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四医院

中医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一、 科室介绍
武汉市第四医院中医科是我院创建最早的科室之一。自1958年开设中医门诊,1972年正式成立中医部以来拥有50年的历史。目前在东院设立中医门诊,并开设疑难重症专科门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科门诊、中医乳腺病专科门诊。病种涉及内、外、妇、儿常见病及疑难杂病,疗效满意。以武汉市名老中医黄少华为代表的医疗团队,用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热情为患者服务,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和赞誉。
  二、 技术特色
  消化系统疾病: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各种肝病、消化道出血、胆道及胰腺等疾病,尤其采用肝脾同治的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肝硬化、胃癌术后等疑难病症疗效显著。
  呼吸系统疾病:采用中医中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尤其对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炎、肺心病采用“急则治肺,慢则肺脾肾同治”的方法能有效的缓解病情,减少发作。
  泌尿系统疾病: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各型肾炎、肾病综合症、肾结石、肾积水,前列腺炎,尿路感染等疗效显著。尤其采用脾肾同治的方法治疗肾病综合症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
  妇科疾病:采用中医中药有效治疗不孕不育症、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宫颈炎、老年性阴道炎等多种疾病。尤其独特的三步曲疗法“先活血化瘀,后调经种子,最后固元安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不孕不育症、滑胎疗效显著。
  儿科疾病: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小儿支气管炎、哮喘、小儿厌食症、小儿胆道蛔虫症、小儿肾病,尤其对小儿急重症??脑积水方法独到,疗效肯定,无后遗症。
  风湿系统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有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多肌痛、纤维肌痛症、股骨头坏死、痛风性关节炎、老年性骨关节病等风湿病。尤其采用穴位注射结合中药外敷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滑膜炎并积液)疗效显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医联体”转诊开辟绿色通道 心衰太婆被救活

7月17日,?口区汉中街一名70多岁吴太婆在该社区医院打针时突发左心衰,在与我院东院区“医联体”转诊开辟绿色通道情况下,进行无缝转诊救治下,有惊无险保住一命。昨日,她的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准备转回社区医院接受恢复性治疗。 吴太婆表示,“幸好医院抢救及时,把我从生死线上拉回来了”。据我院心内科介绍,吴太婆还在来的路上,医生和护士都接到社区医院来的电话,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吴太婆一到医院就实施各种抢救措施,第二天中午她就清醒,恢复了意识。管床护士前来探望时,吴太婆拉着护士手多次道谢。 我院社会服务部表示,“医联体”转诊开辟绿色通道,基层医院向上转诊的渠道更加畅通了。一方面,可及时借助市级大医院的医疗技术和先进设备,抢救疑难重症患者的生命;另一方面,患者治疗恢复良好后,又可通过向下转诊渠道转回基层医院康复治疗,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空腹血糖偏7.1怎么办
袁晓勇
回答: 空腹血糖7.1毫摩尔每升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血糖监测、药物治疗、中医调理、定期复查等方式改善。空腹血糖偏高可能与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胰岛素抵抗、肥胖、遗传等因素有关。 1、生活方式干预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全谷物、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2、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变化,记录血糖波动情况。可通过家用血糖仪自我监测,或定期到医院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血糖监测数据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3、药物治疗 若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可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常用口服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胰岛素治疗,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 4、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血糖偏高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可采用中药调理。常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消渴丸等。针灸治疗可选择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有助于改善糖代谢。中医调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5、定期复查 每3-6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等并发症筛查。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引发糖尿病并发症。 空腹血糖偏高者应建立健康饮食习惯,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等。坚持适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定期监测血糖变化,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袁晓勇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