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总医院

心血管内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本钢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是中国医科大学临床教学研究基地及心血管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是本溪市唯一独立开展多种心脏病介入诊疗的医疗重点专科,是本钢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单位。 本钢总医院心脏监护病房是目前辽宁省内最大的心脏病集群监护中心。心血管内科一病房及心脏监护中心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拥有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拥有强大的特色专科医疗技术队伍,立足于心血管专业医学最前沿,把握心血管疾病国际医疗科技动态,精益求精,确保山城百姓医疗的疗效与安全。 心脏监护中心构建了省内最大规模的集群监护模式,拥有国际先进的多种医疗设备,包括:大型PHillip-V5000数字减影机(DSA),GE 128排多层螺旋CT(冠脉CT),多功能心脏彩超仪,多功能心电监护仪,128道电生理记录仪,温控射频消融机,主动脉球囊反搏泵(IABP),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记录仪,除颤仪,起搏程控仪等多种专业的诊疗设备。 心血管内科一病房及心脏监护中心率先独立在本溪地区开展了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擅长冠脉造影术,球囊扩张成形术,冠脉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伞堵术,多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在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心脏监护中心实施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绿色通道,24小时随时对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实施急诊冠脉介入和心脏起搏手术治疗,成功地挽救了大量的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严重的心律失常等心脏病患者的生命。 多年以来,心内科一病房及心脏监护中心着眼“科技为先”的发展理念,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开展技术交流与协作,定期举办全市大型心血管医学专业学术研讨会,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在护理方面,注重创新护理服务理念,推行绿色人文医疗;开展责任制护理,提供温馨服务。我们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科学布局和便捷就医的合理流程,营造高品位的人文关怀,构建诚信、理解、和谐的医疗环境。尊重患者的人格与尊严,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权与知情同意权,充分体现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和关怀,从患者舒心、方便、安全、满意的服务出发,倡导“一患、一医、一护”的绿色管理。心内科一病房及心脏监护中心全体医护人员将以精湛的医技,医者的仁心,更好地为广大病友病人服务。

联系电话:0414-2843868

医院地址:辽宁省本溪市人民路29号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内分泌科首批通过CDS糖尿病教育管理单位认证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快速增长,糖尿病教育已受到各级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为帮助广大糖尿病患者更好的管理疾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2012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面向全国医疗机构发起了糖尿病教育管理认证项目,我院内分泌科积极参与了此项活动,并首次通过了认证,成为辽宁省首批通过认证的六家三级甲等医院之一,也是我市唯一一家通过认证的医院。 教育管理单位认证项目好比医院的三级甲等医院审核,有诸多的要求,包括有固定的教育场所;专职的糖尿病教育管理团队(教育师、医生、营养师、心理师、运动师);完善的糖尿病教育课程体系和教育管理体系;定期随访系统;教育和管理评估系统及对下级单位提供糖尿病管理和支持服务等。经过不断的努力,内分泌科在延续以往的糖尿病教育工作外,在科室内开设专门的宣教室,以科室主任为首组成精干的教育管理团队,编撰了本钢总医院糖尿病人患教手册,完善了随访与管理系统。科室每日在宣教室内由教育师开展小组教育和个体教育,内分泌专家、营养师定期面向全市糖尿病患者开展大课堂教育,教育师为随访患者建立系统的个体病历,制定个体化饮食食谱和运动食谱,帮助不同的个体设立目标,定期电话和病房内随访患者,评估患者生活运动方式,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化验变化,用药执行情况,胰岛素注射使用情况······通过定期规律的随访,能督促患者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发现患者的健康隐患,提高患者的就医依从性,从而真正帮助患者管理好糖尿病,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2013年通过内分泌科各种形式的教育,有2000余人得到了专业的糖尿病知识讲解,据统计系统随访的120名患者教育后糖尿病知识掌握较教育前提高55%,不良生活改变率达90%,糖化血红蛋白下降率达100%。 内分泌科首次通过糖尿病教育管理单位认证,不仅提高了我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主要的是真正帮助糖尿病患者获得正确的信息,对糖尿病有正确的认识,学会防治糖尿病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就医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内分泌科的全体同仁表示:她们会不断努力,踏踏实实做好工作,为山城百姓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睾酮偏高是什么原因
李青
回答: 睾酮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药物影响、内分泌肿瘤等原因有关。睾酮偏高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痤疮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体内睾酮水平偏高,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代谢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通常伴随青春期发育异常或家族成员类似病史,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外源性激素摄入,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等抗雄激素药物调节。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睾酮升高的常见原因,与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患者除睾酮偏高外,常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3、肾上腺皮质增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会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过多,21-羟化酶缺乏是最常见类型。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成年患者可能出现骨龄超前、声音低沉等表现。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4、药物影响 滥用雄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导致外源性睾酮升高,常见于健身人群使用合成类固醇。部分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也可能干扰激素代谢。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通过肝肾功能检测评估药物副作用。 5、内分泌肿瘤 肾上腺或卵巢的分泌雄激素肿瘤会异常升高睾酮,如卵巢男性化肿瘤、肾上腺腺瘤等。患者可能出现男性化体征快速进展,影像学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睾酮偏高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压力。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乳制品和红肉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帮助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过度力量训练刺激雄激素分泌。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激素六项和超声检查,出现多毛、脱发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