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中心医院

ICU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我院SICU已有十余年历史,是我院唯一综合ICU,主要负责外科围手术期重症病人的监护和加强治疗,也收治全院急危重病人,兼麻醉苏醒室功能。现有监护床位13张,专职医生7名,护士16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人,医学硕士1名,在职研究生4名。所有医护人员均参加全国或河南省重症专科资质培训。是我市设置合理、配置齐全的现代化综合ICU之一,也是我市综合实力最强的危重病治疗抢救基地之一,无论规模、管理模式、技术力量均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受到省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

拥有飞利浦有创监护仪6台、,迈瑞有创监护仪1台,多功能床旁监护仪6台,德国Drag呼吸机5台,飞利浦多功能除颤器1台,医用体外降温仪2台,床边血糖仪4个,美国GEM3000血气分析仪1台,,微量注射泵28台,输液泵2台、营养输注泵2台、床边心电图机1台、气压治疗仪1台、气垫床及复温毯等先进医疗设备。以及中央空调,洁净、消毒系统、中心供氧、中心压缩空气、中心吸引等先进设施。能够24小时随时提供床旁摄片、床旁彩超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

ISCU除了能对各类危重病人进行连续的动态的生命体征监测、动态的酸碱平衡血气分析监测、肝功能监测、肾功能监测、血糖监测、免疫功能监测、营养状况监测外,还能对有必要的危重病人进行有创的动脉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通过这些动态、定量的监测,捕捉病人瞬间的变化,根据变化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对危重病人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科室各级医师均能熟练地进行各种动、静脉穿刺插管、快速熟练进行气管插管、插管困难经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气管切开术和纤维支气管镜深部吸痰、肺泡灌洗术,医生护士应急能力强,对各种突发事件以及病人的各种变化均能镇定地作出快捷反应、准确处理。能熟练地应用各种有创或无创的机械通气技术对病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各种肾功能衰竭、各类急性中毒病人。

医者仁心,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广大危重病人保驾护航,使他们脱离危险,恢复健康使我们全科医护人员最大的愿望和为之奋斗的方向。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全国脑卒中规范化血管超声筛查莅洛巡讲--我院被授予“国家卫生计生委血管超声合作中心”

  6月14日,由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全国颅脑超声专业委员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超声科主办,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承办的脑卒中规范化血管超声筛查全国巡讲第二站在洛阳新友谊大酒店举行。活动仪式上,我院被授予“国家卫生计生委血管超声合作中心”,院长李亚伟代表中心医院参加了活动仪式,并特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超声科主任华扬教授为医院超声科名誉主任、教授。 院长李亚伟在致辞中讲到:本次高规格的会议在洛阳举办,必将对我院乃至豫西地区颈脑血管超声筛查学术水平与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脑卒中规范化血管超声筛查的一座里程碑。 据悉,脑卒中因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是目前国家卫计委重点防治的慢性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永久致残。因此,关注脑卒中的预防迫在眉睫,而做好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是帮助人民群众做好预防的关键。 作为国家首批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我院于2003年在洛阳市率先建立卒中病房;2009年成为卫生部首批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从2011年开始承担卫生部规定的筛查任务,在市府院社区医院、白马医院、东北隅西北隅医院、麻屯镇医院、邙山镇医院等多家医院建立了筛查点,确立了三级筛查与防控体系。2013年12月,我院又与洛宁县人民医院、嵩县县人民医院、栾川县人民医院合作,成立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实现了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纵向资源流动,对洛阳市的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及干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家项目组也给予了大量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已免费为3万余名群众进行了卒中筛查,进一步完善了洛阳市脑血管疾病的筛查与防治体系建设。因此受到了卫生部的肯定,被确定为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科研型临床研究中心。据悉,在全国300余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中,仅有40家医院入选。 会议举办期间,全国颅脑超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超声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华扬教授等就规范化血管超声筛查作了专题讲座,并与参会代表就血管超声专业领域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积极深入的讨论。我院超声科主任?雯,卒中项目办公室主任、TCD室主治医师宋彬彬也应邀分别进行了专题报告,对进一步扩大我院超声科在业内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 路书斋 图 李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胃炎没有食欲不想吃饭怎么办
葛剑
回答: 胃炎没有食欲不想吃饭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少食多餐、补充消化酶、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服用胃黏膜保护剂等方式改善。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精神压力、胆汁反流、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刺激胃黏膜。适当增加山药、南瓜等富含黏蛋白的食材,有助于修复胃黏膜损伤。每日可饮用少量温热的生姜红枣茶促进胃肠蠕动。 2、少食多餐 将每日三餐改为5-6次小份量进食,每次摄入100-150克食物。餐间可补充苏打饼干、藕粉等碱性食物中和胃酸。进食时细嚼慢咽,每口食物咀嚼20次以上减轻胃部负担。 3、补充消化酶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酶肠溶胶囊、复方消化酶胶囊等药物辅助消化。这类药物含有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成分,能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需注意与抑酸药间隔2小时服用。 4、使用促胃肠动力药 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药物能增强胃窦收缩力,加速胃排空。适用于伴有腹胀、早饱感的患者。需避免与抗胆碱药同服,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轻微腹痛等不良反应。 5、服用胃黏膜保护剂 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混悬凝胶等药物能在胃黏膜形成保护层。尤其适合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的胃炎,可缓解胃痛、反酸等症状。长期使用需监测血铝浓度。 胃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每日进行30分钟散步等轻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注意调节情绪压力,可通过深呼吸训练缓解焦虑。若症状持续2周未改善或出现呕血、黑便等表现,需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恢复期可逐渐尝试添加瘦肉末、嫩豆腐等优质蛋白食物,但需避免饮酒和浓茶等刺激性饮品。 葛剑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