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三医院

心血管内科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武汉市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是市属医保院重点专业学科,于1975年成立,是目前武昌区唯一规模最大、水平一流的市属医保定点专科;目前包括两个院区,即首义院区和光谷院区,共计病床100张。首义院区分为两个病区与CCU重症监护室、心导管室。心血管内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为中坚力量的医师队伍。学科带头人董晓雁,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武汉市劳动模范,武汉市卫生局首批跨世纪人才、享有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专家,现任湖北省及武汉市心血管学会委员、常委,武汉市医学理事会理事;主持科研课题4项,荣获省级科技进步成果奖1项,市级优科技进步3项,发表科研论文三十余篇。心内科现有医师13人,拥有博士2人,硕士9人,硕士以上学历占85%,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3名,团队技术力量雄厚。

心血管内科作为院级重点专科,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居医院前列,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专科,目前配备有一批现代化诊疗设备,包括德国贝郎公司动态血压监测仪、德国西门子心内电生理仪、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C臂大型血管造影机、美国太空实验室多功能心脏监护仪、荷兰菲力普心脏除颤仪、床边多功能监护仪和中央监护设备,德国进口呼吸机、64导生理记录仪、体内反搏仪等诊疗设备。心血管内科自1992年开展心脏介入治疗以来,已成功开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未闭动脉导管堵闭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包括单腔、双腔、三腔起搏器)、射频消融术、静脉滤器植入术等介入治疗。近年来心血管内科拥有先进临床和介入诊疗技术,如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冠脉内支架植入技术,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技术等,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5%以上,现已开展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扩张型心脏病及糖尿病心肌病并左心功能不全技术,在心血管领域又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为患者带来福音。

目前科室承担武汉市卫生局科研课题9项,心血管内科先后完成武汉市卫生局科研课题4项,获荣获省级科技进步成果奖,科研课题分别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及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近3年发表论著SCI4篇,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期刊40篇。

心血管内科将继续以医院为依托、以专科为平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以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临床技能和强烈的服务意识服务于患者。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脸上长很多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曲中玉
回答: 脸上长很多痣可能与遗传因素、紫外线照射、激素水平变化、皮肤老化、局部刺激等因素有关。痣在医学上称为色素痣,是黑色素细胞在皮肤局部聚集形成的良性病变。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脸上长痣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果父母或近亲面部痣较多,子女出现多发性痣的概率会明显增加。这类痣多为先天性或青少年时期出现,通常对称分布于面部,形态规则且颜色均匀。遗传性痣一般无须特殊处理,但需定期观察其形态变化。 2、紫外线照射 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刺激黑色素细胞异常增生,导致面部痣的数量增加。紫外线可损伤皮肤DNA,诱发黑色素细胞局部聚集。户外工作者或经常不采取防护措施晒太阳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建议日常做好防晒措施,使用防晒霜并佩戴遮阳帽。 3、激素水平变化 青春期、妊娠期或服用激素类药物时,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可能促使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强。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变化会刺激黑色素生成,导致面部新痣形成或原有痣颜色加深。这种情况通常在激素水平稳定后会有所改善,但新形成的色素痣可能不会自行消退。 4、皮肤老化 随着年龄增长,皮肤细胞代谢减缓,黑色素细胞可能出现局部聚集现象。中老年人面部常出现散在的老年性色素痣,多呈淡褐色或黑色,直径较小且边缘清晰。这类痣属于皮肤自然老化过程的一部分,通常无须治疗,但需注意与老年斑等皮肤病变鉴别。 5、局部刺激 面部皮肤长期受到摩擦、外伤或化学物质刺激可能导致局部黑色素细胞异常增生。经常使用刺激性化妆品、不当护肤或皮肤反复炎症都可能诱发痣的形成。建议避免对皮肤进行过度摩擦或使用劣质化妆品,选择温和的护肤产品。 脸上长痣多数属于良性病变,但需注意观察痣的变化情况。如发现痣在短期内快速增大、颜色不均匀、边缘不规则、伴有瘙痒或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日常应做好防晒,避免过度日晒,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保持皮肤清洁。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等,有助于保护皮肤健康。不建议自行使用药物或偏方处理面部痣,以免造成皮肤损伤。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