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人民医院

麻醉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金乡人民医院麻醉科,即手术室,于1988年4月正式成立,在历届科主任的带领下,近十年来麻醉科经历了一个跨越式发展时期,科室规模不断扩大,手术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业务范围不断延伸,在临床麻醉、科研教学、科室管理、人才培养、品牌塑造等各个领域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1999年开展心脏手术麻醉,1992年开设疼痛门诊。麻醉科已发展为医院特色专科之一。2010年全年麻醉手术量达到12116台。现有麻醉医师1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

临床麻醉

麻醉科拥有各类手术间共11间。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现代化麻醉设备和先进的麻醉技术,配备有各种国内外先进的麻醉机、生命体征监护仪、气体监测仪、血气电解质分析仪、光导纤维支气管镜、液体加温仪、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机、C臂X光机、超激光治疗仪等设备。现能够完成包括心脏手术(婴幼儿复杂先心病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心脏冠脉搭桥手术,全主动脉弓置换手术)等国内外各种疑难危重手术的麻醉工作。在国内率先开展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率先致力于建设无痛医院。在鲁西南率先开展全凭静脉靶控输注(TCI)麻醉、新型麻醉新药—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在临床中的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喉罩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等多项麻醉学技术。高质量的麻醉和术中管理水平为医院各种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安全保障,极大地推动和保障了全院外科学的进步。

科室除保障手术期间的麻醉安全及治疗慢性疼痛疾病的同时,还承担医院危重病人抢救治疗和复苏、术后镇痛、分娩镇痛及门诊无痛检查与治疗等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多无痛的医疗技术,旨在向全面建设“无痛医院”迈进。

科研教学

麻科室长期坚持每天早交班,实习生、进行大病历、麻醉计划和麻醉小结汇报,科内资深麻醉医师每周为学生们进行专业授课,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实习医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和考核制度。

麻醉科大力推进科研工作,弘扬科研创新精神,在科研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近5年来在国内外各种医学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科室管理

为加强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科室建立与完善各项工作规章制度,规范临床工作程序,建立临床路径和麻醉操作常规,实现科室麻醉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有序化和特色化管理,有力地保障了麻醉质量和麻醉安全性。并实行科主任巡回制。麻醉科做到了麻醉期间麻醉医师不离开病人一秒钟,麻醉医师真正成为患者生命的守护神。12年来我科麻醉相关死亡率为零,超过发达国家水平。

人才培养

学科的发展需要一个优秀的人才梯队。科室注重年轻医师业务、科研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在科内营造出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的良好氛围,积极为他们搭建接受更高层次继续教育的平台,推荐他们到国家级医院进修学习。定期派出年轻医师参加各种级别的学术会议,这些举措极大促进了青年医师的学习热情,有助于他们了解世界上麻醉学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开阔视野,提高创新意识。麻醉科现已拥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青年医师。

办公电话:0537-8706508 0537-8702716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八一”前夕慰问消防队官兵

    7月29日,值“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我院党委书记肖玉振、副书记邱钦环、纪检书记常洪哲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一行四人来到县消防大队看望慰问武警消防官兵,并为他们送去了健康查体卡,以期全体消防官兵能够以健康的体魄、昂扬的斗志来保护全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代表全院干部职工向官兵们送去了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 慰问中,医院负责同志详细了解了驻地官兵执勤、训练、生活等情况,并对县消防大队多年来对该院消防工作的关心支持和悉心指导表示了衷心感谢,对消防官兵舍小家、顾大家,始终坚守在一线的敬业奉献精神表示了敬意。消防大队官兵对医院领导的慰问表示感谢,对医院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表示赞赏。随后,双方还就军民共建工作交流了意见,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沟通与交流,共同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常见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
高云
回答: 心力衰竭通常由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的临床综合征,可能与心肌损伤、心脏负荷过重、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常伴随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接受规范治疗。 1、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左心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增加心脏后负荷。当左心室舒张功能下降时,可能引发左心衰竭,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常用降压药物包括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盐酸贝那普利片等,需配合低盐饮食和规律监测血压。 2、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和收缩功能减退。急性心肌梗死或慢性缺血均可发展为心力衰竭,典型症状为胸痛伴气促。治疗需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辅以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改善心肌供血,严重者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3、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或肥厚型心肌病可直接损害心肌收缩力,与遗传、病毒感染、酒精滥用等因素相关。患者可能出现端坐呼吸、下肢水肿及心律失常。药物选择包括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螺内酯片、地高辛片等,终末期需考虑心脏移植。 4、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疾病会增加心脏做功负荷,长期可致心腔扩大和泵血功能衰竭。听诊可闻及特征性杂音,超声心动图能明确诊断。轻中度患者可用呋塞米片减轻水肿,重度需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 5、心律失常 持续性房颤或室性心动过速会降低心脏输出效率,尤其合并基础心脏病时更易诱发心力衰竭。患者常有心悸、头晕表现,需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盐酸胺碘酮片控制心律,必要时行射频消融术。动态心电图监测对评估病情至关重要。 心力衰竭患者应严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剧烈运动但需保持适度步行锻炼。监测每日体重变化,若3天内增加2公斤需警惕水肿加重。遵医嘱规律服药,禁止擅自调整剂量。出现夜间不能平卧、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左心衰表现时,须立即急诊救治。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和BNP指标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