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皮肤病医院

控制麻风病的主要问题是早期发现

时间:2012-07-1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目前控制麻风病的主要问题不是诊断和治疗,而是早期发现。

  在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许多病人由于缺乏疾病知识,不能早期就医,造成疾病的延误,一方面造成肢体畸残,另一方面又造成疾病传播,传染他人;一些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也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未能早期识别和诊断麻风,造成疾病诊断治疗延误。因此加强对公众和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可以促进病例的早期发现,对疾病控制非常重要。

  另外,麻风病的宣传教育还应重视消除社会对疾病的偏见,消除病人的心理压力,促进病人自己主动求医。为此卫生部、中国残联、江西省政府等相关领导于日前到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慰问麻风病人,并组派了国家医疗队为麻风病人实施免费麻风畸残矫治手术。

  卫生部、民政部、中国残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近日还联合发文,要求各级政府组织和相关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宣传活动,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唤起全社会对麻风病人的关爱;并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组织医疗队,为麻风畸残者实施矫治手术,发放辅助用具,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紫外线过敏用什么药改善
聂小娟
回答: 紫外线过敏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药物改善。紫外线过敏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光敏性物质接触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灼热感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1、氯雷他定片 氯雷他定片属于第二代抗组胺药,可用于缓解紫外线过敏引起的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症状。该药通过选择性阻断外周H1受体发挥作用,嗜睡等中枢抑制作用较轻。对氯雷他定或辅料过敏者禁用,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2、盐酸西替利嗪片 盐酸西替利嗪片为长效抗组胺药物,适用于紫外线过敏导致的过敏性皮炎、日光性荨麻疹等。其能抑制组胺介导的早期过敏反应,减轻血管扩张和渗出。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妊娠期及12岁以下儿童使用前需咨询医生。 3、糠酸莫米松乳膏 糠酸莫米松乳膏为中效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可改善紫外线过敏引发的皮肤炎症反应。该药具有抗炎、抗过敏及止痒作用,适用于局部皮肤红肿瘙痒症状。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面部及皮肤皱褶处需谨慎应用,使用后可能出现皮肤干燥或灼烧感。 4、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为弱效糖皮质激素药膏,适用于轻度紫外线过敏的局部治疗。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不宜用于破损皮肤,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2周。儿童应在成人监护下使用,避免接触眼睛及其他黏膜部位。 5、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含地塞米松和樟脑等成分,对紫外线过敏伴明显瘙痒者有缓解作用。其中激素成分可抗炎止痒,樟脑具有清凉镇痛效果。皮肤感染部位禁用,用药后可能出现毛囊炎或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需严格遵医嘱控制用药时长。 紫外线过敏患者日常需做好物理防晒,选择UPF50+的防晒衣物及宽檐帽,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强光时段外出。外出前30分钟涂抹广谱防晒霜,每2小时补涂一次。饮食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及深色蔬菜,有助于减轻光敏反应。若出现全身症状或皮损加重,应立即就医进行光斑贴试验等专项检查。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