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口腔医院

无痛矫牙,离我们有多远?

时间:2014-04-1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多家长打算在暑假期间为孩子的畸形牙“排排队”,但是,又担心牙齿矫正治疗会有疼痛和不适,致使一部分牙齿不齐的小朋友不敢进行牙齿矫正。确实,在牙齿矫正的不同阶段,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特别是在矫牙治疗初期的分牙和复诊换钢丝后的三天到一周内。这种疼痛很轻,一般是可以忍受的,但也有极个别朋友虽然戴上矫治器,最终因无法忍受矫正之痛而选择放弃治疗。

  有没有好的方法让矫牙疼痛消失或减至最小程度?记者采访了湖北省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正畸二科的彭友俭教授。

  矫牙为什么会痛

  彭友俭教授说,牙齿矫正施力后,牙周膜的血管受到压迫,使血管壁组织体结构障碍,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血管内血压升高,细胞产生组织胺、前列腺素等物质刺激神经,因而产生疼痛。

  在牙齿矫正过程中,多数患者会出现轻微的酸痛感,尤其是在分牙、治疗初期及每次复诊后的3-7天。因为矫正过程中牙齿在骨骼内慢慢移动,牙根受力后其周围的牙周膜、骨质等受压发生改变,产生轻微的疼痛,一般来说疼痛程度与加力大小成正比,由于各人体质不一每个人对疼痛的感受也不同,这是普遍现象。另外,矫治器戴入初期可能出现溃疡,患者可选择舒适度较好的体积较小的迷你型托槽以减轻不适。

  三招缓解矫牙疼痛

  第一招:改良矫治器

  目前,临床矫牙主要采用的是固定矫治器。这是一种高效能矫治器,可使牙齿在三维方向准确移动。最原始的固定矫治器,矫治钢丝粗,力量大,患者感觉到的疼痛也较大。经过正畸医生不断探索,发明了两种轻力而易适应的矫治器即差动直丝弓矫治器和自锁矫治器。这两种矫治器的优点是轻力、摩檫力小,产生的矫治力小,病人的疼痛感减少,舒适度增加。

  第二招:改进矫治方法

  许多经历过牙齿矫正的朋友对“分牙”这一关的痛苦可能记忆犹新。为了安放矫治器,硬生生地把两颗大牙分开,确实痛苦。现在,“分牙”这一治疗程序逐渐在临床淡出,代之以直接粘接矫治器于牙齿上,这样病人的痛苦就大大减少了。

  同时,矫治弓丝和加力方式也在不断改进中,当然这需要矫正医师有爱和丰富的经验。彭教授认为,如果医师自己的牙矫正过,他的体会会更深,会想办法减少患者的不适和痛苦。相同的牙颌畸形,用相同的钢丝,医师的手法不一样,病人的感觉和疗效也不一样。

  第三招:实行“个性化矫正”

  自2003年以来,彭友俭教授在临床上使用了他独创的“个性化矫正理念”,经他治疗的病友大部分感觉疼痛很小或无疼痛。该个性化矫正理念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矫治器的副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的痛苦”。从治疗方案开始到最终的治疗目标,全部个性化。即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个性化的粘接矫治器方法、个性化的矫治器结扎方式、个性化的加力方式、个性化的弓丝设计、个性化的矫治目标。比如,一般情况下,医生给患者戴矫治器均采用一次性全部粘完,彭教授则根据病友的具体情况分次分批的粘上;再说加力方式,采用传统的加力方式,患者会觉得很疼痛,而采用彭教授的个性化的加力方式,病人的矫治力达到最小和最有效,所以大部分病友感觉不到疼痛,这些个性化矫治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牙齿矫正,能完全做到无痛吗?

  彭友俭教授介绍,一般来说,上述方法能将疼痛减少至患者可以承受范围之内,对于个别对疼痛敏感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局部用药减轻疼痛,不过这种方法尚在探索阶段,尚未正式用于临床。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组织2014年国家口腔类别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

2014年度国家医学考试湖北地区口腔类别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于7月5日、6日、12日、13日在我院如期举行。作为湖北省唯一的国家口腔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基地,有来自全省2151名考生参加了考试,其中执业医师考生895人,助理医师考生1256人。此次考试执考考官120名,各类护理、保卫、引导、后勤等考务人员68人,最大程度的保障了考试顺利进行。 考试期间,省卫生计生委书记杨有旺、副主任张瑜、医政处处长朱洪波,省人才中心副主任丁果视察我院考试情况,我院院长边专、书记雷成家、副书记台保军、副院长程勇全程陪同。省主管领导对于我院执考管理、秩序和流程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 7月22日,我院组织召开了2014年度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总结会。考试基地首席考官台保军副书记、考务总负责人程勇副院长、主考官及考务人员均出席参会。会上,领导对今年的考试组织和执考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今年的考试工作进行了整体分析、具体探讨,对明年的考试工作提出了改进方案,进一步优化执业医师考试流程,严格保障国家医学考试的质量。 医务处 2014.7.23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尺神经轻度损伤会痛吗 尺神经轻度损伤的几个症状详述
孙为群
回答: 尺神经轻度损伤可能会出现疼痛,常见症状有手指麻木、手部无力、精细动作困难、肌肉萎缩、肘部内侧疼痛等。 1、手指麻木 尺神经轻度损伤可能导致小指和无名指尺侧麻木,这种麻木感可能持续存在或间歇性出现。尺神经负责支配手部尺侧的感觉,损伤后神经传导受阻,导致感觉异常。患者可能描述为针刺感、蚁走感或手套区域感觉减退。早期麻木可能仅在特定姿势如屈肘时出现,随着损伤加重可能发展为持续性症状。 2、手部无力 尺神经轻度损伤可引起手部握力下降,特别是小指和无名指的屈曲力量减弱。尺神经支配手内在肌群,损伤后影响手指并拢、对掌等功能。患者可能出现持物不稳、拧瓶盖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见爪形手畸形。这种无力感在重复用手活动后可能加重,休息后稍缓解。 3、精细动作困难 尺神经轻度损伤会影响手指的协调性,导致扣纽扣、写字、使用筷子等精细动作完成困难。尺神经支配的手部小肌肉群负责精细运动控制,损伤后肌肉收缩不协调。患者可能表现为动作笨拙、操作速度减慢,部分人会出现手指不自主颤抖。 4、肌肉萎缩 长期尺神经轻度损伤可能导致手部小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表现为手掌尺侧变薄、指间凹陷。肌肉萎缩通常在损伤后数周至数月逐渐显现,与神经营养作用中断有关。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肌肉轻度松弛,后期可见明显体积缩小,但轻度损伤时萎缩程度较轻。 5、肘部内侧疼痛 尺神经在肘管处易受卡压,轻度损伤时可出现肘关节内侧钝痛或刺痛,可能向小指放射。疼痛常在夜间或屈肘时加重,伸直手臂可缓解。肘部触诊可能有Tinel征阳性,即叩击肘管处诱发麻痛感。这种疼痛多与局部神经炎症或微循环障碍有关。 尺神经轻度损伤患者应注意避免肘关节长期屈曲、反复受压等诱因,睡眠时可用护肘保持手臂伸直。工作中需减少重复性手部动作,必要时使用 ergonomic 工具。可进行轻柔的神经滑动练习,如缓慢屈伸腕关节配合肩部外展。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肌肉萎缩,建议尽早就诊手外科或神经科,通过肌电图检查明确损伤程度。营养方面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但治疗需以医生指导的物理治疗或药物干预为主。 孙为群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