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风湿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上海中医药大学A级专科。目前有专科医师7名,硕博士比达87.5%,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1名。科主任薛鸾担任--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疼痛医师协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循证委员会委员等职。

风湿科主要诊治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血管炎、炎性肌病、痛风性关节炎、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多种风湿病,制定了常见风湿病的中西医诊疗常规,开设了充足的风湿病专科门诊服务患者。风湿免疫科以“中西结合、整体治疗”为医疗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风湿科中西结合、个体化治疗关节病: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各种关节炎,通过个体化灵活使用传统抗风湿药物以及先进的生物制剂,联合使用中药内服汤剂和外治法,可明显缓解腰背疼痛、关节肿痛、晨僵等症状,恢复关节功能,防止身体关节畸形,提高生活质量。

风湿科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风湿免疫科运用中医药治疗常见风湿病干燥综合征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轻中度干燥综合征患者采用纯中药治疗,不但可明显改善口干、眼干、便秘等局部干燥症状,增加唾液泪液分泌,而且可使患者全身状况得以调整,防止系统性内脏器官损害。对重症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可改善全身症状,控制病情发展。

风湿科中医药减少激素副作用: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炎性肌病等需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通过辨证论治处以中药汤剂可减轻激素引起的各种副作用,使患者能耐受标准治疗,改善全身状况,稳定病情,实现激素的平稳减撤。

风湿科专科用药,特色疗法:经过长期临床摸索和科研探索研制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干燥综合征的专病专方:益气清络方和解毒通络生津方。益气清络方可以缓解类风关关节肿痛及晨僵症状,改善患者体质,促进恢复。解毒通络生津方能显著改善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口眼干燥的症状,增加泪液及唾液流率,平衡阴阳,控制病情进展。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孟子·尽心章》中"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意为勤奋学习以待天命,尽到做人的本分。时间不会在原地驻足,等候你的幡然醒悟。1995年的炎炎夏日我加入了岳阳这个大家庭,不经意间已有十八年了,作为岳阳医院的一员,我有幸在这里学习、成长和蜕变,其中饱含了领导们的殷切期望;老师们的细心栽培;同事们的关心帮助,心里承载着满满的感激之情。 从步入医学殿堂,到穿上洁白的护士服的那一刻起,老师就告诉我,作为一名护士肩负着照护人类健康的神圣使命,在学习上我从不敢懈怠,始终以一名新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无论是学历、职称的晋升,我都会告诉自己,学习永远都是"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学习做事更要学会做人,一路走来,感谢领导们给予我们成长的机会、展示的舞台。感谢前辈们,是你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无私奉献;什么是精益求精。昔日的前辈们为护理事业耕耘着奉献着,作为后辈的我们更应该做的就是珍惜我们目前拥有的机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时刻秉持为病人服务的精神,服务好每一个病患,将医学发扬光大,完成一个医务工作者肩负的使命。十八年的临床一线工作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提升了自身的技术水平,使我成为了科室的护理骨干,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护士长,我很自豪也很感激,是医院这个平台让我展现了自己。 在工作上无论是一名普通护士还是病区护士长。我的本职工作就是护理,做好本职工作,要知难而进,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为病人解除疾苦。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具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吸收各种新技术,新理念,并把它们运用到临床上来。做好本职工作,还要有一颗平常的心,朴实的心,踏踏实实地做事,明明白白地做人,做一名实实在在的护理工作者。用春天雨露般温馨的话语,滋润患者干旱的心田;用夏天微风般细心的呵护,带走患者内心的创伤;用秋风明月般真情的关爱,照亮患者生存的希望;用冬日阳光般及时的护理,带给患者健康的新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把自己定位为主人翁,建立与医院血脉相连的共同体。医院的发展壮大需要每个人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互帮互助踏实工作。只有我们每个人的价值都得到最大发挥,医院的价值才会有最大地实现,才能实现个人与医院的同步发展,为医院发展做出真正的贡献,最终实现医院这个大家庭的跨越式的发展。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半夜睡觉时心脏突然疼痛是怎么回事
高云
回答: 半夜睡觉时心脏突然疼痛可能与心肌缺血、胃食管反流、肋间神经痛、胸膜炎、焦虑症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症状和检查结果判断。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1、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夜间心绞痛,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能向左肩或下颌放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有关,常伴随冷汗、呼吸困难。需完善心电图、冠脉CTA检查,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 2、胃食管反流 平卧时胃酸刺激食管可引起胸骨后灼痛,易与心脏病混淆。发病与贲门松弛、晚餐过饱有关,多伴反酸、嗳气。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可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莫沙必利片等药物。 3、肋间神经痛 胸椎病变或病毒感染可能引发肋间神经炎症,表现为单侧针刺样疼痛,咳嗽或转身时加重。触诊可有局部压痛,无心血管异常体征。可进行热敷理疗,必要时使用甲钴胺片、塞来昔布胶囊、加巴喷丁胶囊营养神经。 4、胸膜炎 肺部感染或自身免疫疾病可能累及胸膜,产生尖锐刺痛,深呼吸时加剧。多伴发热、咳嗽,听诊可闻胸膜摩擦音。需行胸部CT排查,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泼尼松片等药物。 5、焦虑症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引发心前区闷痛,持续时间较长但无器质性病变。发病与情绪应激相关,常伴心悸、过度换气。建议心理疏导,必要时使用劳拉西泮片、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调节神经功能。 夜间心脏疼痛需立即停止活动保持静卧,记录疼痛持续时间与伴随症状。日常应避免烟酒、控制体重,规律监测血压血糖。若疼痛持续超过15分钟或出现意识模糊、面色苍白等危象,须立即呼叫急救。所有药物均需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