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呼吸道感染如何诊断?
时间:2011-06-2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时间:2011-06-2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一.什么是反复感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分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疾病,一个健康儿童平均每年可患4—6次(平均45天至2个月一次)。通常,咽部以上的呼吸道(鼻、鼻窦、咽和喉等)感染,称为上感。细分为: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当人抵抗力较低时或治疗不及时上呼吸道感染可以沿呼吸道向下蔓延,导致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的炎症等。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以反复不断地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为主要征象,1~2月1次,1年内发病7次左右,患儿平时面色无华、、毛发不荣、肌肉松弛、消瘦或虚胖、动则易汗,或寐则多汗、畏寒恶热,或长期低热、厌食纳少、大便不调,或咽红经久不消、扁桃体肿大等。如果治疗不当或治不及时,容易导致哮喘、心肌炎、关节炎、肾炎等病,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
二、为什么小儿容易得呼吸道感染?
小儿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比较娇嫩,对环境适应能力差,自我保护功能处于低级阶段。例如,小儿鼻腔中没有鼻毛,鼻腔小而短,鼻道窄,血管丰富,当发生感染时,容易发生鼻道堵塞,鼻和耳可通过耳咽管相通,而婴幼儿的耳咽管宽,直而短,呈水平位,当患鼻咽部炎症时,细菌易通过耳咽管引起小儿中耳炎。由于气管、支气管壁的粘液分泌不充分,粘膜干燥,影响了气管粘膜的纤维运动,削弱了纤毛清除进入气管的灰尘、细菌的功能,容易诱发细菌感染。小儿血中抵抗感染的免疫物质不足,也是小儿易患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
三、为什么小儿会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呢?
原因可以分内因与外因两方面:
1、内因:我们曾经提到病毒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病毒可恶之处是它们感染了之后会引起呼吸道上皮的剥脱或坏死,失去完整的粘膜覆盖,使其下组织暴露,为第二次第三次。。。。。。制造机会。其次病毒感染之后,往往影响到免疫系统,引起免疫系统功能的暂时性(大多数)或永久性(极少数)的抑制。到底“暂时”要多长时间虽然还难以确定,但如果在这段“暂时性”免疫力不足的时间内,不注意保护孩子,就很容易使孩子再发生呼吸道感染。而每感染一次,免疫力受到抑制一次,其恢复正常的时间就会拉长,下次感染的机会更容易。
不少家长往往忽略这很重要的一点,在孩子呼吸道感染刚刚好转不几天,便急于送到集体机构去。这样做不但可以把病传给别的孩子反过来,刚好转而未康复的孩子有可能受到别的孩子传过来的感染。此外,长期偏食、挑食,以及耐寒力差的小儿易患呼吸道感染。大气污染对易感呼吸道病也有影响。有报道易感儿血中IgG及IgA等抗体均有下降,但也有认为变化不大。唾液中SIgA水平低下及细胞免疫低下,各地观察基本一致。易感儿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也有降低,如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下降。
2、外因是多方面的,有一点特别提请家长及基层医师们注意,当孩子患急性呼吸道感染时,不要为了急于为孩子退热或减轻咳嗽而轻易使用激素药物,不要为了减少孩子的鼻涕而较长时间地使用扑尔敏、苯海拉明等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四、不同年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哪些?
1、三个月以下婴儿:
发热轻微或无发热。因鼻阻及鼻阻所致的症状较突出。如哭闹不安、张口呼吸、吸吮困难、拒奶、有时伴有呕吐及腹泻。
2、婴幼患儿:
(1)全身毒症状较重,病初突然高热39.5-40℃,持续1-2天,个别达数日,部分患高热同时伴有惊厥;
(2)一般鼻塞、流涕、咳嗽或咽痛等症状较重;
(3)常伴有拒食、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4)体检除发现咽部充血外无其他异常体征。
3、三岁以上患儿
多不发热或低热,个别亦有高热,伴畏寒、头痛、全身酸困、食欲减退,一般上呼吸道的其他症状明显,鼻塞、流涕、喷嚏,声音嘶哑及咽炎等。部分患儿可合并脐周及右下腹疼痛,这种腹痛可能与肠蠕动增强、肠系膜淋巴结炎及肠蛔虫骚动等有关。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指的是喉以下的部位,包括气管、支气管、肺,常见的疾病有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具体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咳嗽、多痰、喘、出气困难、X光胸透检查表现为纹理粗以及肺内有斑片状的阴影等。
五、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如何护理?
1、保持孩子居室的空气新鲜,并有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室温18℃至22℃,湿温60%)。
2、多次适量给孩子饮温开水或淡盐水,以保持呼吸道的湿润,保持口腔卫生,利于痰液咳出。
3、饮食应以易消化、富于维生素和热量为好,但一次不宜吃得过饱。
4、给孩子翻身拍背,帮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吸入温热水蒸气,使痰变稀易于排出,口腔深部的粘痰可用手指或棉棒挖出。
六、小儿呼吸道感染如何预防?
预防孩子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高孩子呼吸道的免疫力,增强孩子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含有各种营养成分。母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免疫细胞、溶菌酶、乳铁蛋白等,有助于增进婴儿抗感染能力。尤其是分娩后最初分泌的初乳,含有丰富的抗体及微量元素,特别是SIGA有助于预防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因此,母乳喂养的小儿一般较少发生伤风感冒。
2、体格锻炼。体格锻炼有利于增强小儿体质,提高对疾病的防御能力。体育活动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进行锻炼;如开窗睡眠,使小儿汲入较冷而新鲜的空气,上呼吸道粘膜,增加呼吸道的抵抗力。待小儿习惯开窗睡眠后,可进一步实行户外睡眠。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用温水洗浴,或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三浴(日光浴、水浴、空气浴)锻炼,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3、.增加营养获得各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助于提高小儿的免疫力。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锌或维生素A,小儿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通过适当饮食调整,增加微量元素锌或维生素A的摄入,或用锌制剂和维生素A丸治疗后,这些小儿的免疫力可明显提高,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4、按时预防接种,如:接种麻疹、百日咳、风疹等的预防针,可有效地提高小儿对这些呼吸道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切断这些呼吸道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流行。上感次数不够,可加下感,反之不可。须观察一年。
七、免疫球蛋白是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一个非常好的药物,为什么不用它来直接注射呢?这样提高免疫力不是更快吗?
有许多病人询问,为什么你不给我直接打一支免疫球蛋白,更快速提高我的免疫功能?现在使用血液制品,我们还是要严格掌握它的指征,因为它是血液里面直接提取的,有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的潜在危险。比如可有感染有些丙肝,乙肝的可能性,虽然也经过严格的检测,但是我们不能完全排除它有存在的可能,所以我们在使用免疫球蛋白的时候,在临床上要严格掌握它的使用指征。一般的情况下,我们应选用又能促进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没有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性)。
医院动态
健康问答
专家科普
医生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