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中心医院

心血管内科 (共25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血管内科一科成立于1950年,50年代末率先在大连地区开展心导管术,以后又在不同时期分别率先开展了心内膜心肌活检、冠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脉内溶栓及急性心肌梗塞直接PCI等诸多大连领先的介入诊疗技术。还先后开展了心内、外电生理检查,室上速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预防肺动脉栓塞的腔静脉滤网置入术、肥厚型心肌病的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先心病(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术、肾动脉及其他外周动脉的球囊扩张术等介入诊疗技术。动态血压监测,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彩色多谱勒超声显像、心肌声学造影等的开展与应用使诊疗技术更全面,更系统。对各种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室上性心动过速、缓慢型心律失常、风心病、外周血管病、高血压、心包炎等常见病,危重病,疑难病的诊治达到市内、省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国内先进水平。
  心血管内科学科装备有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动态血压监测仪、活动平板运动仪、彩色多谱勒超声显像仪、射频消融仪、心脏程控电生理刺激仪、多导生理记录仪、主动脉内囊反搏仪、除颤器、中央心电监护系统、DSA等。先后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市、省或国家级成果奖。
  心血管内科二科组建于2004年4月,分为心内二科病房、CCU、导管室,共有病床40张。现有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4名,其中博士2名,硕士6名;护理人员14名,其中主管护师2名。
  心血管内科系大连市一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二科作为其一个分科,诊治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原发或继发性高血压,风湿性或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肌病,心肌炎,肺原性心脏病,各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能进行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包括rt-PA,尿激酶等)、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抢救、顽固性心律失常的抢救等。开展多项无创与有创检查及治疗。无创检查包括多导心电图、运动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等。有创检查有心房调搏、窦房结功能检查等心脏电生理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心室造影及其它部位的血管造影等。在承继其原有的技术优势的同时,积极开展心脏介入治疗,可开展左、右心导管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心内或心外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急性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先心病如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的介入伞堵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等。其中急性心肌梗塞的经皮球囊扩张冠脉成型术为最早在大连市开展的新技术,并由此获得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心病、室间隔缺损的介入伞堵治疗为市级新技术。
  心血管内科先进医疗设备:CCU监护室配有先进的除颤监护仪、四台心电监护仪、临时起搏器、微量注射泵等一大批先进设备,能为心血管危急患者提供准确、及时、完善的监护及治疗,抢救成功了一大批患者。无创检查包括多导心电图、运动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等。导管室拥有德国西门子和美国GE公司大型C臂血管造影X线机两台、美国GE Marquette 3000心电压力监测仪、美国MEDRAD高压注射器、除颤监护仪、呼吸机等先进设备,可满足临床进行心脏及脑血管、周围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行优秀护理青年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

8月19日下午1:30,我院优秀护理青年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教学楼三楼阶梯教室举行,党务部杨秀梅主任、护理部姜秋红主任及44名入选的优秀护理青年骨干参加了仪式,党务部主任主持会议。     原大连管理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大连天合学习型组织研究所所长鲁军教授为所有护理骨干带来了题为《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工作学习》的第一次授课。鲁军教授以其丰富的阅历、幽默的语言、形象的表达,结合医院护理工作特点,从怎样做好自身定位,作为一名骨干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如何实现自我突破、提高职业意识、锻造心理素质、培养自身素养等方面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此次开班仪式标志着护理骨干的培训工作正式启动,医院组织科和护理部将按照制定的骨干培训计划,从提高队伍的管理能力、专业水平出发,采取集中培训、无领导小组案例讨论、外出学习进修、院内轮转、承担管理任务等多种方式,对护理骨干进行系统的为期2年的培训,旨在提高医院护理队伍的整体管理水平,同时培养优秀的护理人员充实到医院护理管理岗位,不断提高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水平,让患者满意、舒心、放心。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喉咙痒干燥是什么原因
马晓斌
回答: 喉咙痒干燥可能由空气干燥、用嗓过度、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喉咙痒干燥通常表现为咽喉部异物感、干咳、声音嘶哑等症状,可通过调整环境湿度、减少用嗓、抗过敏治疗、抑制胃酸、抗感染等方式缓解。 1、空气干燥 长时间处于空调房或干燥环境中,会导致咽喉黏膜水分蒸发过快。表现为咽喉干痒伴轻微刺痛感,晨起时症状明显。建议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温水,可含服薄荷喉片缓解不适。 2、用嗓过度 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因声带持续振动易引发机械性损伤。症状包括咽喉灼热感、发声费力等。需保持每日发声不超过4小时,发声后含服西地碘含片,配合蒸汽吸入帮助黏膜修复。急性期需严格禁声2-3天。 3、过敏反应 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刺激会引发组胺释放,导致咽喉黏膜水肿瘙痒。常伴随打喷嚏、眼结膜充血等过敏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抗组胺,配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控制局部炎症。过敏季节需关闭门窗并使用空气净化器。 4、胃食管反流 胃酸反流至咽喉部会腐蚀黏膜引发烧灼样痒感,平卧时症状加重。可能伴随反酸、胸骨后疼痛。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配合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黏膜。 5、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可引起咽喉黏膜充血肿胀,早期表现为干痒后转为疼痛。可能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细菌性感染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病毒感染可含服西瓜霜润喉片。感染期间需保持口腔清洁,用淡盐水漱口。 日常应避免吸烟饮酒及辛辣刺激饮食,空调房内放置湿毛巾增加湿度。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吞咽困难、呼吸不畅等情况,需及时进行喉镜检查。过敏体质者需定期清洗床上用品,胃食管反流患者进食后保持直立位1小时。冬季外出可佩戴围巾保护咽喉部。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