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神经科是医院的特色学科之一,是在朱建民院长的正确领导下成立于2005年。当初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是相互独立的学科。2011年9月为了业务的拓展、方便患者就医、提升医疗质量,医院将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合并成立神经科。科室现有职工28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5人,医学博士4人,其中留美博士后1人,医学硕士3人,博士生导师1人。现任神经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为席刚明教授、主任医师。

神经科由病房(内设卒中单元)、门诊(专家门诊、普通门诊)、神经科急诊(绿色通道)、功能室(肌电图、脑电图、经颅多普勒、眩晕诊疗中心等)、DSA室等组成,并依托于中科院上海分院成立了神经精神疾病研究中心。病房位于2号楼9楼和10楼,开设病床102张。9楼为卒中单元,拥有神经重症监护室(NSICU)、神经康复室以及绿色通道。10楼为普通病房。神经科拥有颅内压及脑温动态监护仪、颅脑降温抢救(监护)综合治疗仪、震颤除痰仪、呼吸机、脑电监护、多功能心电监护仪、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等救治必要的仪器。门诊位于门诊大楼3楼,包括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常年向社会开放,节假日不休息。功能室位于门诊大楼5楼,拥有经颅多普勒(TCD)、脑电图(EEG)、肌电图(EMG)、眩晕类疾病诊疗仪(VNG)、心理测试、智能测试等检查设备。同时医院拥有3.0T MRI、64排螺旋CT、高压氧舱等高端设备,完全可满足各类神经、精神疾病的辅助诊断、治疗需要。导管室拥有大平板DSA机,可满足各种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神经科的核心技术为: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定向软通道”脑出血救治技术、眩晕类疾病的诊疗技术等。

神经科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科研课题27项,有260余篇高质量论著发表,其中27篇被SCI收录。作为副主编著书一部。获重大科技成果15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发明专利5项。在临床、科研的同时,还肩负着培养新疆医科大学硕、博士研究生工作。承担着上海市全科医师及住院医师的培训任务,负责南通医学院及江苏大学医学院的教学任务。

神经科研究目标:瞄准边缘学科,重点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包括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成形术、脑动脉瘤栓塞术、脑梗死超早期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术、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窦内置管溶栓术等);高血压脑出血“定向软通道”救治技术(尤其是脑深部小血肿置管引流术);眩晕类疾病诊断治疗等方面形成区域特色,并得到一批有原创性的科技成果。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上海市市长杨雄一行调研上海科技大学

9月2日下午,在上海科技大学即将迎来首届本科生之际,上海市市长杨雄率副市长翁铁慧,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李逸平,市政府副秘书长宗明,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孙继伟等市领导以及各相关委、办、局负责人来到上科大张江校区进行调研。 杨雄一行首先考察了校园建设工地和两栋已通过验收的本科生宿舍楼,上科大首届208名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将于9月底入住这里。随后,杨雄一行来到位于海科路100号的教学区,视察了科研楼4楼物质学院和3楼生命学院的实验室,并与在场的上科大新聘教授和科研人员亲切交谈。 在调研座谈会上,上科大校长江绵恒、副校长兼教务长印杰、副校长华仁长向市领导汇报了学校整体发展和校园建设进展情况。杨雄在听取情况汇报后指出,在短短的几年里,上科大边建设、边办学,在现代大学治理结构探索、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科学研究等各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实质性进展,其发展方向和态势完全符合创办这所学校的初衷和理念,充分说明上海市当年做出的与中科院合作共建上科大的决策是正确的。当前上海市正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在上海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本市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市对于上科大寄予很大的期望,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上科大进行大胆探索,期望上科大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争做上海创建科技创新中心的一支主力军,为上海和国家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当天,杨雄一行还考察了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杨雄一行认真听取中心有关科研和产业发展情况的介绍,表示上海将全力支持中心服务国家战略,加大科研创新。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