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钢医院

康复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康复医学科是以中医针灸,推拿等为主要特色的康复专科,目前拥有国内先进的生物电反馈治疗仪,减重训练系统,微波,短波,超短波及低频,中频,高频电疗设备等,拥有独立间隔的治疗室20余间,每日可接纳百余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同时,科室住院部病床10张,能满足不同类型患者的需求,,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3人,主管技师2人,目前已逐步开展了物理治疗,作业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穴位注射,中药熏蒸,中药外敷,蜡疗,火罐,刮痧,督灸治疗等治疗手段,对颈肩腰腿痛,中风,颅脑外伤,脊髓损伤等疾病的康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康复医学科特色诊疗:中国传统康复治疗:针灸,推拿,拔罐等;运动治疗:有氧训练,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训练,协调训练,步行训练,轮椅训练,牵张训练等;理疗:生物电反馈治疗仪,减重训练系统,微波治疗仪,短波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低频电疗,中频电疗,高频电疗,超声治疗,蜡疗,光疗,磁疗,生物反馈治疗等;作业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压力治疗等;牵引治疗:颈椎和腰椎牵引疗法;评定与治疗:言语和吞咽障碍的评定与治疗;运动控制障碍的系列治疗:手法,训练等;注射治疗:穴位注射,神经阻滞治疗,局部封闭,骶管封闭,关节腔注射等;康复评定:三维步态分析和动态肌电图,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心电运动试验,红外热像图,平衡能力测定,高级脑功能测定,脑循环测定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
曲中玉
回答: 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感染、尿路损伤、肠管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子宫切除手术是妇科常见手术,适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需密切观察并积极处理。 1、出血 子宫切除手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术中出血多与手术操作有关,术后出血可能与血管结扎不牢固或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出血量较大时可导致休克,需及时输血或再次手术止血。术后应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止血药物。 2、感染 子宫切除术后可能发生切口感染、盆腔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表现为发热、切口红肿渗液、下腹痛等症状。感染多由术中污染或术后护理不当引起。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可降低感染风险。术后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遵医嘱按时换药,出现感染症状及时就医。 3、尿路损伤 子宫与膀胱、输尿管解剖关系密切,手术中可能误伤膀胱或输尿管,导致尿瘘或排尿困难。术中精细操作可降低损伤风险,一旦发生需及时修补。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尿失禁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查,可进行膀胱训练或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4、肠管损伤 子宫与直肠相邻,手术中可能损伤肠管,导致肠瘘或肠梗阻。术中仔细分离可避免损伤,一旦发生需及时修补。术后出现腹胀、排便困难或肛门停止等症状时应警惕肠管损伤,需禁食并就医处理。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多潘立酮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5、深静脉血栓形成 子宫切除术后卧床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高龄、肥胖、长期卧床者风险较高。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穿弹力袜可预防血栓形成。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 子宫切除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术后1-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切口愈合。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预防盆底功能障碍。定期复查,出现发热、异常阴道出血、持续排尿排便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恢复。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