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第一医院

药剂科 (共17位医生)

科室简介

药剂科是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常设机构,参与药事管理、药品质量管理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三个院级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按照《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规文件,监督、管理本院临床用药和开展各项药学服务。药剂科的工作宗旨是: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建立临床药师制,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健全临床用药的监督、指导、评价制度,开展药物安全性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的监测和报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督管理工作。

药剂科负责全院的药品质量管理和药品养护工作(包括药品验收、储存、发放、调配等);开展用药咨询,及时为临床提供相关的药学信息、坚持把保障病人用药安全、有效放在自身工作的首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药学技术服务;进行处方管理,保障合理用药;对特殊药品进行管理,包括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药品的使用与安全保管;定期编写《药讯》、《处方集》,为临床及时提供各类用药资讯。

药学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药剂科员工数的84.1%。

药剂科根据功能下设调剂室、药品库房、临床药学室、主任办公室。根据医院整体布局和职能,调剂室又分为住院西药房、中药房、门诊西药房、急诊药房;六道口门诊中、西药房。各药房负责门、急诊和住院患者的用药调配工作,提供药学咨询及其他药学技术服务。药师调配、发药分开,双人核对,双重保险,确保正确的药品发放给正确的病人。药师在发药时严格执行 “四查十对”制度,主动向取药的病人详细地交待药品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药品库房负责中、西药品验收、养护、库存药品管理及医院信息系统药物字典的信息维护。药品科配备了低温库、阴凉库、毒麻药品库,保证了中、西药品的养护及库存管理,药品数据库及医保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保证医院网络信息系统正常运转。

药剂科积极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为患者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推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临床药学组坚持参加院内联合查房、重点关注用药的合理性。负责处方点评、病历检查、药品不良反应收集网报、编辑药讯等工作。2006、2007、2010年先后派3人参加卫生部举办的临床药师培训班,现已有2人获得临床药师资格证书,分别在呼吸内科、肿瘤内科参与临床用药、病历讨论及医、护、患用药教育,带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增进药师与医生、护士的良性互动,另有1人仍在继续学习中,在丹东地区率先建立了临床药师制,临床药学工作也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药剂科办公室负责贯彻执行医院药事管理等药政法规的落实,制定科室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协调各科室工作;组织科内综合质量考评,组织全科人员业务学习,协调院内相关行政事务等工作。

掌握药物和药学信息是发展医院药学的重要手段,是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良好药学服务的必要条件。药剂科注重药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科里坚持定期组织全员业务学习,各班组利用班前班后时间开展小讲座,提高了药师的专业知识、服务技巧和服务质量。

药剂科全体同志将恪守职业道德,有信心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对药学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为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和质量,为广大群众的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联系电话:丹东市第一医院药剂科 0415—2853756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手足口病的症状及预防方法
葛伟
回答: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预防方法主要有接种疫苗、注意手卫生、避免接触患者、加强环境消毒、保持室内通风。 1、发热 手足口病初期会出现中低度发热,体温多在38-39摄氏度之间,可能伴随食欲减退和乏力。发热通常持续1-2天,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高热惊厥。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 2、口腔疱疹 口腔黏膜会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多见于舌、颊黏膜和硬腭部位,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导致进食疼痛和流涎。患儿可能因口腔疼痛拒绝进食。家长可准备温凉流质食物,避免酸性或刺激性食物,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或康复新液缓解症状。 3、手足皮疹 手掌、足底及臀部会出现斑丘疹或疱疹,皮疹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红晕,一般不痒不痛,3-7天内自行消退不留疤痕。皮疹初期为红色小斑丘疹,随后发展为疱疹,疱壁较厚不易破溃。家长需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 4、接种疫苗 EV71型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由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接种。该疫苗需接种2剂次,间隔1个月,能够显著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概率。家长应按时带儿童完成全程接种,即使既往感染过手足口病仍建议接种。 5、环境消毒 肠道病毒对紫外线及含氯消毒剂敏感,患儿接触过的玩具、餐具等物品需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或擦拭。家庭环境应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患儿粪便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后再冲入下水道,衣物应单独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应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培养儿童勤洗手的卫生习惯,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天,密切接触者需观察10天。日常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睡眠以增强免疫力。如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肢体抖动等重症表现,家长需立即送医治疗。 葛伟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