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眼科医院

角膜病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角膜病科是山西省首批重点学科,也是全省唯一的角膜病专业学组,设有专家和专科门诊,并附设有细胞学检查室及眼库,眼库建于1998年,开展了新鲜角膜材料的湿房保存、营养液保存、全眼球冷冻保存、分子筛干燥保存及角膜板层材料、羊膜和巩膜的甘油保存等。

角膜病科现有主任医师两名,副主任医师三名,博士研究生两名,硕士研究生两名。

角膜病科开展了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各类手术,包括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自转角膜移植术、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各类治疗性角膜板层移植术,并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晶体囊膜角膜层间植入术等。近年来又开展了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板层移植联合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角膜血管性瘢痕、角膜层间灼烙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泪点栓子植入术治疗干眼症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体外培养治疗角膜血管性瘢痕等手术,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在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长足的进展,通过细胞学、病原学及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检查,可对各种类型的角膜炎进行较为准确的诊断及治疗,并在省内开展了环孢霉素A治疗早期蚕蚀性角膜溃疡及类风湿关节炎所致边缘性角膜溃疡,不仅挽救了病人的视力,而且免去了手术之痛苦;近年来又研究探讨了儿童泡性角膜炎的发病机理及治疗原则,解决了多年来一直难以解决的复发问题。

角膜病科多年来在省级国家级杂志上共发表论文50余篇,五项研科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两项;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一项,山西省自然基金一项,山西省攻关项目四项,山西省卫生攻关三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糖尿病引起神经受损可以恢复吗
袁晓勇
回答: 糖尿病引起的神经受损部分情况下可以恢复,但恢复程度与损伤严重程度、血糖控制情况等因素有关。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分为可逆性早期病变和不可逆性晚期病变。 早期糖尿病神经病变通常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感或温度觉异常,此时通过严格控糖、营养神经代谢治疗及改善微循环,部分患者的神经功能可能逐渐恢复。常用药物包括甲钴胺片、硫辛酸注射液、依帕司他片等神经营养修复药物,配合血糖监测和饮食运动管理,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便秘、排尿困难,需针对症状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或调节膀胱功能的药物。 当神经损伤已导致髓鞘结构破坏或轴突变性时,如出现足部溃疡、肌肉萎缩等严重病变,此时神经功能恢复较为困难。长期未控制的血糖会持续损害神经血管,即使后期强化治疗也难以完全逆转。对于痛性神经病变,普瑞巴林胶囊、加巴喷丁胶囊等药物可缓解疼痛但无法修复神经结构。部分患者需通过电生理治疗或手术减压改善症状。 糖尿病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神经病变筛查,包括10克尼龙丝触觉检查、振动觉测试等。日常需保持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避免赤足行走防止足部损伤,出现伤口感染及时就医。维生素B12缺乏者需补充甲钴胺,戒烟限酒以改善神经血供。合并高血压或高脂血症时需同步控制,减少血管内皮损伤对神经的二次伤害。 袁晓勇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