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风湿血液专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风湿血液专科是集医疗、科研、临床于一体的,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专科,学科带头人风湿血液科主任王燕真,主任医师。业务专长如下:
  1、在风湿病治疗方面,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如口服中汤药、针灸、按摩、中药熏洗、中药贴敷、中药颗粒冲剂口服及西医免疫制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白塞氏病、强直性脊柱炎等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2、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根据病情采取自制“狼疮解毒方”、“狼疮养阴方”、“狼疮双补方”“狼疮逐淤方”“狼疮补脏方”辨证分型,并配合西药免疫制剂及改善控制病情药物系统治疗SLE,使病情活动期缩短,缓解期延长,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对控制狼疮肾蛋白尿起到了一定作用。
  3、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面,做到早期诊断准确、及早控制病情、防止畸形发生,根据病情特点不同,选用传统经典名方汉代中国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方剂,如“乌头汤”、“薏苡仁汤”、“防己黄芪汤”等方,同时运用针灸理疗、热疗、中药浴、中药熏蒸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有创新,采用冬病夏治,在夏季最高气温时,阳气最旺时,运用天灸法(穴位贴敷)在三伏天进行穴位贴敷,时间通常在夏至开始,每10天贴敷一次,连贴4次共30天,每次贴敷时间2-8小时,这与每个人的皮肤反应程度有关。该科的治疗原则是:针对每个病人,根据病情,选择最先进的,制定最有效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减轻了“类风湿”的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以国际通用的生活质量量表为测量工具,采取患者自填表格方式进行,内容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健康自我认知能力等四个方面,共25个指标来测定治疗效果。其结果用中药治疗后,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疼痛肿胀、倦怠乏力、食欲减退、少气懒言、贫血、血小板减少等症状及部分化验指标均有了明显改善,经过我们二十余年临床经验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白塞氏病、干燥综合征等疗效可靠。该科研究和总结出采用中药方法为主治疗风湿病的原理是:通过中药使机体免疫抗炎、消炎止痛作用增强,中药可以保护胃粘膜细胞、肝细胞的正常结构,同时减轻西药非甾体抗炎药和激素类药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保证了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能量代谢功能,使机体造血物质增加,使贫血得到改善,进而改善机体整体功能,扶正固本,保护机体免疫器官,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减少免疫复合物的生成和沉积,改善关节功能,中药是调节整体,功补兼施,控制病情的良药。
  4、对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出血性疾病等20余种临床常见、疑难血液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总结,在继承传统中医古典精方名药的基础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现代血液病,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和良好的效果。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补益脾肾为主,以“芪归二仙汤”、“补脾益肾汤”“活血益髓汤”等治疗慢性再障提高了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的数量。
  5、治疗血细胞减少症,该科以补肾填精、温中健脾、益气养血、滋阴清热等治疗原则,其中以温补脾肾为主之“补血汤”、“温肾汤”、“生白汤”、“生白片”等治疗白细胞减少和粒缺及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取得了较好效果,尽短时间升高了白细胞。
  6、治疗慢性白血病,予“青黛散”、“化瘀消癥汤”等,取其清热解毒、消瘀化瘀散结之功使肿大之脾脏缩小,配合化疗可使病情达到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
  7、治疗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运用清热凉血的“犀角地黄汤”;益气养血、补肾摄血之“二仙汤”、“归脾汤”等,该科研制的“紫癜方”“紫癜颗粒”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都取得较好的进展,使出血症状减轻,血小板明显上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怎么回事
冷启刚
回答: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可能与生理性排卵反应、盆腔充血、泌尿系统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观察休息、抗感染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 生理性排卵反应 排卵过程中卵泡破裂释放卵子可能刺激腹膜,导致短暂性小腹坠胀感。部分女性对前列腺素敏感性增高,可能引发子宫收缩性疼痛。这种情况通常伴随透明拉丝状白带增多,体温轻微升高,症状多在1-2天内自行缓解。建议避免剧烈运动,使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帮助缓解不适。 2. 盆腔充血 同房时盆腔器官血流加速可能加重排卵期原有的充血状态。表现为下腹双侧对称性胀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体位改变时症状明显。这与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血管扩张有关,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半卧位休息可减轻症状,避免频繁按压腹部。 3. 泌尿系统感染 同房后细菌逆行感染可能引发膀胱炎或尿道炎,出现下腹坠胀伴尿频尿急。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治疗期间需多饮水,每日保持1500-2000毫升饮水量。 4.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在卵巢或直肠子宫陷凹处种植时,排卵期激素波动可能加重病灶充血。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深部性交痛,可能伴随排便疼痛。确诊需依靠腹腔镜检查,药物治疗可选择地诺孕素片、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散结镇痛胶囊等。建议记录疼痛周期与月经关系供医生参考。 5. 盆腔炎性疾病 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感染可能引发输卵管炎,表现为同房后持续下腹痛伴异常阴道分泌物。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需规范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片治疗,慢性期可配合康妇炎胶囊改善盆腔微循环。治疗期间应禁止同房,性伴侣需同步检查。 日常应注意观察症状变化,记录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增加南瓜、山药等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若胀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异常出血等情况,建议尽早就诊妇科进行超声检查与分泌物检测。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减少排卵期不适发生概率。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