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太和医院

中心ICU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太和医院中心ICU成立于1989年,是湖北省地市级医院最早建立的重症治疗病房。集危重病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是鄂西北地区危重病人诊治中心、重症医学人才培训中心。
  中心ICU位于济康楼9楼,病区总面积2302m2,设置床位40张,为10万级层流病房,固定资产3000余万元。科室规模、硬件设施、环境、设备均达到国内一流标准。科室设备先进、齐全,可对患者进行各种监测与支持治疗,为患者康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主要设备有:呼吸机(有创、无创、转运)、多功能监护仪、除颤仪、无创心功能监测仪、低温治疗仪、排痰机、微量泵、营养泵、输液泵、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血糖仪、纤支镜等。
  中心ICU现有医护技人员74名,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硕士5人。医护人员均有国内高级别医院学习经历,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在重症感染、机械通气、有创监测、器官功能保护、脑复苏、创伤救治等方面均有丰富经验。不断的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应用于临床,3项新业务、新技术达到“国内领先”,3项达到“省内领先”,2项达到“地市领先”。常规开展技术项目包括:(1)心肺脑复苏;(2)同步电复律、电除颤、体外心脏起搏;(3)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4)机械通气技术;(5)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6)动静脉置管、动静脉压监测;(7)纤维支气管镜技术(灌洗、插管、给药、检查);(8)胸穿、腹穿、心包穿刺、腰穿;(9)肾功能监测与保护,CRRT治疗;(10)危重病人营养支持(肠内、肠外);(11)器官功能保护;(12)MODS的预防、MODS诊治,SIRS的干预;(13)危重病人镇静、镇痛及疼痛、镇静评分;(14)感染预防、诊断、治疗技术;(15)危重病人危重程度评估;(16)严重外伤的诊治;(17)大手术术后管理;(18)心、脑血管意外的救治;(19)儿童、老年等特殊患者的救治;(20).存在生命危险的内科疾病诊治;(21)心源性休克的诊治、心功能不全诊治、低心排量综合征的诊治;(22)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23)AIL/ARDS诊治;(24)CABG、瓣膜置换等心脏手术术后管理;(25)呼吸衰竭、重症哮喘诊治;(26)肺栓塞的预防、诊治;(27)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的诊治;(28)呼吸功能监测;(29)严重电解质、酸碱紊乱的处理;(30)凝血功能监测、DIC诊治;(31)病理产科的处理;(32)院内急救、院外急救与会诊。
  中心ICU长期承担湖北医药学院教学任务,所属麻醉系为省教育厅重点学科,湖北省高校品牌专业,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危重病医学》为郧阳医学院校级优质课程。重视科研,参与编写医学著作3部,在各级刊物发表及医学学会交流论文近100篇。
  中心ICU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重症医学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获得了诸多的荣誉,先后获得“青年文明号”、“共青岗”、“巾帼文明岗”、“优秀团支部”、“先进科室”等称号。荣誉只代表过去,重症医学科将团结奋进、勇于创新,为重症医学事业发展、为鄂西北重症病人救治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心功能室率先开展外省患者优先检查便民措施

近年来,慕名来我院就诊的患者日益增多,尤其是门诊病人、疑难危重病人及高难度手术病人,其中不少是来自十堰及周边地区40多个县市的外地患者。截至目前,已有陕西等多个市(县)将医保及新农合定点医疗选在我院。 面对外省市患者在医院等候检查时间过长的问题,我院心功能室率先针对外省患者制定了一系例便民措施:1、无线心电网络在我院全面运行,住院患者心电图大部分可在住院科室检查,外省市患者可在很短的时间检查完并拿到结果,急重症患者也可随到随时检查。2、对于活动平板运动项目的检查,外省患者可优先,并在高峰期开两台机器同时运行,避免患者等候时间过长。3、对于佩戴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血压的外省患者,及时为患者预留并尽早佩戴,第二日半小时内为患者出具检查结果,如遇节假日,利用休息时间为患者出具检查结果,节约患者就诊时间。4、为外省市患者建立专门登记本,并进行电话随访。 随着便民措施的不断推进,心功能室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心功能室 刘燕)网络编辑必备工具箱,网络编辑之家(www.editorsky.com)荣誉出品 文章格式化编辑 繁简体相互转换 文字挑错功能(1000个错别字词库) 可定制段前是否空格 只需鼠标点击 全傻瓜式操作 文字挑错实例:洁白无暇(洁白无瑕),黄梁美梦(黄粱美梦),美仑美奂(美伦美奂)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怀孕6个月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冷启刚
回答: 怀孕6个月需注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定期产检、避免危险动作及保持情绪稳定。主要有营养补充、姿势调整、睡眠管理、症状监测、心理调适等方面。 1、营养补充 孕中期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豆制品,每日搭配深色蔬菜和全谷物。钙需求增至1000毫克/天,可通过牛奶、芝麻等补充,同时补充铁剂预防贫血。避免生食、高糖高盐食物,控制咖啡因摄入量在200毫克以内。 2、姿势调整 避免久站久坐,每1小时变换姿势,坐时用靠垫支撑腰部。弯腰动作改为屈膝下蹲,提重物不超过5公斤。睡觉采用左侧卧位,双腿间夹孕妇枕缓解压力。禁止突然扭转腰部或高举手臂等危险动作。 3、睡眠管理 保持7-9小时规律睡眠,午休不超过30分钟。睡前2小时限制液体摄入,抬高下肢减轻水肿。出现腿抽筋可热敷并补充镁剂,使用U型枕支撑腹部。夜间频尿可尝试盆底肌训练,避免睡前饮用利尿饮品。 4、症状监测 记录胎动频率,2小时内少于10次需就医。警惕持续头痛、视物模糊等妊高征征兆。分泌物异常或规律宫缩应立即检查。控制体重增长在每周0.5公斤内,血糖偏高者需严格监测饮食。 5、心理调适 参加孕妇课程学习分娩知识,与伴侣共同制定育儿计划。每天进行正念呼吸练习,焦虑时可听胎心音缓解。避免接触负面生育信息,建立亲友支持网络。出现持续情绪低落需寻求专业心理疏导。 建议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和防滑平底鞋,洗澡水温不超过38℃,避免桑拿和长时间泡澡。外出携带急救卡和产检资料,远离拥挤场所和化学污染环境。学习拉玛泽呼吸法,提前准备待产包物品清单,出现阴道流血、破水等紧急情况立即平卧送医。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