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肛肠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肛肠科为湖南省重点中西医结合专科,肛肠科学术带头人为荣新奇主任医师。以大肠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肠病、肛肠肿瘤及癌前病变为主要研究方向;开设痔瘘、便秘、结肠炎、肛肠肿瘤专病专科门诊,开放住院部床位40张;肛肠科在中西医结合诊疗痔、瘘、裂、脱垂、肛周脓肿、便秘病,肛门畸形、炎症性肠病及肛肠肿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研制了痔清消袋泡剂、清肠宝、理肠宝、健肠宝、暖肠宝等缓释胶囊和脐疗中药系列制剂;开展PPH、HCPT、痔软化注射术、直肠内脱垂悬贴术、肛肠生物反馈治疗等系列新技术。
  肛肠科主要开展新技术有:
  1、慢性结肠炎性病序贯疗法。针对患者的肠道病变分布情况和症状特点,引进“序贯理论”,把口服给药法、电脑控制经直肠汽液灌肠给药法、脐部敷贴给药法、穴位埋线给药法相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综合治疗方法,并序贯实施治疗UC和IBS, 避免了各种方法的直接毒性相加作用,提高了远期疗效,是我科综合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特色之一。是国内率先引进序贯理论中西医结合治疗UC和IBS的科室,并已发表相关论文4篇,获得科研资助3项。
  2、便秘的全方位诊断及治疗。便秘病(脾约)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疾病,是肛肠科疾病中较难诊断和治疗的疑难性疾病,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难点及热点之一。我科在省内率先采用电子结肠镜、排粪造影、慢传输试验、肛门压力测量、肌电图检查等全方位鉴别诊断;在治疗上既采用手术方法,也采用中医药的辨证论治给药方法和脐部敷药法、针灸按摩方法、食疗法、运动疗法、心理疗法等,改善大肠和肛门动力学指标,有效的或彻底地解决便秘病。在该病的治疗研究工作方面,我院肛肠科一直处于省内领先的行列。
  3、中西结合肠道化疗方法。为减少化疗给大肠癌患者带来的痛苦,我们创造性地在术前、术后采用抗肿瘤西药结合中药经肛门灌肠的方法,进行肠道化疗。使中、西药直接作用于患处,为许多肠道肿瘤患者解除了静脉化疗的痛苦,减少了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强了患者的抵抗力,改善了患者的生成质量;同时在预防复发方面起到了明显的效果。这一特色方法深受患者欢迎。
  4、粘膜环切吻合术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直肠粘膜内脱垂在既往是难以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常见疾病,其难难在不能不能客观地诊断,不能有效地处理全部脱垂的粘膜,使患者仍然有症状,给患者生活造成痛苦,引起复发。现在我们采用排粪造影和环切吻合器治疗这种病,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从而使我院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的技术处于省内领先的地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临床内科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并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工作

  省委派驻第五督导组副组长蔡玉梅(前排中)、大学副校长/医院院长柏正平(前排右)、校(院)第四督导组组长蔡人洁(前排左)等到会指导   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会场 根据省委《关于在第二批党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党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合并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和校(院)党委要求,8月29日下午,我院临床内科党支部在医院小会议室召开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 “反对‘四风’、服务群众”为重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旨在着力解决“四风”问题,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促使医务人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患者的能力。会上还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省委派驻第五督导组副组长蔡玉梅、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柏正平、校(院)第四督导组组长蔡人洁等到会指导;医院党办主任,督导组组长等列席会议;临床内科党支部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群众代表40余参会。专题组织生活会由临床内科党支部书记卜献春主持, 会前,临床内科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徐守盛指导衡东县新塘镇宋坪村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暨民主评议党员大会的视频;扎实开展了学习讨论、谈心谈话;广泛征求意见、撰写对照检查材料等准备工作。 会上,党支部书记卜献春代表支部作对照检查发言,支部每名党员对照党员标准、对照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及教育实践活动要求逐一进行自我批评,并接受其他党员对其进行的评议,支部书记根据支委会初步意见,对每名党员进行了讲评,指出存在问题,明确改进方向。 随后,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柏正平对会议情况进行了点评。他指出:本次会议准备比较充分,撰写的材料全面,谈心谈话到位,查摆问题深刻,触及了思想深处,凸显了问题和不足的根源,加深了党员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联系,效果比较好,质量比较高,支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了良好的开端。不足之处是聚焦四风不够,结合本科室、本部门、本岗位实际不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还很不尖锐、不很到位,未真正到达出出汗、红红脸的目的。希望大家讲的是真话、听到的是真意见、支部和党员真接受。针对此次会议查摆出的问题,要切实拿出整改方案,把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见真成效。 随后,支部全体党员按好、一般、差三种情况,群众代表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种情况对每位党员进行民主评议。 最后,支部书记卜献春代表临床内科支部作了表态发言,他表示:一定端正心态,虚心接受批评;拿出行动,坚决整改到位;保持干劲,接受监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此次专题组织生活会作为新的开端、新的起点,为医院的发展多作贡献。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马晓斌
回答: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乏力、肝脾肿大等。巨细胞病毒肺炎是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1、发热 发热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常见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持续时间较长。发热通常伴随寒战和全身不适,使用退热药物效果可能不明显。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 2、干咳 干咳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典型表现,咳嗽通常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粘液痰。咳嗽可能逐渐加重,尤其在夜间或平卧时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出现胸痛或胸闷感,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3、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多出现在疾病进展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或静息时呼吸费力。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需要氧疗支持。 4、乏力 乏力症状较为突出,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倦和体力下降。这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和缺氧有关。乏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即使其他症状缓解后仍可能存在。 5、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表现为右上腹或左上腹不适。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提示可能存在全身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需要全面评估和治疗。 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以防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注射液、缬更昔洛韦片等进行预防或治疗。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