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

神经内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甘肃省武威医学科学院神经内科始建于2013年1月14日,全科工作人员15人,其中4名医生均为大学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一名,主治医师一名,住院医师3名,护理部1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护士4名。科设住院部六楼。


一、医疗环境:

本病区医疗环境优美,病床有三人间、四人间、六人间均有坐式卫生间,电视、电话、沙发,适用于行动不便患者住院治疗,供暖期长。科内有专用活动室及康复理疗器材。

二、诊疗范围:

1、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供血不足、高血压脑病。

2、神经官能症(胃肠、心脏神经官能症)

3、失眠(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障碍)

4、CT引导下颅内血肿清除术

5、C型臂引导下全脑血管造影术

6、周围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偏侧面肌痉挛、多发性神经病变、多发性神经根炎、未梢神经炎。

7、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

8、各类癫痫。

9、神经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周期性麻痹。

10、中枢及周围神经康复。

11、各种老年性疾病的治疗及康复。

三、服务承诺:

全科医务人员的医疗宗旨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忠于职守、文明行医、开拓进取、勇于奉献、绿色环境、以人为本、病人至上、质量为本。我们的努力使为了对生命的尊重,病人的满意是我们永远的追求。以最小的医疗花费,创最佳的医疗效果,是我们神经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承诺。

四、临床科研:

自建科以来,本专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奉行人道、治病救人、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协同攻关、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先后在专业期刊《中国综合医学杂志》、《中国误诊学杂志》、《神经医学全科杂志》、《卫生职业教育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篇,并开展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置换疗法,全脑血管造影诊断脑血管疾病,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大面积脑梗塞死亡原因分析等新技术、新疗法,为本科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证。

五、诊疗效果:

本科以“病人至上,质量为本”的原则,对每位患者做到热情接待、细心询问、耐心讲解、主动帮助、亲切迎送、合理检查、规范治疗、力求以最少的花费,创最佳的疗效,使本专业疾病的诊断及治愈将达95%以上。

六、技术专长:

本科可开展全脑血管造影诊断:治疗各种类型癫痫、微创术治疗脑出血、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等技术。

本科现有亚低温治疗仪、锥颅钻、中频治疗仪、针灸辅助治疗仪等;适用于各种心脑血管病的辅助治疗及康复治疗,可明显缩短疗程及减少用药,明显提高脑出血及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及肌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重度颅脑损伤能恢复吗 四个方法恢复重度颅脑损伤
孙为群
回答: 重度颅脑损伤可通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高压氧治疗四个方法恢复。重度颅脑损伤通常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暴力击打、脑血管意外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意识障碍、肢体瘫痪、语言功能障碍等症状。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重度颅脑损伤急性期的重要干预手段,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开颅血肿清除术适用于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等占位性病变,通过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去骨瓣减压术通过扩大颅腔容积缓解脑组织受压,适用于严重脑水肿患者。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贯穿重度颅脑损伤恢复全过程,常用药物包括甘露醇注射液、胞磷胆碱钠胶囊、奥拉西坦注射液等。甘露醇注射液通过渗透性脱水降低颅内压,胞磷胆碱钠胶囊促进脑细胞代谢修复,奥拉西坦注射液改善脑微循环和认知功能。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监测电解质平衡及肝肾功能。 3、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对恢复神经功能缺损至关重要,包括运动功能训练、言语吞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等。运动功能训练通过被动关节活动、平衡训练等改善肢体瘫痪,言语吞咽训练针对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进行针对性练习,认知功能训练通过记忆、注意力等训练促进高级皮层功能恢复。康复训练需早期介入并长期坚持。 4、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通过提高血氧分压促进脑组织修复,适用于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治疗在高压氧舱内进行,通过增加溶解氧改善脑细胞缺氧状态,促进神经细胞再生和侧支循环建立。需配合其他康复手段综合治疗,治疗过程中需注意氧中毒等不良反应的预防。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需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家属应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定期翻身预防压疮,保持呼吸道通畅。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情绪障碍,需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定期复查头颅CT或MRI评估恢复情况,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循序渐进恢复社会功能。 孙为群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