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中西医结合风湿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中西医结合风湿科是我市唯一市级风湿病专科,为三门峡市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科室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1人,护士6人,开放床位20张,设有风湿病专科门诊及康复治疗室,年诊治门诊病人1.4万余人,住院病人300余人。科室配有先进的微电脑仿生治疗仪、超激光疼痛治疗仪、中药熏蒸治疗仪等风湿病治疗设备。2007年荣获三门峡市中医临床重点专科,获三门峡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科室以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为技术依托,选派多位技术骨干赴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院、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师从我国著名风湿病专家唐福林、于孟学、黄烽教授学习风湿病诊疗技术,不定期邀请全国知名风湿病专家来院讲学。在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白塞病、血管炎等风湿病的诊治方面总结出一套完整的中西医续惯治疗方案,除规范使用抗风湿药外,注重突出中医特色,采用关节腔穿刺、贴敷、中药熏蒸、药浴、理疗等治疗手段,有效地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迅速控制病情,消除症状,减少复发;自创关节康复操,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关节康复训练,定期举办风湿病友会,普及防病知识,其风湿病诊疗技术居我市领先、省内先进水平;中医内科杂病、免疫性皮肤病诊治方面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河南省护理学会“医院重点部门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吉尔碘基层行专题讲座活动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举行

2014年8月16日“医院重点部门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河南省护理学会吉尔碘基层行专题讲座活动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举行。郑州吉尔康消毒制品有限公司邝金瑞先生、郑州人民医院颐和医院张亚琴院长、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吴睿主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福琴主任、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张君平、院长助理杨晓存出席了大会,来自市区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2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活动。 来自郑州的各位专家分别就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医院感染暴发的处理、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等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 通过各位专家的讲解及互动,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者进一步开阔视野,深入领会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到医院感染控制方面的新理念、新知识,为提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打下良好基础,有力推动了我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深入持续的发展。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临产前的征兆有哪些
冷启刚
回答: 临产前的征兆主要有规律宫缩、见红、破水、胎头下降感、不规律腹痛等。这些征兆可能单独或同时出现,提示孕妇即将进入产程。 1、规律宫缩 规律宫缩是临产最可靠的征兆,表现为子宫收缩时间逐渐延长、间隔缩短、强度增加。初期可能每10-20分钟一次,持续30秒左右,随着产程进展会发展为每3-5分钟一次,持续40-60秒。宫缩时腹部发紧变硬,部分孕妇会伴随腰骶部酸胀感。此时需记录宫缩频率,当达到每5分钟一次时应及时就医。 2、见红 见红指阴道排出少量粉红色或褐色黏液,是宫颈黏液栓脱落的标志。通常发生在分娩前24-48小时,因宫颈扩张导致毛细血管破裂所致。出血量一般不超过月经量,若出现大量鲜红色出血需警惕胎盘早剥等异常情况。见红后建议观察是否伴随其他临产征兆,做好入院准备。 3、破水 破水指胎膜破裂后羊水流出,表现为阴道突然涌出温热液体或持续少量渗漏。破水后易发生脐带脱垂或感染,需立即平卧并垫高臀部,避免站立或坐起。正常羊水为清亮无色液体,若呈黄绿色或混有胎粪提示胎儿窘迫。无论是否出现宫缩,破水后均需在6-12小时内就医。 4、胎头下降感 胎头下降感表现为上腹部压迫感减轻、呼吸变顺畅,同时出现尿频、骨盆坠胀感。这是胎儿先露部进入骨盆入口的表现,初产妇多在临产前2-4周出现,经产妇可能直到分娩才开始下降。伴随胎头下降可能出现行走不便、耻骨联合疼痛等症状,此时应避免剧烈活动。 5、不规律腹痛 不规律腹痛又称假临产,表现为持续时间短、强度弱的间歇性宫缩,常夜间出现而白天消失。与真宫缩的区别在于不会逐渐增强,且宫颈管不会因此缩短扩张。可通过改变体位、洗热水澡缓解。若腹痛频率增加或伴随阴道流血、破水,则需考虑真临产可能。 临近预产期时建议准备好待产包,包括产妇卫生巾、护理垫、新生儿衣物等物品。每日监测胎动情况,出现异常胎动减少或上述任一临产征兆时,应及时联系医院。保持适度活动有助于促进产程进展,但需避免提重物或长途奔波。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高能量食物,如面条、粥类等,为分娩储备体力。若超过预产期1周仍未临产,需就医评估是否需要引产。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