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核医学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我院核医学科建科于1976年,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先进的设备和高素质技术队伍,是保定市核医学专业检查项目最全,集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
  专业特色:
  诊断方面:SPECT各系统功能显像及多项体内微量物质的检测。
  SPECT显像诊断
  1.肺显像:用于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具有安全、灵敏度高的特点。
  2.全身骨显像:多发骨转移的早期诊断,癌细胞侵润后先有代谢、血流改变,即在结构改变之前即可被发现,且可一次性完成全身显像;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缺血期)诊断;早期判断移植骨是否成活(术后1周)有独特的价值;股骨头置换术后观察有无假体松动、感染等;结构复杂处的X-线难以发现的细小骨折、疲劳骨折的诊断;骨髓炎的早期(炎症充血期)诊断等。
  3.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梗伴周围缺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了解分肾的血流、功能、上尿路通畅情况,定性定量的表示出来,用于诊断及治疗后的疗效观察。
  5.甲状腺结节的功能、性质的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6. 异位甲状腺的诊断及功能性甲状腺癌转移灶寻找。
  7.肝血管瘤定性诊断等。
  体外免疫分析包括:甲状腺功能测定、内分泌激素测定、垂体激素测定、肾功能检测、胰岛功能及抗体测定等。
  治疗方面
  1.131碘治疗甲亢:我科具有门诊?检查?治疗一条龙服务,131碘治疗甲亢方法简单不需住院,安全无痛苦、副作用小、花费少,一次治疗好转率85%。
  2. 131碘治疗功能性甲状腺癌:甲状腺癌大部切除术后,乳头状癌62.7%~87%患者的残留甲状腺组织内和90%患者同侧颈淋巴结有镜下的微小癌灶或转移灶,可通过131碘发射的ß-射线,去除残余甲状腺组织的同时,也消除了隐匿在残留甲状腺组织中的微小癌灶,降低甲状腺癌复发率和转移的发生。
  3.153Sm/89Sr治疗多发骨转移癌:镇痛时间长,一次注射有效时间为1-6个月,可隔月使用,能有效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可使部分骨转移灶缩小或消失。
  4.其它:云克(99Tc-MDP)治疗类风湿、风湿及强直性脊柱炎等,方法简单、疗效肯定。
  核医学科现有医技人员10人,其中医师4人,技师6人。研究生2人、在读研究生2人,本科学历3人。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分别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院、省人民医院、北京海军总院、协和医院核医学科进修学习。副主任技师1人,主管技师4人。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咽喉部有异物,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
何海贤
回答: 咽喉部有异物感且难以咳出或咽下,可能是慢性咽炎、反流性咽喉炎、咽喉部新生物等疾病的表现。常见原因包括咽喉黏膜慢性炎症刺激、胃酸反流刺激、局部增生性病变等,可通过喉镜检查明确诊断。 1、慢性咽炎 长期吸烟、空气污染或过度用嗓可能导致咽喉黏膜慢性充血,表现为咽干咽痒、异物感明显。治疗需戒烟并避免辛辣食物,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硼砂含漱液、银黄含片或西地碘含片缓解症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有助于减轻黏膜水肿。 2、反流性咽喉炎 胃酸反流刺激咽喉部可引起持续异物感,常伴烧心、晨起声嘶。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度,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抑酸药物。反流控制后症状多可缓解。 3、咽喉部新生物 会厌囊肿、声带息肉等增生性病变可能造成阻塞感,喉镜检查可明确诊断。较小囊肿可观察,较大息肉需行支撑喉镜下切除术。术后需禁声1-2周,避免复发。 4、精神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可能引发功能性咽喉异感症,表现为反复清嗓动作但无器质性病变。心理疏导联合谷维素片、甲钴胺片等神经营养药物可能改善症状。冥想训练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 5、颈椎病变 颈椎退变可能压迫颈神经丛,引发咽喉部牵涉性异物感,多伴颈部僵硬。颈椎MRI可辅助诊断,物理治疗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严重者需颈椎牵引治疗。 日常应保持室内湿度40%-60%,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避免用力清嗓。若症状持续2周不缓解或出现吞咽疼痛、声音嘶哑、体重下降等警示症状,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排除恶性肿瘤。咽喉异物感患者建议记录症状发作时间与饮食关联性,帮助医生判断病因。 何海贤主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