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中医院

糖尿病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糖尿病科以主任医师、教授,济宁市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山东省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王志同为学科带头人的糖尿病科,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最新理念,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得到2006年全国糖尿病专题高层论坛会的高度关注,2002年就通过山东省中医管理局的评审,确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医专科。糖尿病科学科建设完善、专业梯队合理、技术力量雄厚、临床疗效突出,在鲁西南一带享有较高声誉,年门诊量超过10000人次,年出院病人600余人次。

糖尿病科努力发挥中医优势,突出专科特色,坚持走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发展的路子,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研制开发了系列纯中药制剂,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7项,获济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目前,科内有协定中药处方双降汤1-8号,协定中西医结合输液配方活血1-5号、消酮1-2号、神经病变1-2号,纯中药制剂3个:双降丸胶囊、川乌合剂、灵芝胶囊。专方、专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受到了广大糖尿病患者的欢迎。特别是2005年3月,糖尿病科在全省率先开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目前已成功治疗患者40余例,均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经过潜心研究和不断总结,糖尿病专科对干细胞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有较深的认识,对干细胞的动员和采集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部分成果在2006年6月“全国糖尿病足暨自体干细胞移植学术论坛”会上,得到了参会专家的高度认同和关注。

糖尿病科在2006年8月,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糖尿病科在全国首次开展了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新技术,现经过1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接受移植的患者病情较移植前明显好转,血糖平稳下降,胰岛功能检测明显升高,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用量大幅减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首例患者接受移植治疗已半年余,移植前后标准馒头餐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检测对比,C肽由移植前1小时、2小时“测不到”,移植后结果:1小时1531.1Pmol/L,2小时1090.9Pmol/L(正常结果348.6?1188Pmol/L)。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临床根治糖尿病带来了希望。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济宁市中医院全自动智能中药房深受患者好评

随着中医药学的普及以及国家对中医发展政策的扶持,越来越多的患者认识到中医药在防病治病方面的特色优势,有病选择看中医的患者持续增加。然而,取中药等候时间过长、煎药、保存、携带不方便等成为患者最为顾虑的问题。 近日,济宁市中医院引进并启用全自动智能化中药房——中药颗粒自动发药机,该机配药准确、高效、智能、规范化等特点有效解决了患者的顾虑。 据介绍,中药颗粒自动发药机具有多种功能,是集先进的控制技术、网络技术于一体,以独特方式计量各味中药,常规7副中药最多用3分钟的时间就可以配方完毕,大大缩短病员的等候时间;药品从取杯到最后封装成盒,都是在自动发药机中完成,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人工干预,不受任何污染;系统配好的药品,每副中药独立密封包装在一个药杯内,经过冲泡便可服用,免去不便携带及煎药的麻烦;能自动识别中药配伍禁忌,处方用药能随症加减,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原理;操作简单可靠,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可对中药、处方及发药机进行管理,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只需一名发药人员即可完成所有操作。 该机器的引进,标志着市中医院在中医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翻开了新的一页,据统计,自5月启动自动颗粒摆药机以来,已有3200余人次选择自动配药颗粒剂型,深受患者好评。今年以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医院克服多种困难,不断引进先进医疗设备,为广大患者解难题、办好事、办实事,软件硬件两手抓,医院中医药整体服务能力明显提高,获得良好的社会美誉度及群众信赖度。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是怎么造成的
邵自强
回答: 脑梗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血液高凝状态、血管炎等因素引起。脑梗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可能表现为突发偏瘫、言语障碍、意识模糊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遵医嘱进行溶栓、抗凝或手术治疗。 1、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可能导致脑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形成斑块,逐渐阻塞血管腔。这类患者常伴有头晕、短暂性肢体无力等先兆症状。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稳定斑块。 2、心源性栓塞 房颤、心脏瓣膜病等疾病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脱落后随血流阻塞脑动脉。此类脑梗起病急骤,多伴有心悸、胸闷等心脏症状。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抗凝药物,严重者需行左心耳封堵术。 3、小动脉闭塞 长期吸烟或高血压可导致脑内微小动脉玻璃样变,管腔狭窄闭塞。常见于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表现为单纯运动或感觉障碍。治疗以控制血压为主,可选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 4、血液高凝状态 恶性肿瘤、妊娠或遗传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这类患者易反复发生血栓,需检测凝血功能,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栓塞。 5、血管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可引发血管壁炎症性增厚。患者多伴有发热、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需通过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预防脑梗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房颤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抗凝。出现突发性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溶栓治疗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康复期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