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

我院组织召开全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班

时间:2013-09-3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9月29日下午,医务科在医院多媒体教室组织召开全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整治培训班,全院临床科室所有医师和全体药学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会上,首先由陈强副院长介绍了医院近期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现状,并强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要求在日常工作中要深入贯彻本次培训的内容,逐步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医疗安全。随后,由药剂科临床药师盘秀明深入浅出地对卫生部相关文件及预防用药规定进行了剖析,重点介绍了预防用药思路、如何及时诊断感染及临床抗菌药物经验治疗等问题;详细介绍了当前我院可以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强调了预防和治疗时具体使用剂量及注意事项。会后还对全体参会人员进行了有关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考试。

  此次培训进一步推进了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长效管理工作。医院今后将完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制度和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推进医院健康持续发展。

医院动态

更多 >

对口支援精防工作 健康惠民又出新举

11月16日上午,广西脑科医院对口支援荔浦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启动会在荔浦县卫生局会议室召开。至此,由我院提供支持援助的荔浦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将全面启动。 广西脑科医院杨诚副院长在启动仪式上指出,针对目前荔浦县在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及规范管理率均低于国家标准的现状,此项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帮助荔浦县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水平和服务技能,完善基层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强化精神疾病特别是重性精神疾病的规范诊疗和管理,力争使两率达到国家标准,满足群众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 杨诚副院长强调,支援工作范围涉及荔浦县的13个乡镇卫生院和86个村卫生室,任务重、难度大,要求各位专家不怕辛苦,勇于奉献,力争完成各项任务。 荔浦县卫生局杨新全局长、荔浦县卫生局梁凤云副局长、荔浦县13个乡镇卫生院院长及广西脑科医院重性精神病防治办公室黄国光主任、广西脑科医院12名精神病防治专家等参加了启动仪式。 启动会前,我院与荔浦县卫生局已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技术专家小组、应急医疗处置小组及患者帮扶关爱小组,以有序完成此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 推进:走遍13个乡镇86个卫生室 11月15日至18日,广西脑科医院精神病防治专家一行12人分赴荔浦县13个乡镇开展了为期4天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对口支援工作。 听说区脑科医院精神病医疗专家前来义诊,不少乡镇的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早早地赶到了基层卫生院。沿途劳顿的专家们刚下车,当看到许多热切期盼就诊咨询的群众,顾不上休息就立即换上白大褂,投入到义诊活动中,热情地为患者诊断复核,耐心地回答他们的咨询。卫生院义诊结束后,专家们还进村入户,为不能到卫生院就诊的患者看病。 此次活动,专家一行分为四组分赴荔浦县13个乡镇卫生院及86个村卫生室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对口支援工作。共对581例疑似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复核,确诊451例,建档造册录入国家系统421人,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小讲课12次,为780位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教,发放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手册1000余册。 诊疗过程中,医疗专家现场就有关疾病治疗、管理、随访等内容给基层医护人员进行指导,有效的提高了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水平和服务技能,强化了精神疾病特别是重性精神疾病的规范诊疗和管理。 此次对口支援活动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荔浦县在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已由原来的0.97‰提升至2.69‰,规范管理率由42%提升至61%。 我院继此次惠民义诊支援活动后,还将开展系列活动——再一次进村进户排查重性精神病患者、对荔浦县的关锁重性精神病人进行双向转诊住院治疗、在荔浦县举办一期重性精神疾病规范管理培训班、协助荔浦县人民医院培养2-3名精神科医师等,做到进一步发挥我院的专科优势,真正为民惠民。 2013年11月16日下午,广西脑科医院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办公室黄国光主任在荔浦县新坪乡卫生院覃院长带领下,爬山步行近一小时来到石磴村石磴屯,为屯里的精神疾病患者李花花(化名)看诊。 走近李花花家里,一股臭味扑鼻而来,潮湿的房间里,窗户破旧不堪,在灰暗的屋里,有一口锅底剩有粥汤的锈迹斑斑的铁锅,一个陈旧的四方柜子,再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李花花则每天光着脚丫,衣服褴褛的蹲在破旧的木床上,今年45岁的她,瘦瘦的个子,眼神呆滞,由于多年没有与人交流,几乎失去了语言功能。 据村里人介绍,李花花姐弟两人,早年父母亲因病去世,她十五岁挑起了家中的生活重担,靠种田养家糊口,后因弟弟患病,经济更加困难,她就变得精神失常,自言自语、四处乱跑、骂人。因未得到很好的医治,病情加重,到今天就话也不能说了。为防止乱跑、伤人,弟弟要料理田地,只好在半山腰上起了房子将她关住,这一关就将近10年。 经过初步诊断及了解情况后,我院专家联系到其家属,争取家属同意,将尽快把李花花解锁救助到我院接受治疗。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如果伤口肿了怎么办
徐建威
回答: 伤口肿胀可通过冷敷、抬高患处、保持清洁、药物消肿、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伤口肿胀通常由局部炎症反应、细菌感染、淋巴回流受阻、血管损伤、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冷敷 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血流,降低组织代谢率,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适用于受伤后24-48小时内的急性肿胀期。可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敷于肿胀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进行。注意避免冻伤皮肤,糖尿病等周围循环障碍患者慎用。 2、抬高患处 将肿胀部位抬高至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下肢伤口可垫高15-30厘米,上肢可用吊带悬吊。持续抬高效果更佳,睡眠时可用枕头垫高。合并骨折时需先确认固定稳妥再抬高。 3、保持清洁 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轻柔冲洗伤口,清除污染物和分泌物。避免使用酒精、双氧水等刺激性液体。清洗后覆盖无菌敷料,每日更换1-2次。接触伤口前后需洗手,防止细菌感染加重肿胀。动物咬伤等污染严重伤口需彻底清创。 4、药物消肿 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改善微循环,七叶皂苷钠片促进淋巴回流,布洛芬缓释胶囊抗炎镇痛。外用药可选择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或肝素钠软膏。过敏反应引起的肿胀需配合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禁止自行穿刺放液或使用偏方敷贴。 5、就医处理 持续肿胀超过3天、伴随发热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就诊。深部血肿可能需穿刺抽吸,严重感染要切开引流。血管损伤需介入栓塞,淋巴管断裂要显微修复。糖尿病患者出现足部肿胀应排查骨髓炎。过敏反应导致喉头水肿需急诊处理。 伤口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肿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促进组织修复。控制钠盐摄入减少水钠潴留,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毛细血管韧性。戒烟限酒改善微循环,保持患处干燥清洁。定期观察肿胀变化,出现皮肤发黑、剧烈疼痛等异常立即就医。按医嘱复诊评估恢复情况,不可擅自停药或过早拆除固定装置。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