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河南省首例双动脉根部调转术(DRT)

时间:2014-02-1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通讯员:荣文翰)在正常人的心脏部位,两大血管主动脉与肺动脉分别与左心室与右心室相连,将血液引流至全身。如果两大血管与心脏错误连接,即主动脉与右心室相连,肺动脉与左心室相连,则构成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即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将会引起患者全身缺氧,进而导致各脏器衰竭死亡。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这样的婴儿诞生,很多儿童无治身亡。截止目前,累积生存的患儿仅有10万人左右。其中部分患者合并肺动脉瓣狭窄,造成左心室内血液流入肺动脉时受阻,加重全身缺氧,病情更重。该病变之前在河南省内无一种根治的办法,常规治疗方法是通过心内改道心外架桥的办法,校正大动脉转位,但由于人工管道不具有生长能力,很多患者需要进行二次手术,不仅费用较大,而且死亡率高。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外科三病区杨斌主任认真研究了这类患者的解剖,在他多年心脏外科基础上,结合国际先进经验,提出了应用大动脉根部调转术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合并肺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并成功实施了手术。该手术方法为将错误连接的两大血管连同其根部完全切下后移植于正常的心室上,即将主动脉根部移植于左心室上,而将肺动脉移植于右心室上,调转了错误连接的两大血管根部,同时移植冠状动脉,从而彻底根治该病,手术非常复杂,技术要求很高,但近远期疗效良好。可以说它代表了现今心脏外科的最高水平。

  有个1岁7月大的幼儿,出生后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平素易患感冒、肺炎,多次住院治疗,药物疗效差,预后不良。其父母慕名携患儿找到心外三病区杨斌主任,杨斌认真研究患儿资料后,认为该患者正是上述手术治疗的适应征,应患者要求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共进行7小时,术后心率血压正常,病人一般状况好,现已出院,逐渐恢复正常生活。据杨斌介绍,该手术的最佳时机是一至二岁,患这种疾病的孩子一般出生后就有紫绀,口唇甚至全身青紫,爱哭闹,易激怒,喂养困难。

  该项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河南省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水平,到达了国际先进水平,有利于省内复杂先心病手术的进一步开展。

  大动脉转位合并肺动脉瓣狭窄,是世界性的治疗难题,以往外科手术以姑息手术或外管道治疗为主,患儿术后可能面临着多次手术,远期生活质量差,且面临多次手术风险,并发症及死亡率高。2004年北京阜外医院在国际上创新性的提出“双动脉根部调转手术” (DRT)治疗合并左室流出道梗阻的大动脉转位。该术式有效解除了左室流出道梗阻,最大程度上保护了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的功能,减轻瓣膜反流,且自体肺动脉瓣的潜在生长性又满足了患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二次手术。该技术已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和好评并已推广应用,是心外科领域第一个中国人自己创建并自行命名的创新术式。 

医院动态

更多 >

拓展医疗服务能力 惠及群众健康

拓展医疗服务能力 惠及群众健康 郑州州市明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开业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东住院部建成开诊 近日,位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大街的郑州明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原址新建后,已经正式投入使用。 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领办,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以预防和治疗慢性病、老年病常见病为主,以中医药特色资源为优势,中西医结合护航社区百姓健康,成为群众的健康家园。 据了解,明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原址建成后,在原有的基础设施上添置了大批医疗设备,增配了中医诊室、围产保健科、彩超室、放射、检验自动生化仪等科室配置,就医环境、医疗设施等方面均有较大改善,可更好地满足辖区百姓的医疗需求。 此外,同时投入使用的还有位于同址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东住院部,开设有神经内科、消化内科、普内内分泌科、呼吸内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等病区,先进的设备,优美的环境,不仅缓解了其本部院区住院床位紧张问题,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