作答,使每一位患者们都得到满意的答复。

  医大眼科医院的专家表示今后将长期举办这样的活动,向更多市民普及爱眼知识,增强爱眼意识,为全市人民健康服务,做好医疗服务工作。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糖尿病引起神经受损可以恢复吗
袁晓勇
回答: 糖尿病引起的神经受损部分情况下可以恢复,但恢复程度与损伤严重程度、血糖控制情况等因素有关。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分为可逆性早期病变和不可逆性晚期病变。 早期糖尿病神经病变通常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感或温度觉异常,此时通过严格控糖、营养神经代谢治疗及改善微循环,部分患者的神经功能可能逐渐恢复。常用药物包括甲钴胺片、硫辛酸注射液、依帕司他片等神经营养修复药物,配合血糖监测和饮食运动管理,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便秘、排尿困难,需针对症状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或调节膀胱功能的药物。 当神经损伤已导致髓鞘结构破坏或轴突变性时,如出现足部溃疡、肌肉萎缩等严重病变,此时神经功能恢复较为困难。长期未控制的血糖会持续损害神经血管,即使后期强化治疗也难以完全逆转。对于痛性神经病变,普瑞巴林胶囊、加巴喷丁胶囊等药物可缓解疼痛但无法修复神经结构。部分患者需通过电生理治疗或手术减压改善症状。 糖尿病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神经病变筛查,包括10克尼龙丝触觉检查、振动觉测试等。日常需保持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避免赤足行走防止足部损伤,出现伤口感染及时就医。维生素B12缺乏者需补充甲钴胺,戒烟限酒以改善神经血供。合并高血压或高脂血症时需同步控制,减少血管内皮损伤对神经的二次伤害。 袁晓勇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