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人民医院

小儿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小儿科分为小儿一科和小儿二科。小儿一科为昌邑市重点学科,全市小儿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保健中心。现有医护人员20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医师3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5名,护士2名;硕士研究生2名。设置床位38张。医护人员先后多次到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山东省立医院、山大齐鲁医院等全国著名医院、研究所进修学习。配备早产儿培育箱、蓝光箱、CPAP呼吸机、儿童心电监护仪、新生儿心电监护仪、经皮胆红素测定仪、输液泵、百瑞压缩机等先进医疗设备。病房环境优雅、舒适,有经验丰富、操作熟练的医护工作人员24小时全天候为患儿提供诊疗服务。
小儿科以小儿内科疾病的诊治为重点,进一步拓展到儿童保健、教学科研等工作领域。主要开展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治疗和危重症的抢救,并在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护理,喘憋性肺炎的抢救,小儿哮喘病的治疗,小儿肾病综合症,病毒性心肌炎,颅内感染的预防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完成了小儿缺铁性贫血调查、参脉注射液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应用观察、小儿喘息性疾病的早期干扰等科研项目并获奖。
小儿二科为昌邑市重点学科,全市小儿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保健中心。现有医护人员21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4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4名,护士4名;硕士研究生1名。现任主任张玉梅,副主任医师,学士学位,在三甲医院从事儿科临床及教学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儿科临床经验。设有儿科门急诊、儿科病房、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病房现设床位38张,其中新生儿床位6张。具有呼吸、神经、消化、心血管、肾脏、内分泌、风湿与免疫、儿童保健、新生儿等多个二级专业,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如新生儿疾病包括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系统包括哮喘、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急性喉炎;消化系统包括腹泻病、急慢性胃炎;心血管系统包括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泌尿系统包括泌尿系感染、急慢性肾炎、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神经系统包括病毒性脑炎,热性惊厥、小儿癫痫;血液系统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儿贫血等疾病均具备较强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并提供小儿各种疾病及生长发育知识的咨询服务。
科室开展了小儿头皮针技术、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股静脉穿刺术、简易黄疸检测、微量元素检测、血铅检测、免疫功能检查、泵吸技术、静脉置管技术等。病房配备了新生儿黄疸测定仪、小儿无痛皮试仪,CPAP,多功能新生儿暖箱,小儿和新生儿心电监护仪、进口雾化器、进口静脉输液泵等先进医疗设备,并具有雄厚的技术优势。深化阳光服务精神,打造温馨儿科病房,用我们的爱心、耐心、责任心,呵护每一个宝宝的健康是我们小儿二科的服务宗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重症医学科成功开展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技术

近日,我院重症医学科成功开展3例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均恢复良好,现已全部痊愈出院。 这3例患者心电图检查均示急性心肌梗死,经冠脉造影证实分别为旋支、前降支及右冠脉100%闭塞,前向血流TIMI 0级,均给予实现血管再通,球囊扩张,支架植入,造影显示病变血管无狭窄,前向血流TIMI3级,手术均顺利完成。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的主要危重症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发病率日益增高。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主要采用保守疗法,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日益成熟。通过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有效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大幅降低,术后恢复快,患者生活质量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已是临床指南推荐的首选的治疗手段。 重症医学科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技术的成功开展,为我院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上又增添了一项新的技术,使我院的诊疗技术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