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中医医院

儿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黄石市中医院座落于湖北省黄石市市中心,是鄂东南地区一所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公有制的三级甲级中医院。中医儿科病房始建于1982年,经过20余年的建设,黄石中医院儿科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医学硕士2名。设有儿科门诊、儿科门诊输液室、儿科门诊急诊抢救室、儿科病房中医特色治疗室等。开设哮喘、腹泻、水肿、血尿、矮小症、汗症、遗尿症等专病门诊。病房床位40张。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中医儿科先后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 “省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创建单位”、“国家级巾帼文明示范岗单位”等荣誉。

多年来我院儿科坚持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发展道路,在鄂东南地区率先开展了小儿外治的中医特色。目前,我科己逐步形成以咳喘疾病为优势,以脾胃、肾病疾病为特色的发展模式。

近些年,我科大力突出中医特色,推广儿科中药敷帖:我科多年来注重的中药敷帖研究和开发,从95年开始,在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研究,开发和研制了治疗小儿常见病的系列中药敷帖研究。由于利用度高,使用方便,易于接受,贮取方便,易于生产,且能保持传统用药特色,因而特别适用于小儿使用。我院儿科敷帖处方多为名老中医经验方、科室协定处方,在10多年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对小儿常见的发热、咳嗽、厌食、积滞、腹泻等疾病治疗具有用量小、疗效好、服药方便、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在门诊设置了中医特色治疗室:开展贴敷、针灸、捏脊、理疗、拔火罐、挑疳积中医方法等治疗常见病、多发病。

我科不断引进新技术,发展新业务,并配备有肺炎治疗仪、驱动氧气雾化机,全自动静脉输液泵,ECG-6511心电图机、小儿心电监护机、结肠灌洗机等先进设备。

我科将遵循“质量为本、安全医疗、科技兴科、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努力建设社会认可、群众放心的满意科室,并不断提高技术实力、提高服务层次、增加服务项目、方便患者就医,使科室成为具有省内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环境和一流人才的现代化科室,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市中医院举办糖尿病友饮食知识讲座

11月24日继“世界糖尿病日”大型义诊之后,市中医院糖尿病专科在门诊六楼会议室再次举办了一场糖尿病健康知识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糖尿病科陈锋副主任医师和宋道飞主治医师主讲,主题是 “糖尿病饮食治疗”。全市近百名糖尿病病友、部分医务人员参加了培训。 讲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开展,主要围绕食物的种类对餐后血糖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陈主任给大家讲述了丰富专业知识,解决了很多困扰患者多年的饮食问题,同时对糖友提出的问题都做了详细而细致的解答。 大家都知道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而患者对于糖尿病饮食误区最多,也最难依从。在以往的健康教育中,饮食教育往往是最难的,教育效果也不好。本次讲座与以往不同,我们转变了以往你听我讲的讲课形式,而是将健康小厨房直接搬到了现场,每一位参会的糖友自带一份美食进行评比大赛,看谁的美食既美味又不显著升高血糖,让病友们直观的看到糖尿病饮食的制作过程以及每份饮食的量究竟有多少,并让病友品尝饭菜的味道。很多病友感慨其实糖尿病饮食并不是饥饿饮食,而且口味也不错,对糖尿病饮食治疗充满了信心。 据宋道飞主治医师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高热量膳食的摄入增加,使糖尿病患者数量快速增长,2007-2008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20岁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达11%以上,且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全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了9千多万。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最基本的是控制血糖,需要饮食控制、合理运动、合适的药物、血糖监测及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五个方面并驾齐驱,其中最关键、最易忽视的是饮食控制。 目前制定饮食方案主要是内分泌科医生完成,但缺乏专业和可操作性,患者往往难以执行。饮食控制并不是指吃得少就好,而是要搭配合理,既营养又利于血糖控制。为此,市中医院糖尿病专科从营养学的专业角度,每天为患者进行一日三餐的配食指导,为其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糖尿病食谱,既保证了营养均衡,又有利于控制血糖。 会上,医院还给到场的糖尿病病友免费进行血糖检测、免费提供糖尿病健康资料,受到了广大糖尿病病友的广泛赞誉。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嘴唇上白色颗粒怎么回事
陈腊梅
回答: 嘴唇上白色颗粒可能与皮脂腺异位症、口腔溃疡、真菌感染、维生素缺乏或过敏反应等原因有关,可通过局部护理、抗感染治疗或营养补充等方式改善。 1、皮脂腺异位症 皮脂腺异位症是嘴唇白色颗粒的常见原因,表现为唇部黏膜出现针尖大小的淡黄色或白色丘疹,通常无痛痒感。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或局部刺激有关。一般无须治疗,若影响美观可考虑激光治疗。避免频繁舔唇或摩擦刺激,保持局部清洁。 2、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初期可能在唇黏膜形成白色小颗粒,伴随红肿。多由口腔黏膜损伤、免疫力下降或精神压力引发。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消炎,配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注意口腔卫生。 3、真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感染可能导致唇部出现白色膜状物或颗粒,常见于免疫力低下者。可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含漱液或克霉唑乳膏局部涂抹。保持口腔干燥清洁,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哺乳期婴儿出现类似症状需警惕鹅口疮。 4、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B2或铁元素缺乏可能导致口角炎或唇炎,表现为唇部脱屑伴白色颗粒。建议增加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摄入,必要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长期素食者需注意营养均衡。 5、过敏反应 接触口红、牙膏等过敏原可能引发接触性唇炎,出现白色小颗粒伴瘙痒。需立即停用可疑产品,使用生理盐水湿敷,严重者可短期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选择无香料、无防腐剂的护肤品,过敏体质者应做斑贴试验。 日常需避免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冬季可使用含维生素E的润唇膏保湿。若白色颗粒持续增大、破溃或伴随疼痛出血,应及时就诊皮肤科或口腔黏膜科。注意观察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儿童出现类似表现建议家长协助记录饮食及接触史供医生参考。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