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中医院

胃肠外科 (共0位医生)

科室简介

许昌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成立于2012年12月,前身是许昌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现有开放床位52张,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其中有2名硕士研究生,4名本科生。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明日入伏,“冬病夏治”正当时

“冬病夏治”从明天开始,每伏前三天贴敷效果最佳 今年“冬病夏治”的时间为7月18日、7月28日、8月7日、8月17日 本报讯 (记者 张汉杰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期。今年7月18日是头伏第一天。前几天,已有不少市民到医院问诊。“三伏贴”只对呼吸道疾病、关节疾病有效吗?哪些事项是贴敷期间应该注意的?……下面这些问题或许能让你一目了然。 “冬病夏治”只适合呼吸道疾病和关节炎吗? 前几天已有不少市民到市中医院咨询“冬病夏治”的事宜。 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市中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张亚楠表示,阳虚型的疾病都适宜使用“冬病夏治”的方法进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脾胃病,如慢性腹痛、消化不良;骨关节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等。这些疾病的主要特征均为遇寒加重,遇热减轻。 只能入伏第一天贴敷吗? 张亚楠表示,一般来说,每伏的前三天贴敷效果最佳,每伏贴敷一次,每次4至6个小时,连续贴敷3年为一个疗程。老年人及体质较弱者适当缩短贴敷时间。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的皮肤反应而定。如果贴敷期间感觉明显不适,可自行取下。儿童每次贴敷2个小时左右,若皮肤发红或自觉瘙痒难以忍受,请提前揭去;若皮肤破溃,请及时来门诊就医;若患儿年龄较小,贴敷时间请遵医嘱。 “冬病夏治”需要注意啥? 张亚楠表示,治疗期间慎防感冒,避免疲劳,忌食酸、生冷、辛辣、海鲜制品。对于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以免移位或脱落;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质擦洗;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贴敷后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疱等症状,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治疗。 哪些人不宜贴敷? 张亚楠表示,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者,孕妇,对药物或者贴敷成分过敏者禁用。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糖尿病患者和2岁以下儿童也应慎用。 贴出水疱怎么处理? 张亚楠表示,小的水疱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即可。大的水疱应用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疱在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贴敷部位起水疱或破溃者,应待皮肤愈合后再贴敷。 据了解,市中医院今年开展“冬病夏治”的时间为7月18日、7月28日、8月7日、8月17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轻微脑梗塞好了还能干活吗?
邵自强
回答: 轻微脑梗塞患者症状缓解后一般可以继续工作,但需根据恢复情况和医生建议调整劳动强度。轻微脑梗塞通常由脑部小血管短暂缺血引起,可能遗留轻微肢体无力或反应迟钝等症状。 脑梗塞急性期后若经规范治疗且无严重后遗症,多数患者可逐步恢复轻至中度体力劳动。神经功能缺损轻微者,如仅存在短暂头晕或轻度手脚麻木,可在康复训练后从事低强度工作,如文职、轻度家务等,避免高空作业、重体力劳动或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操作。恢复期间需定期复查头颅CT或脑血管造影,监测血管状态。部分患者可能因病灶位置特殊,即使症状轻微也需长期避免剧烈活动,如脑干或小范围皮质梗塞可能影响平衡功能。 少数患者虽影像学显示梗塞灶小,但存在血管狭窄、高血压控制不佳等基础疾病,过早恢复高强度工作可能诱发二次梗塞。合并糖尿病、房颤等慢性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原发病,劳动能力需结合心肺功能综合评估。职业司机、精密仪器操作者等特殊岗位,即使症状消失也应通过专业机构鉴定后再复工。 建议康复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监测血压血糖。工作中每1-2小时休息5分钟,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不适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二级预防药物,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