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医院

血栓止血诊疗中心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血栓与止血诊疗中心是主要收治各种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出血性疾病,接诊全国各地转诊的各种罕少见疑难重症血液病的临床诊疗中心,也是出血性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心。中心同时是国家血友病病例信息管理中心的依托单位、中国血友病诊疗中心协作网的组长单位、世界血友病联盟的国家成员单位(中国)的执行部门。目前中心开放病床46张,拥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护理人员16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名,在读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5名。

近年来中心已完成或正在实施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基金7项、科技部863计划1项、卫生部行业重大项目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Bayerclinicalaward2项、诺和诺德基金2项,共计科研经费约1000万,完成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精确诊断和定向干预”、“DNA甲基化在慢性ITP发病中的作用”、“表观遗传学因素与ITP的关系”等研究,发表SCI论文和核心期刊近百篇,科研成果先后获得了2009年度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2011年度天津市科学进步一等奖和2012年度高等教育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血液病医院举办多发性骨髓瘤健康讲座暨义诊咨询的活动通知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克隆性浆细胞病,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仅次于淋巴瘤,高于白血病。近十年来,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多发性骨髓瘤主要见于中老年人,症状表现无特异性,第一次诊断的误诊或漏诊率在50%~60%以上。临床上常表现有不明原因的骨痛、骨质脆弱、肾功能不全、贫血、反复感染等,部分患者误诊为骨科病、肾科病、感染等,更有患者在患病时也只是单纯将病症理解为“人老了,腰腿不顶用”,“人老,肾先老”。因此,85%以上的患者就诊时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 为了提升广大中老年群体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认知水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机会及带病生存的生活质量,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将组织由我院淋巴瘤中心主任邱录贵带队的专家团队进行多发性骨髓瘤健康讲座暨义诊咨询活动。 届时,将由专业的医护人员介绍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特点,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生活护理常识;骨髓瘤诊断治疗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家邱录贵主任医师等现场进行义诊及健康咨询。 时间:2014年8月15日下午2:00 地点: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南京路288号)A座11楼 联系人:王冰 预约电话:23909285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尿道上裂如何治疗
顾倩
回答: 尿道上裂可通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生活护理等方式干预。尿道上裂是一种先天性尿道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尿道开口位置异常、尿失禁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个体化方案。 1、手术治疗 尿道上裂修复术是主要治疗手段,适用于中重度患者。常用术式包括改良Cantwell-Ransley术、Young-Dees-Leadbetter膀胱颈重建术等。手术可矫正阴茎弯曲、重建尿道连续性及控制排尿功能。术后可能出现尿道狭窄或尿瘘,需定期复查。术前需评估膀胱容量及肾功能,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者需同期处理。 2、药物治疗 轻度尿失禁可遵医嘱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盐酸奥昔布宁片等抗胆碱能药物减少膀胱无抑制收缩。合并尿路感染时需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药物仅作为辅助治疗,无法纠正解剖结构异常。用药期间需监测口干、便秘等副作用。 3、生活护理 婴幼儿患者需使用超强吸水性纸尿裤保持会阴干燥,每次排便后温水清洗。儿童期应训练定时排尿习惯,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000-1500毫升。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利尿食物。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因尿失禁导致的自卑情绪,家长应避免责备并鼓励参与集体活动。 4、康复训练 术后4周开始盆底肌训练,采用中断尿流法或生物反馈治疗增强尿道括约肌力量。每日训练3组,每组收缩10-15次,每次持续5秒。坚持6个月可显著改善控尿能力。训练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腹压增加动作。 5、并发症管理 术后尿道狭窄需定期尿道扩张,严重者行尿道内切开术。反复尿路感染患者可长期小剂量服用呋喃妥因肠溶片预防。合并肾积水需监测肾功能,必要时行输尿管再植术。青春期患者可能出现阴茎发育不良,需内分泌科协同干预。 尿道上裂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泌尿系统超声和尿流动力学检查。日常选择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沐浴后彻底擦干皮肤皱褶处。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限制高草酸食物预防结石。建议家长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医生评估疗效,学龄期儿童可申请特殊教育支持。出现发热、血尿或排尿疼痛需立即就诊。 顾倩副主任医师池州市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