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人民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感染性疾病科共有医务人员23人,医师6人,护士7人,医师高级职称者3人。许多医护人员曾赴省人民医院、同济医院、协和医院进修学习。业务素质及业务范围均处于全市领先水平。
  赤壁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对各类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得心应手,主要业务包括有:肾综合出血热、脑膜炎、重症肝炎、难治性肺结核等顽固性疾病的治疗。该科在应用正规药物治疗乙肝上,技术成熟,疗效显著,有独具其它同级医院的优势,医院投资48万元购进了FX990、PCR荧光检测仪,FX990、ANYTEXT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系统,达到了地级医院水平,能够检测乙肝DNA定量、乙肝三系定量,为乙肝病人提供了病情程度、用药选择及治疗后疗效判断的科学依据。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为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不断强化行业作风建设,根据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咸宁卫生计生委的统一部署,决定2014年在全院开展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问题导向、边查边改、统筹协调、全面推进的原则,通过改革创新,严明行业纪律,强化行业监管,严查违规问题,集中力量,坚决解决一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规范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行为,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促进我院作风建设。 二、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收费行为 1、全面清理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严格执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严格落实费用清单制和费用查询制。积极贯彻落实《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严肃查处自立医疗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分解重复收费等价格违规违纪问题。 (二)进一步规范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采购活动 2、完善网上医院基本药物采购制度,切实降低中标药品的虚高价格。保障常用药、廉价药和急救用药的供应使用。 3、严格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加强与纪检监察、检察、法院、工商、药监等部门的联系,及时更新并向社会公布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 (三)进一步规范诊疗服务行为 4、加快推动一卡通建设,深化院务公开,大力推行预约诊疗、便民门诊,优化门(急)诊环境和服务流程,全面落实便民惠民措施,切实改善患者就医感受。认真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严格执行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规定和医务人员从业“八项严禁”。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加强药事管理,严格医疗技术准入和监管,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加强医疗机构使用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监督检查,严格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准入,做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5、落实医院处方动态监测、超常预警和不合理处方院内公示点评制度,严格控制药占比。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处方权监管和统方管理,建立开方用药公开制度,对开大处方、滥检查等违规问题公开曝光。推行安装防统方软件。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 6、落实医德考评办法,严格落实《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和医德考评制度,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医德医风建设长效机制。广泛宣传我院先进典型,持续深入开展“心连心护佑健康行动”、“三好一满意”、“大型义诊周”等活动,健全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回访制度,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维护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良好形象。 (四)深化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治理工作 7、加大对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以及个人接受医药生产、经营企业赞助的学术会议、外出培训考察等行为的查处力度,认真落实“九不准”,严查基本建设、药品招标采购、医用耗材采购等商业贿赂行为,对问题严重的不但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并将向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行贿的企业列入不良记录。加大纪律法制和警示教育力度,筑牢反商业贿赂思想防线。全面推行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电子系统工作。 三、活动安排 本次专项治理工作到2014年11月底结束,具体安排如下: (一)宣传动员(2014年4月中旬) 各科室要迅速召开动员会,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案,细化分解工作任务,组建工作专班,全面启动专项治理工作。医院要向社会作出行风建设的公开承诺,公布举报电话,将专项治理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要广泛宣传专项治理工作的内容、措施,在全市营造有利于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的舆论氛围。 (二)自查自纠(2014年4月下旬-6月中旬) 各科室要对照专项治理工作内容、公开承诺深入查找工作中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新闻媒体、群众代表等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虚心听取群众的呼声,重点查找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各科室要在5月20日前向院专项治理办公室报送自查表和自查自纠阶段工作小结及整改报告,确保取得实效。 (三)整改落实(2014年6月下旬-11月上旬) 及时收集、整理自查自纠、督导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科学分类,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措施、目标和时限,建立台账,实施销号式管理,确保所有问题整改到位。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在整改到位后要通过直接回复问题提出人或向社会发布新闻等形式及时反馈。要切实抓好承诺事项的兑现。2015年将开展“回头看”活动,确保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四)总结提高(2014年11月中旬) 各科室要不断深化专项治理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将专项治理工作的成果转化为行风建设的制度规范,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完善一批、新建一批能用、管用、好用的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 四、工作要求 专项治理工作是保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偏”、“不虚”、“不空”最直接、最有力的手段,在专项治理工作中应把握以下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不断改进行业作风,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障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科室主任对本科室的专项治理工作负总责。 (二)强化督导检查 在专项治理工作期间,市卫计局和医院将组织力量对各科室进行督导检查和明察暗访,对医疗服务乱收费等问题将进行专项检查和重点巡查,全力推进专项治理工作,确保专项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三)严肃查处行风案件 医院要建立专项治理监督检查机制,做到周有抽查、月有检查、阶段有通报,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要以问题为导向,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行风案件,对重点案件实行“一案双查”,在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的同时,还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对违纪违规的医务人员要进行曝光,涉嫌犯罪的坚决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举报投诉电话:0715—5369111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羊水变少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羊水变少可能由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胎膜早破、母体脱水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原因引起。羊水过少通常表现为宫高腹围增长缓慢、胎动减少或胎心异常,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1、胎盘功能减退 胎盘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减少胎儿尿液生成,从而引起羊水减少。这种情况多见于妊娠晚期或过期妊娠,常伴随胎儿生长受限。治疗需加强胎儿监护,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胎盘循环。 2、胎儿泌尿系统异常 胎儿先天性肾缺如、多囊肾或尿道梗阻等泌尿系统异常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直接影响羊水量。超声检查可见胎儿双肾发育异常或膀胱不充盈。确诊后需根据畸形程度决定继续妊娠或终止,严重者可考虑胎儿宫内手术治疗。 3、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会造成羊水持续外漏,导致羊水量急剧减少。孕妇可能感到阴道突然流液,PH试纸检测呈碱性。需立即卧床并抬高臀部,预防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同时监测感染指标和胎儿情况。 4、母体脱水 孕妇长期饮水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会引起血容量不足,导致胎盘灌注减少和羊水生成下降。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和皮肤弹性差。可通过静脉补液纠正,日常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必要时口服补液盐散。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会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继而引发羊水过少。常伴有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治疗需控制血压,可选用拉贝洛尔片,严重者需及时终止妊娠。 孕妇发现羊水减少时应增加左侧卧位休息,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监测羊水指数变化。若出现胎动明显减少、阴道流液或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上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瘦肉和西蓝花,避免高盐饮食。妊娠晚期可遵医嘱进行羊膜腔灌注等治疗。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