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

甲状腺颈部肿瘤科 (共13位医生)

科室简介

甲状腺颈部肿瘤科是在我国最早成立的头颈肿瘤专业治疗组基础上发展建立的专业科室,现为全国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地,奠基人为我国著名头颈肿瘤学术带头人李树玲教授。2005年初,为适应科室规模的扩大及发展的需要,头颈科分为两个独立的科室。曾在原头颈科担任重要工作的头颈外科专家高明教授、赵文川教授、杨力珍主任、程文元主任及张艳主任等目前在我甲状腺颈部肿瘤科继续从事医疗工作。高明教授为副院长、中国抗癌协会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及研究生导师。该科不仅继承了老一辈医务工作者精湛的手术技巧及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而且沿袭了原头颈科享誉全国的医疗特色,如甲状腺外科及颈动脉外科,特别是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上更具有代表性及特色性。

天津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临床技术实力雄厚、外科专业技术娴熟,拥有经验最丰富和素质高精的国内一流头颈肿瘤医师,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作为我国头颈外科的发祥地,该科医疗工作宗旨为“继承和发展”:在临床治疗中不但继承了原头颈科的传统医疗特色,同时通过技术改良和技术革新不断地寻求发展,迎接新挑战。如今甲状腺颈部肿瘤科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已形成了一整套更具代表性及特色性的外科治疗体系。例如:对于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特别强调个体化治疗和功能保全外科治疗。以发病率最高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为例,该科在国内率先提出甲状腺癌危险分层概念,结合WHO最新甲状腺肿瘤组织学分类对每一位患者的病理切片进行详细分析,同时结合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大小等多种因素制定出最适合该患者的治疗方案,然后再采取相应的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该科还在临床积极开展功能性外科,即功能保全及功能重建。其中,功能保全外科主要开展多功能保留颈淋巴结清除术,不血管重建的颈动脉体瘤切除术,神经移植,甲状旁腺的解剖、保留及移植等。功能重建外科主要包括全喉切除后发音重建(Blom-Singer法、Panje法、Hilgers法及ProvoxTM法)、人工血管、颌骨重建等。在不影响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保留患者功能并兼顾外观完美,最大限度提高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也成为该科的特色之一。目前,国际上越来越强调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性。该科在传统化疗方法的基础上积极与国际接轨,推出了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动脉介入灌注化疗等先进技术理念,同时结合放疗、介入及免疫治疗等,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此外,该科积极为各型、各期肿瘤倡导如微创外科、基因治疗等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法,不断设计新技术、开展新方法,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在积极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该科室还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有利的促进了临床工作的开展。承担了多项各级课题,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局级奖项,并先后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发表于国内外专业杂志。

此外,积极与国外多家著名癌症研究中心进行交流合作。在整形修复方面与美国M.D.Anderson医院整形外科结为姊妹医院,并已共同完成多例高难度手术,如2006年末共同完成国内首例全甲状腺切除及双颈淋巴结清扫及全喉、全下咽、全颈段食道切除并股前外侧肌皮瓣一期修复并获得成功。并与国家“长江学者”??美国耶鲁大学知名教授开展长期合作,共同进行分子病因学、分子病理以及分子流行病学的科研工作,并成功组织多次全国性学术会议。

该科主编专著包括:《头颈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头颈部肿瘤诊治规范》(1992、2003)、卫生部视听教材《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头颈肿瘤学》、《新编头颈肿瘤学》、《常见肿瘤诊治方案》、《口腔颌面肿瘤学》。全科各级人员参编院内外各级论著二十余部,包括:《外科理学论断》、《现代肿瘤外科学》、《肿瘤问答》、《临床肿瘤学》、《简明肿瘤学》、《美国医学专家临床会诊》、《恶性肿瘤化疗规范》、《21世纪跨世纪丛书--头颈肿瘤部分》、《肿瘤手术学》等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宝宝便秘大便很干燥很硬怎么办
陈勇
回答: 宝宝便秘大便很干燥很硬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补充水分、增加运动、使用药物等方式治疗。宝宝便秘通常由饮食结构不合理、水分摄入不足、运动量少、肠道功能紊乱、先天性巨结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苹果、火龙果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避免加重胃肠负担。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需注意自身饮食均衡,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腹部按摩 家长可在宝宝肚脐周围顺时针轻柔按摩5-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帮助刺激肠蠕动。按摩时注意力度适中,配合婴儿润肤油使用效果更佳。按摩后可以辅助做蹬自行车动作,进一步促进肠道活动。 3、补充水分 保证宝宝每日足够的水分摄入,6个月以上婴儿可适当饮用温开水。母乳喂养的宝宝可通过增加哺乳次数补充水分。水分不足会导致大便干结,加重便秘症状,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排尿量和尿液颜色变化。 4、增加运动 对于可以自主活动的宝宝,家长应鼓励其多爬行、走动。婴儿可进行被动操锻炼,如屈腿运动、翻身练习等。运动能增强腹肌力量,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改善便秘情况。注意运动强度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5、使用药物 顽固性便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小儿开塞露等药物。乳果糖口服溶液能软化大便,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小儿开塞露用于应急通便。家长不可自行长期给宝宝使用泻药,以免产生依赖性。 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排便情况,记录排便频率和大便性状。若调整生活方式后便秘无改善,或伴随腹痛、呕吐、体重不增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宝宝定时排便习惯,6个月以上宝宝可尝试在餐后30分钟内坐便盆,建立条件反射。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因排便疼痛加重便秘。母乳喂养的妈妈应保证自身营养均衡,配方奶喂养需按正确比例冲调。 陈勇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