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

“学雷锋”义诊 奉献正能量

时间:2013-03-18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3月16日,由我院内科、外科、妇产科、检验科、精神科等科室的医务人员组成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来到羊角山社区,开展主题为“学习雷锋 奉献他人 提升自己”的义诊活动,为民众及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咨询、量血压、称体重、验血型等服务。

  上午9时许,义诊活动刚刚开始,服务队前就聚集了不少人。“我看到这里写有‘测血压’的服务,就想过来量一下血压,再问一问医生。”一位阿婆告诉护士小罗。“阿婆,您的血压是87至152,血压有些高,您可以到旁边咨询一下我们的内科医生。”测量完血压,护士耐心讲解并为其进一步咨询医生做指引。内三科主任韦玉华副主任医生询问了阿婆的健康状况,得知阿婆患有高血压,而平时没有注意规律用药时,韦医生嘱咐道,像高血压这样的慢性病,要注重规律性地服药,并时常关注血压变化,同时,还交代了一些日常的注意事项……在另一头的验血型处,医务人员在操作的间隙,耐心回答了大家提出的诸如“怎么验得出我是什么血型?”、“验血型能不能查出身体的疾病”等问题。

  在上午的义诊活动中,志愿服务队为80多名民众提供了义诊服务,在这个煦暖的春季,释放着自己的正能量。

医院动态

更多 >

对口支援精防工作 健康惠民又出新举

11月16日上午,广西脑科医院对口支援荔浦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启动会在荔浦县卫生局会议室召开。至此,由我院提供支持援助的荔浦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将全面启动。 广西脑科医院杨诚副院长在启动仪式上指出,针对目前荔浦县在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及规范管理率均低于国家标准的现状,此项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帮助荔浦县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水平和服务技能,完善基层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强化精神疾病特别是重性精神疾病的规范诊疗和管理,力争使两率达到国家标准,满足群众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 杨诚副院长强调,支援工作范围涉及荔浦县的13个乡镇卫生院和86个村卫生室,任务重、难度大,要求各位专家不怕辛苦,勇于奉献,力争完成各项任务。 荔浦县卫生局杨新全局长、荔浦县卫生局梁凤云副局长、荔浦县13个乡镇卫生院院长及广西脑科医院重性精神病防治办公室黄国光主任、广西脑科医院12名精神病防治专家等参加了启动仪式。 启动会前,我院与荔浦县卫生局已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技术专家小组、应急医疗处置小组及患者帮扶关爱小组,以有序完成此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 推进:走遍13个乡镇86个卫生室 11月15日至18日,广西脑科医院精神病防治专家一行12人分赴荔浦县13个乡镇开展了为期4天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对口支援工作。 听说区脑科医院精神病医疗专家前来义诊,不少乡镇的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早早地赶到了基层卫生院。沿途劳顿的专家们刚下车,当看到许多热切期盼就诊咨询的群众,顾不上休息就立即换上白大褂,投入到义诊活动中,热情地为患者诊断复核,耐心地回答他们的咨询。卫生院义诊结束后,专家们还进村入户,为不能到卫生院就诊的患者看病。 此次活动,专家一行分为四组分赴荔浦县13个乡镇卫生院及86个村卫生室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对口支援工作。共对581例疑似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复核,确诊451例,建档造册录入国家系统421人,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小讲课12次,为780位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教,发放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手册1000余册。 诊疗过程中,医疗专家现场就有关疾病治疗、管理、随访等内容给基层医护人员进行指导,有效的提高了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水平和服务技能,强化了精神疾病特别是重性精神疾病的规范诊疗和管理。 此次对口支援活动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荔浦县在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已由原来的0.97‰提升至2.69‰,规范管理率由42%提升至61%。 我院继此次惠民义诊支援活动后,还将开展系列活动——再一次进村进户排查重性精神病患者、对荔浦县的关锁重性精神病人进行双向转诊住院治疗、在荔浦县举办一期重性精神疾病规范管理培训班、协助荔浦县人民医院培养2-3名精神科医师等,做到进一步发挥我院的专科优势,真正为民惠民。 2013年11月16日下午,广西脑科医院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办公室黄国光主任在荔浦县新坪乡卫生院覃院长带领下,爬山步行近一小时来到石磴村石磴屯,为屯里的精神疾病患者李花花(化名)看诊。 走近李花花家里,一股臭味扑鼻而来,潮湿的房间里,窗户破旧不堪,在灰暗的屋里,有一口锅底剩有粥汤的锈迹斑斑的铁锅,一个陈旧的四方柜子,再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李花花则每天光着脚丫,衣服褴褛的蹲在破旧的木床上,今年45岁的她,瘦瘦的个子,眼神呆滞,由于多年没有与人交流,几乎失去了语言功能。 据村里人介绍,李花花姐弟两人,早年父母亲因病去世,她十五岁挑起了家中的生活重担,靠种田养家糊口,后因弟弟患病,经济更加困难,她就变得精神失常,自言自语、四处乱跑、骂人。因未得到很好的医治,病情加重,到今天就话也不能说了。为防止乱跑、伤人,弟弟要料理田地,只好在半山腰上起了房子将她关住,这一关就将近10年。 经过初步诊断及了解情况后,我院专家联系到其家属,争取家属同意,将尽快把李花花解锁救助到我院接受治疗。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萎缩是怎么引起的
邵自强
回答: 脑萎缩可能由遗传因素、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长期酗酒、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脑萎缩通常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步态不稳等症状。 1、遗传因素 部分脑萎缩与遗传基因突变有关,如亨廷顿舞蹈症、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等。这类患者常有家族史,发病年龄较早。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遵医嘱使用改善脑代谢的药物如胞磷胆碱钠片、奥拉西坦胶囊等。 2、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病变会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萎缩。这类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控制危险因素至关重要,需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预防卒中复发。 3、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 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会逐步破坏脑细胞。早期表现为近事遗忘、性格改变,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失语、肢体僵硬。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治疗药物包括多奈哌齐片、美金刚胺片等。 4、长期酗酒 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神经元有直接毒性作用,长期过量饮酒可导致脑体积缩小。患者常伴有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小脑损害表现。戒酒是关键治疗措施,同时需补充B族维生素如甲钴胺片改善神经功能。 5、营养不良 维生素B1缺乏可引发韦尼克脑病,严重时导致不可逆脑萎缩。多见于长期饮食不均衡或胃肠吸收障碍者。需及时通过静脉或口服补充维生素B1注射液、复合维生素B片等,并调整膳食结构。 预防脑萎缩需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脑力活动,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避免头部外伤。饮食上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限制高盐高脂饮食。发现记忆力明显下降或行为异常时应尽早就诊,通过头颅MRI等检查明确诊断。康复训练有助于延缓功能退化,家属应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