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呼吸内科 (共1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呼吸内科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分为门诊和病房两部分。其中普通病房30张床位、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 5张床位、还设有肺功能室、支气管镜室、细菌室、呼吸睡眠监护室。承担医疗、教学、科研任务。
  现有医师1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4人,主治医师2人, 博士和硕士11人, 在读博士3人;护士18人。
  科内配备有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肺功能测定仪,完整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设备。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呼吸睡眠监测仪、监护仪、能量代谢检测仪等高质量的配套医疗仪器。
  该科与国内外同行有着良好的交流合作,多次举办国家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近年来,承担国家科研课题3项,国家九五科技项目通过验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肺栓塞的介入治疗及全国多中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通气治疗研究正在进行。省市科研课题多项. 获奖省科委二等奖2项,省科委三等奖三项,省科委优秀科研论文一等奖1项.院新技术二等奖1项。
  肺血管疾病的诊治、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治等国内领先。
  开展的新技术有: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激发试验,有创与无创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溶栓及介入取栓治疗。
  呼吸科全体医护人员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服务”的精神,参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义诊咨询、举办哮喘之家等活动,加深医患交流,受到社会好评。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麻醉二科术后恢复室正式启用

经过改建的麻醉二科术后恢复室(PACU),在院领导大力支持及麻醉二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组织和筹备下,于近日正式启用。PACU(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是对麻醉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病人的生命指征恢复稳定的单位。 我院麻醉二科目前有麻醉复苏床6张,配备常规及急救设备和药品,包括:氧气源、吸引器、多功能监测仪、喉镜、气管插管、呼吸器、可进行机械通气的麻醉机、各种急救药品等。PACU拥有一支具有优秀的团队精神和优良的综合素质的医护团队,共有护士2人,负责看护术后病人,由麻醉医生对PACU实施具体管理。 对于麻醉恢复期的病人,PACU能够为病人提供优于病房的监测和护理手段,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麻醉后短期内出现的并发症,大大提高病人返回病房的安全性,减轻病房对病人术后护理的压力,为病人提供舒适、安全的麻醉恢复期环境。同时,PACU的启用也大大提高了手术间的利用率,使手术衔接更加快捷,减少了接台手术病人的等待时间。 PACU的使用不仅提高了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安全性,也为提高手术间的利用率和麻醉手术的工作效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力求建立一套适合我院PACU的人力资源调配及管理模式,为病人提供动态、连续、无缝隙的医疗服务。     (稿件来源:麻醉二科 邱焱 编辑:院务办公室 图片:麻醉二科)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抿嘴嘴巴会变厚吗
聂小娟
回答: 抿嘴通常不会导致嘴唇变厚。嘴唇厚度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短期抿嘴动作不会改变嘴唇结构,但长期频繁抿嘴可能因摩擦刺激引发局部肿胀或炎症。 嘴唇的形态和厚度主要取决于先天遗传的结缔组织分布及胶原蛋白含量,日常抿嘴、舔唇等动作属于短暂肌肉收缩,不会对唇部体积产生实质性影响。从解剖学角度看,唇部由皮肤、肌肉层和黏膜组成,缺乏脂肪组织支撑,单纯机械性挤压无法促进组织增生。部分人感觉抿嘴后嘴唇变厚,可能与暂时性充血相关,血管扩张会使唇色加深、轻微肿胀,通常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自行消退。 若长期反复抿嘴或用力摩擦嘴唇,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导致慢性唇炎或接触性皮炎。这类情况可能伴随脱屑、皲裂或水肿,使嘴唇外观暂时性增厚。有咬唇习惯者还可能因机械刺激引发黏液腺囊肿,表现为局部隆起。过敏体质人群接触口红、牙膏等化学物质后抿嘴,可能诱发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突发性唇部肿胀,需及时抗过敏治疗。 日常应避免刻意用力抿嘴或咬唇,秋冬季节可使用含维生素E、神经酰胺的润唇膏保湿。若出现持续肿胀、疼痛或皮疹,需排查接触性过敏原,必要时就医进行斑贴试验。唇部整形需通过专业医美手段实现,切勿自行采用不当方式刺激嘴唇。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